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推荐序】

(2007-04-30 13:35:26)
  爱、信心与冒险

                                       

                                    杰克·斯普劳尔神甫(Jack Sproule)

 

“生命花园系列”作者黄焕祥&麦基卓见面会(5.9晚)

 

 

哦!欢迎你,生活!我将与经验的实体做第一百万次的交会,在灵魂的熔炉里锤炼那拙朴未凿的自我。
         ——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我是天主教神甫,工作领域是灵性和宗教。对我而言,宗教必然与真实生活和内心最深处的信念、理想有关,也必须落实在自己的经验中。我相信所有宗教传统的经验来源都是共通的,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所谓成为完整的人、与他人合一,就是这个意思。


多年来,我遇见过一些非常特殊的人,他们不但拥有当代的独特性,又比别人多了更深、更自由的洞察力和个人性,他们是人性的艺术家,焕祥和基卓就是这类人物。


本书是这两个男人独特关系的产物,他们不是拘泥小节的人,很希望我们也能体认他们的洞见,因为他们过着一般人经验不到的生活,是充满爱和喜悦的全面性生活。

 

爱的呼唤在每一刻从四面八方向我们涌来。
我们凝视着爱的广袤绿野。
你可愿与我们同行?
这不是留在家中的时候,
应该进入花园。
喜悦的曙光已经升起,
这是合一的时刻,看见远景的时刻。
——安德鲁·哈维(Andrew Harvey)

 

我认为焕祥和基卓的关系很难被归类,他们的关系使个人经验与原型经验呈现多面向的完整性,显示每个人的灵魂都有无数的形貌。我和许多教友都在探讨焕祥与基卓的丰富关系中,启发了更深的洞见。我也发现,人类无穷的灵性会出现在关系模式的万花筒中。


数年前,焕祥和基卓邀请我重新思考、探索我的宗教信仰,这项冒险引领我展开全新的生活。他们的建议重新点燃我的灵性活力,使我跳脱旧有的自己,以从前不知道的存有层次向自己与他人呈现自我。我和他们的关系成为我重新投入生活的动力,使我的生活至今仍不断展开新的样貌。我们从彼此学会内心深处早已知道的真相。

 

 

《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不是宗教书籍,而是实用、包罗万有、不受文化影响的深刻属灵著作。……是信心之书,不是信仰之书。人会根据别人的经验而相信宗教和信仰的真实性,但我认为信心不是来自于教条,而是来自内在涌出的圣灵。


《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不是宗教书籍,而是实用、包罗万有、不受文化影响的深刻属灵著作。只要你愿意挑战原本对生活和灵性的错误认识,仔细思量新的远景时,就能脱离局限的观念(完美、内疚、恐惧、暴力、罪、性、地狱的威吓、优越感、排他性、黑白肤色的价值观、权力、顺从等观念),并进入人性、完整、有权选择、有谦卑的力量、承担个人责任以及内在的神圣旅程。


《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是信心之书,不是信仰之书。人会根据别人的经验而相信宗教和信仰的真实性,但我认为信心不是来自于教条(教条是我向自己大量灌输的话),而是来自内在涌出的圣灵。信心是在旅程中积极体验自我,是充满信任和好奇的生活方式;信仰是在路途中看见或想象的景色,是旅程中在田野捡拾的落穗。成为完整之人的核心在于信心,不是信仰。焕祥和基卓在本书中谈的“关系花园”,是他们在信心旅程中持续探索的结晶。


焕祥和基卓在本书中不断唤醒我看见花园中的平常事物——这种经验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深度。他们的目的不是提供地图,而是让我们有更敏锐的方向感,使我们真正踏上旅程时,可以不靠地图而行。


宗教传统以超越人和教会的方式指出这片更大的领域,各自用自己的想象来描绘,例如,基督教称之为“上帝的国度”,这是成为完整之人的场所,是成就灵魂的生活方式,是使人更新的地方;同样的,佛教强调提高觉察的层面,这是提高意识的空间。


焕祥和基卓谈到关系中的力量和恩典时,我听见他们提到上帝。因为我的工作领域关乎人和制度的转化,所以觉得本书是很棒的工具。当这两个人热情地谈到人和神圣结合的力量能使人性进入生活时,令我觉得二元论这个陷阱已无有立足之地。在他们的文章中,我能看见、触摸、闻到这个力量:在我心里的上帝。


这本书使我的感官苏醒,关系成为恩典的载具,唤醒我进入内在力量和我里面的“上帝宝座”,我在其中找到上帝深植我心的线索、启示和恩典。这是纯粹的经验,不是教条;不是埋藏在树下的东西,而是树本身。各个宗教传统都用比喻来表达这一点,基督教把这种经验称为“皈依”或“超越性思考”,是深入瞥见新的体悟,是一种彻底转变,是持续确证自我不只是一种观念,而是个人的生命实相。其依据就在选择这个旅程的人的心中,当人凭自己的双脚站稳时,就已知道这一点。我相信耶稣接触人就是要唤醒他们的自我尊重和至深关系的可能性,明确地提醒大家,我们不曾失去这个部分。


我曾经非常投入社会公平的议题,因而逐渐了解文化的生活方式不但使我不知道自己是“园丁”,甚至使我成为维系不公义世界的力量。我已了解人们都是彼此联结的,我对上帝想通过我示现的情形能了解和表现到什么程度,世界就能展现到什么程度。本书邀请我们认真思考许多人所谓“纯属个人”的事,其实都牵涉到社会或政治。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认为,你如果真的想帮助这个世界,真正需要教导别人的就是如何活在其中。

 

 

对我而言,笑声在灵性生活中是神圣而重要的,它能治愈我们的心。当我们能在人为的制度、主张和道德教训中大笑时,就能了解世界内外的事实都不是真相。本书和作者工作坊中的笑声都是信心的经验,是“重返花园”的道路。


对我而言,笑声在灵性生活中是神圣而重要的,它能治愈我们的心。当我们能在人为的制度、主张和道德教训中大笑时,就能了解世界内外的事实都不是真相。本书和作者工作坊中的笑声都是信心的经验,是“重返花园”的道路。


宗教基本上是忽视性欲或负面以待的,因此我接受的训练完全没有教我认识性欲。在神学院中,听到性欲会让人觉得陌生而透不过气。在阅读焕祥和基卓的书之后,我对身体、具体化、生命力量在每一件事中的展现(特别是在关系中),都有重大的发现。

 

 

黑暗与光明都是我们的朋友。


耶稣说:“我来了,是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圣经·约翰福音》十章十节)这是告诉我,生命中所有的事物都需要慢慢培养和品尝,包括诗、音乐、绘画、雕塑、想象、关系、热情、幻想、性欲,每一件事都能带来新的热情,使我得以超越,看见崭新的世界。黑暗与光明都是我们的朋友。


焕祥和基卓可说是神秘主义者,他们享受彼此与神圣的联结,不但热爱人生的喧哗,也热爱上帝的寂静。

 

哦!欢迎你,生活!我将与经验的实体做第一百万次的交会,在灵魂的熔炉里锤炼那拙朴未凿的自我。
——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推荐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