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中国论坛:数字媒体改变中国
(2012-04-16 12:31:46)
标签:
哈佛中国论坛数字媒体中国手机用户文化 |
分类: 仁者见仁 |
数字媒体改变中国
肖永亮•哈佛中国论坛发言
2012年4月15日 美国波士顿 哈佛大学科学中心大楼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我想利用我专程从北京来回飞行近40小时换取的短短5-10分钟的发言,与各位共同思考一个时代的话题——数字媒体改变生活、改变世界、也改变中国。
当我们看到中国的经济增长按10%上下的速度向前,而互联网普及率按约40%的速度发展、网民目前5亿多将在三年后新增2亿、突破7亿,达到相当于美国和日本网民总和的2倍、中国目前日均上网时间高达19亿小时,这些惊人的数据表明(来自BCG波士顿咨询公司),中国从逼近头号经济大国的位置,很快成为全球最大的在线零售市场,我们不得不承认数字媒体改变了我们的经济模式;
当我们看到中国手机用户高达10亿,手机网民直逼4亿、微博用户年增长率接近300%、微博和即时通讯成为最大的网络应用,信息传播从线性到网状再到裂变、从大众到分众再到小众甚至是个体,社会媒体挤压传统媒体,我们不得不承认数字媒体改变了我们的沟通渠道;
当我们看到中国电影产量和票房的逐年攀升、数字特效和数字影院的比例持续加大;动画产量每年20多万分钟成为世界头号、网络游戏和在线音乐成为休闲首选,我们不得不承认数字媒体改变了我们的娱乐方式;
当我们看到数字阅读、立体观赏、4D体验、智能化手机、超级本、云渲染,微电影等多元媒介和互动体验不断渗透我们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上网,一刻也离不开手机,读图取代了读书,视觉奇观成为观赏追求,我们不得不承认数字媒体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但是,动画有产量而缺观众、电影有市场而少好片,主题乐园遍地开花,加工模仿山寨恶搞,内容泛滥缺乏原创,媒体机构庞杂条块分割,人才培养滥竽充数;领军的种子找不到发芽生长的土壤,不乏技术工具而鲜见精品力作;有巨大的经济市场而缺自由的思想市场,有极大的数字空间而缺有效的产权保护,审美价值找不到核心,知识的碎片化、心智的大退化,信息鸿沟和心理脆弱,充满理想的虚拟世界和激烈竞争的社会现实构成的反差,公民信息权合法拥有和政府过度监管限制之间的矛盾,企业开拓数字市场受到人为障碍而无法施展的局限,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担忧、去行动、去改善。相信中国将成为数字世界的数字帝国,美好的未来离不开数字生活。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