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无下尘的林妹妹为什么叫袭人嫂子?是表真心还是耍心机?

标签:
勘破西游婉如清扬叶之秋读书红楼梦勘破封神 |
目无下尘的林妹妹为什么叫袭人嫂子?是表真心还是耍心机?
婉如清扬
林妹妹一向是个伶俐的,无论是作诗写文或者行事做人,在礼数上从来都没有让人太挑的地方。对长辈,客客气气的,小小年纪进入贾府没有什么失礼。对下人,也并不跌大小姐的身份,你看别人送她点东西,她向来不计较给跑腿的丫头婆子一把小费,金额嘛,随心随意。至于得了个尖酸刻薄的名声,有很多时候也是说了谁都不敢说的真话而已。(不喜欢的不要乱喷哈,清扬早说过,你爱你的,我写我的,看看就得,别伤肝伤肺。)
贾敏曾告诉林妹妹关于贾府的事情,她说贾府与别家不同,林妹妹牢记在心。当然,她也偶尔搞搞行为艺术,葬葬落花,撩撩宝玉,但是大多数时候,她都还算是小心谨慎。在礼数上,很在意,少出格。
可是有一次,她竟然叫了袭人两次嫂子。
事情起头是因为晴雯。晴雯跌了扇子,宝玉说她败家,之后两人拌嘴,袭人助战,晴雯单挑宝玉袭人,大揭袭人与宝玉的丑,说他们两做的好事。
袭人这会儿还没得到王夫人给的准姨娘待遇,还比较尴尬,一时说快了嘴,说到了我们,晴雯立即抓住话头,说她连个姑娘的名头都没挣得,这本是事实,但袭人听来,就是又羞又气了。
宝玉要赶晴雯,大家都全都跪下来求,后来干脆都哭了,这会儿,林妹妹来了,先笑着说他们争粽子吃,然后对袭人说:“二哥哥不告诉我,我问你就知道了。”一面说,一面拍着袭人的肩,笑道:“好嫂子,你告诉我。必定是你两个拌了嘴了。告诉妹妹,替你们和劝和劝。”袭人推他道:“林姑娘你闹什么?我们一个丫头,姑娘只是混说。”黛玉笑道:“你说你是丫头,我只拿你当嫂子待。”
袭人能当黛玉的嫂子吗?
http://bos.nj.bpc.baidu.com/v1/mediaspot/c134eccbc3a748c36d8698b402485196.jpeg
美图一张
自然是不能的。就算她和宝玉那啥过,但是她只是宝玉的丫头,是个奴才,就算能升级成姨娘,也还是个奴才,充其量就是半奴半主,像赵姨娘那般,始终被正经主子瞧不起。她根本不可能当得起林妹妹这称呼。可林妹妹就这么叫了,怎么回事?
用宝玉的话来讲,是替袭人招骂名。
在贾府里,林妹妹要喊嫂子的人不多,李纨算一个,王熙凤算一个,东府里的尤氏……但无论如何,都是头层主子,正儿八经的贾府嫡系媳妇才行。在更多的非正式场合,姐妹们开开玩笑,她甚至叫过凤姐凤丫头。
林妹妹是很讲礼数的。且不说从小耳濡目染母亲贾敏对待林家妾侍的做法,她自从进入贾府后,对待众姨娘,比如说赵姨娘,就从来没有正眼瞧过。所以,赵姨娘才会心心念念的,说送了点小东西给她的宝钗好话。一方面是两人没什么必须来往的事情,二来,恐怕更多的是林妹妹的确是瞧不上姨太太这类人。
其实瞧不上姨太太的人很多,比如李纨,贾珠一死,她立马就把房中人给打发了。比如宝钗,一成亲就把劳苦功高的袭人给踹掉了,再比如凤姐,那个整得狠啊。别人都是藏在心里,悄悄地打枪,但林妹妹就做出来让人家看见了。
林妹妹连已经坐稳了姨太太位置的人都瞧不上,怎么会称准姨娘袭人为嫂子呢?她算哪一根葱?不过是宝玉的通房丫头,对于没有资格的人,这样称呼她,不就是捧杀嘛。
袭人当然也知道,所以说她混说。她明白林妹妹的性子,但什么都不能多说。
林妹妹为什么要这么做?
林妹妹初进贾府,第一天就见到了似曾相识的神瑛侍者贾宝玉,情痴贾宝玉得知林妹妹并没有玉,一怒之下把玉给摔出去了。敏感的林妹妹晚上直抹眼泪,满府里谁也没有注意这个孤女,袭人来安慰她了。不用说,这时候的林妹妹,对这个丫头是充满了感激的。如果这会儿袭人和晴雯吵架,她一定不会笑她。
但是后来袭人和宝玉有了实质关系,细心的林妹妹对这个丫头的心态就发生了变化。要打探这样的消息并不难,大府里的事,瞒不了人,就连薛蟠都知道袭人是宝玉的宝贝,更别提李嬷嬷,当面大骂袭人是娼妇,暴炭晴雯当众捅开窗户纸。林妹妹住得近,想不知道都难。
她是有精神洁癖的姑娘,怎么能真心实意地称袭人为嫂子?有人说,林妹妹不介意,清扬想着,说不介意是假的,又有多少女人不想一生一世一双人?所有的贤惠,都是装出来的。
林妹妹从进门前,就已经知道是她们不过是为着谁更有资格当宝二姨太太罢了。晴雯所有条件都比袭人好,但是她失了先机,所以也只能过过嘴瘾,时不时地跳出来吼那么几嗓子。这个傻丫头,从来不明白,会咬人的狗不叫,人家袭人平时隐忍不发,一招借刀杀人,就要了她的命。黛玉可不会这么傻,她做为旁观者,看得清清的。尽管心里有气,也只是满脸堆笑:“我只拿你当嫂子待。”不称嫂子称什么,人家袭人和宝玉站同一条阵线,都称上“我们”了,必须得称嫂子!但凭袭人的身份,称她嫂子,有的是跳出来对付她的人,这一回,林妹妹也耍了个小心机。
爱哭的林妹妹,笑着进门,笑着喊嫂子,笑着劝架,笑得特别多。为着自己心上人身边第一个女人,她笑了,只是,此生前来还泪的她,笑得也有那么些不甘愿。(婉如清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