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妇女第一流人物:她简直是慈禧的妈!

标签:
婉如清扬勘破西游叶之秋读书历史文化 |
满清妇女第一流人物:她简直是慈禧的妈!
婉如清扬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Ex5Kw2aOWW
网络图
作为《清史稿》中入选的中国最后一位公主,固伦荣寿公主是很有性格的。一来是她的身份特殊,二来的确是她的气场强大。
说起她的身份来,恐怕不少人都知道。荣寿公主本是恭亲王的长女,七岁时被慈禧收为养女,在宫中长大,被人们称为大公主。换名话说,她父亲在“辛酉政变”中出了大力,慈禧才有近半个世纪的女主好做。为报恩情,慈禧在她七岁时,封她为固伦公主。
按照清朝的制度“皇女自中宫出,封固伦公主;由嫔妃出者,封和硕公主……固伦公主品级视亲王,和硕公主品级视郡王”。荣寿的获封真的是莫大的荣誉。
12岁时下嫁,17岁守寡。少女年龄当寡妇,很寂寞也很可怜,慈禧把她接入宫中。慈禧一向反感美艳活泼名堂多多的女孩了,而荣寿从小眉目老相沉稳踏实,加上同样是寡妇身份,慈禧对她更多了一份疼爱。
慈禧身边所有的寡妇当中,荣寿是最本分的。她本来就显得老相,成了寡妇后,更不穿任何花哨衣服,不做任何妆饰打扮,“虽二十许人,望之若妪媪也”。说实话,荣寿长得不美,老太监说,从后面看,经常跟光绪帝的隆裕皇后混淆。隆裕皇后面色枯黄,牙齿微龅,瘦高而干枯,因为高得不好意思,经常抱歉地扭歪着身子。荣寿公主大约正面比她好看一点,行坐端正,看上去更具威严。
她骄横跋扈,仗势欺人,所有人都怕她。道光、咸丰年间大学士柏俊之孙崇彝所著《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对固伦荣寿公主的作风有详细的记载。说公主出行大排仪仗,所有人都回避,马车停下来让路,骑马的都跑到街巷里躲避。有一次她的车队和锡尚书的车队相遇,尚书的顶马没有控制住,冒犯了公主的车队,公主将其车夫等关押,使其无法前行。后来经过协调,锡尚书在公主轿前叩头请罪,才被放行。王公大臣知道她的分量,对她都很敬畏。
虽然随着年龄增长,她处事较为公正,与其他人处得越来越好。但是有时候她说话很不好听,尤其是她说慈禧的时候,简直就是慈禧的妈。
对于这个养女,慈禧是万分信任的,会见王公大臣,安排宫内事宜,都是由她出面,她离不开荣寿。当然,慈禧可不是那么好相处的人,否则人们也不会把慈安太后的死扣在她的头上。但是荣寿公主不怕她。反而是慈禧怕她。
慈禧喜欢穿艳丽奢华的衣服,大公主看了就不高兴,说话很直率很不中听:“这么靡费做什么?你不过是大清的老寡妇而已,还有心情打扮得妖妖冶冶的,给人家落话柄……”一通唠叨,慈禧太后怕了她,每次大公主来见,慈禧就挑一件相对朴实的衣服穿,妆也不敢化得太过分,珠宝首饰也不敢多戴。宫人都说大公主简直像慈禧的妈。
有一次,太后偷偷做了一件极其华丽的袍子,是江南的工匠用织锦精工做成,花费不少银两。慈禧太后嘱咐左右人说:“这事儿不要让大公主知道。”谁知大公主还是知道了,见到慈禧就不开心地唠叨:“我对您老人家不好么?我天天都想着母亲喜欢什么,喜欢穿什么,喜欢用什么,喜欢吃什么,然后告诉其他人,让他们去办来。母亲可倒好,偷偷地做一件衣服来穿,叫别人知道,当我们娘俩是什么人呢?……”说得慈禧太后赶紧转移话题,跟左右人乱说了一气。等大公主一走,慈禧就埋怨左右人:“一定是有人去告诉大公主了,不然我怎么会受她一通劝告!都怪你们,多嘴多舌的!”
虽然她骂得很不好听,但是她对慈禧是真的忠心。光绪,慈禧,珍妃,个中关系复杂,而她暗地里尽自己能力调节他们的关系。虽未改变什么,但平心而论,有心就够了。
光绪和慈禧相继而亡,宫内无人办理丧事,她大骂宫中的管事,驱车去找溥仪的父亲,勃然大怒,高声大骂:“今天你大喜了!你儿子做皇帝了!你做摄政王了!两宫太后对你不好么?现在帝后死了,大丧在即,你倒很悠闲淡漠,在家也坐得住!”
一席话说得摄政王后背发凉,这罪名可大了去了,于是赶紧召集王公大臣,商议成立“治丧委员会”,在荣寿的安排下办完了帝后的身后事。
年轻时的她和年老时的她完全是两样,年轻时张扬跋扈,年长后却广结善缘。慈禧的这位养女,就连国外的公使夫人,也说她是满清妇女中第一流的人物。有德行有威仪有修养,善言词善应酬善书画,外表又那么沉静不事张扬。可惜的是没有念过什么书,如果能像德龄公主那样到国外游历一下,看一看天下大势,还不知是什么样拔萃的人物呢!
自古女子多薄命,无意吹捧清室子弟,只是慨叹一番而已,还望朋友们轻喷。(婉如清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