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唐婉如清扬 |
讨论历史问题,尽量应当以历史为主。也就是说,要分清楚正史和演义中庞统的不同面目。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是演义版,在正史当中并没有如此评价。罗贯中在演义中给庞统如此高的评价很明显是要抬高刘备仁德之君的地位。在演义中庞统最大的功劳是在赤壁之战时,向曹操提出连环计,促成赤壁火攻计策。可是,很遗憾,正史赤壁之战中并无庞统存在。
要想真正理解庞统这个人物,还要立足于正史。
首先,正史和演义当中,对庞统的定位不同。在演义中,诸葛亮也好,庞统也好,都是张良一流的谋士,可在正史中,诸葛亮“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在陈寿看来,诸葛亮是管仲和萧何一流的宰相之才——比起尊王攘夷的管仲、兴汉四百年的萧何还是要差一些。庞统呢,“雅好人流,经学思谋,于时荆、楚谓之高俊”,“儗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庞统颇有才学,也比较会谋划,如果和魏国重臣相比,庞统当是荀彧(法正则是程昱、郭嘉)。荀彧对于曹魏的功劳很大,可以说是兴魏第一人。蜀汉地域狭小,仅有一州之地(蜀汉建国第二年,荆州即失去),夺取益州的第一功臣,当属庞统,从这个意义上说,庞统确实可以看成魏国的荀彧。但陈寿认为,庞统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谋士,蜀汉人才缺少。相对而言,法正更像是刘备帐下军师,出谋划策,和程昱郭嘉相同。
司马徽对庞统的评价叫做“南州士之冠冕”,在荆州诸贤当中,司马徽最看好庞统,认为是最优秀人才。在诸葛亮的传记中,《襄阳记》记载,刘备拜访司马徽,询问天下大事,司马徽表示自己一介儒生,不懂得这些,可是“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司马徽自贬身份抬高诸葛亮和庞统。
其实,司马徽的评价有夸大嫌疑。司马徽和诸葛亮庞统等人关系不一般。庞德公是荆州名士,早年提拔赞许司马徽为水镜先生。司马徽和庞德公多年知交,出入庞德公家就像自己家一样。诸葛亮是庞德公的得意弟子,庞统是庞德公的亲侄子。
正史当中司马徽的评价还是比较靠谱的,只是赞许诸葛亮和庞统是识时务之俊杰,并不像演义中一样,说什么得一可安天下。
后一篇:凤雏庞统对蜀汉最大贡献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