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气死的开国之君

(2016-03-15 08:31:31)
标签:

婉如清扬

原创

萧詧

隋唐西梁

[]原创] 隋唐11:被气死的开国之君


作为梁武帝的儿子,萧詧是比较倒霉的,但他又是幸运的。

公元531年,萧统去世时,萧詧兄弟以为接下来是他们被立为皇太孙,但是令他们失望的是梁武帝选了他第三个儿子萧纲为太子,正常来讲,皇帝之位再也不会到他们这派来了。梁武帝也觉对不住这几个孩子,总想着弥补,将他们的封地选择在扬州,会稽这一带,这些地方人文荟萃,很多青年才俊。

梁武帝晚年,政事不理,多有昏聩之举,萧詧眼见得大梁江山不保,也学战国公子们结交各种游侠,他的身边有几千个这样的勇士。其实稍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游侠这种身份,多半和不法分子是连在一起的,鱼龙混杂,素质有高有低,而萧詧作为皇孙,肯如此放下身段,可见他心中不平。

一晃梁武帝驾崩,之后的大梁就开启乱斗模式。因为和张缵闹得很僵,萧詧选择了投靠西魏。他把自己的妻子王氏和长子都送到西魏去当人质,以取得西魏的支持,共同对抗萧绎的进攻。

在西魏强大的攻势下,江陵被攻陷,而作为条件,萧詧成为梁主,拥有江陵一州之地,他原本的襄阳之地要归于西魏。

公元554年,萧詧实现了自己的皇帝梦,他的都城是江陵,他的年号是大定,他的地盘只有一州,面对西魏得称臣,但只要在江陵,关起门来,他就是皇帝。

萧詧称帝后,追尊自己的父母,册封妻子王氏为皇后,萧岿为皇太子,一切庆典,各种制度,都和帝王相同,只是有一点不同的是在他的江陵城,还有江陵房主,带兵住在西城的“助防”,明眼人都知道的事,就不多说了,不管怎么样,他是圆了自己的皇帝梦了,只是这皇帝做得不够霸气,怎么办呢?他想到了扩张。

萧詧领土狭小,心中常郁郁不乐。他又爱读书,每次读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要扬眉举目,握腕激奋,久久叹息不止。

大定四年(558年),萧詧派大将军王操率军攻占王琳辖下的长沙、武陵、南平等郡。但是,从此再也没能扩大地盘,不但如此,他还因为没有听从尹德毅的建议而后悔终生。

当初,平定江陵时,萧詧部将尹德毅劝告萧詧,要想真正做大做强,就应该将身边的西魏精锐各个击破,然后安抚江陵百姓,让他们安定后真正臣服,至于文武百官,也应该招揽很有才能的人物,尤其是像王僧辩这样的人,招揽过来之后就可以渡过长江,不久就可以成大气候。但是萧詧不听,认为自己深受西魏大恩,这么做是违背道德的,最终也没有听。

其实这主意不错,虽然他是大梁皇子,但是在众多的皇子皇孙中,他并没有自己的大部队,靠的只有别人,要想真正摆脱受制于人的现状,必须要狠下心来,断西魏的联系,然后划长江而治。但是他选择放弃。

果然好机会就是那么稍纵即逝,江陵全城老少,都被北周俘虏,驱入函谷关,又失去了襄阳的地盘。萧詧才追悔道:"悔恨不听尹德毅的话,以致到了这种地步。"又见屋宇残破,战乱不息,为自己威望不振、谋略无从实施而感到羞耻,心中常怀忧愤。作《愍时赋》而抒发胸怀。

萧詧很恨自己没有听尹的话,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他性格的弱点。他有大志不假,不拘小节,但是他很容易猜忌他们,虽然对将士们很不错,但是关键时刻,他谁都信不过。

包括尹德毅的意见,看起来忠心耿耿,谁又能确定就与他的主子毫无干系呢?

也许是天下大势吧,西梁的存在就是战时的产物,而萧詧就是那个奇葩。

作为帝王,萧詧不好声色,不喜欢喝酒,也极度节俭,对母亲尤其孝顺。至于女色方面,他很不喜欢。哪怕和女人相隔好几步远,他也觉得自己闻到了该死的臭味,实在是为了国家大业,不得不增加皇室成员才要去临幸女人时,那件他穿过的衣服,他是打死也不肯穿的;他也还有一个为世人所诟病的地方,就是喜欢在人家的文簿上写下戏弄的话,这哪里像君王?他也见不得别人的长头发,一见之下必然发怒,所以与他见面,一定要小心谨慎,万一惹他不高兴,下场会很惨的。

因为他受不了打击。

他已活到中年,眼见着白发丛生,但看看自己的江山:地盘小到不能再小,还有事没事来个天灾,手里精兵不精,大业随时会丢,见着新主子又得称臣,这如何是好啊……

在林林总总的问题面前,他没扛住,终于在大定八年(562年)二月,萧竟忧愤过度,背部发疽,驾崩,才四十四岁。(宛如清扬)

谢谢您一如既往的支持。如果您爱聊斋小故事,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婉如清扬

如果您更爱西游等名著品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秋雨轩读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