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颠覆史观!义和团的真相竟是这样!

标签:
历史清朝义和团扶清灭洋婉如清扬 |
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充满了反帝爱国精神。但其所从事的贯彻始终的“灭洋”活动并非反对帝国主义,而是打洋教。
义和团如何打洋教?有关记载不胜枚举,限于篇幅,仅举几例。
《长清县志》记载说:“拳匪四起,倡言保清灭洋,横行劫掠,架户勒赎,河西被害者不计其数。”直隶一些地方,“凡有富厚之家,指为教民,则所掠无算。过往之客,指为间谍,则所杀滋多。盗贼所不敢为者,彼乃公然为之。”青县团首王之臣率万余团民进入沧州,“凡地方富室,概指为洋教,焚劫杀掠,凶横异常。”
北京“各处城厢大小街巷,所有天主、耶稣奉教之人,尽被团匪搜拿砍杀不绝,而家产皆抢掠焚毁一空。”“京畿村市,无论民教,概被团党抢劫焚毁。”
天津的团民“初犹勒民供给,并索官饷,久之众谤沸腾,不能自立,乃欲示威于民,杀戮日甚。……旋以示威不足以充囊橐,乃肆意抢掠。”清军与八国联军激战时,依然“抢掠商家,勒索财贿。”
义和团为何要打洋教?只因烧杀抢掠、绑票勒赎向为社会所不齿,为历代官府所不容,义和团的头目们害怕清政府派兵剿灭,才利用当时部分平民仇恨洋教的情绪,特创“扶清灭洋”的口号。
大量史料清楚地表明,团民打洋教的对象不仅仅限于教堂和“二毛子”教民,同时有大量并未入教的平民和“三毛子”回民,还有官署、官员;“凡稍殷实者皆目以教民,杀其人而分其财”,“以焚杀为敛财之具”。陕西巡抚端方说,就是“借仇洋教之名,而遂其发洋财之愿。”
义和团头目们就是以“发洋财”诱惑煽动团民跟着他们行动的。景州的义和团在各种旗帜上都写着“助清灭洋”,而实际的动员口号则是“打洋人,发洋财。”
最著名的张德成也最贪婪,疯狂地抢掠。最后终于因为贪得无厌,勒索巨款,被王家口镇的绅民乱刀剁成肉酱。曹福田也参与抢掠了天津各洋行和恒庆钱局。
团民最恶洋货,但“惟见洋钱则色喜,不复害之矣。”拼着性命抢掠得来的钱财用于何处?大刀会头目陈萌雪供称:领人强讹教民、平民,“所得钱文,均先后俵分花用。”
直隶普遍流传着一首歌谣:“义和团,快上法,瞅瞅银子假不假。义和团,快上法,有骡子,不要马,有银子,不要粮食。”北京流传着一首童谣:“大师兄,大师兄,你拿表,我拿钟;师兄师兄快下体,我抢麦子你抢米。”这些均反映了社会上对义和团掠夺财富最直接最本质的认识。甚至连团民都直言不讳,不以为耻,公然唱道:“大师哥,快上堤,抢完麦子抢大米。”
如果说烧杀抢掠无辜的教民还打着“灭洋”的幌子,实际干的是盗匪勾当,那么,烧杀抢掠无辜的平民、回民和官署官员则是赤裸裸的强盗行径了。
只看“灭洋”的口号,不去正视或故意回避大肆烧杀抢掠这一最基本的事实,自然看不到义和团的真相和本质。任何文明社会都需要用法律遏制人们与生俱来的贪婪和私欲,维系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正常社会秩序。除了野蛮社会,从无认定烧杀抢掠无辜人民是正义的文明国家。决不能盲目推崇暴力,对非法的暴行一味赞扬。(原文作者侯宜杰,感谢)
历史的生命在于真实,肯定义和团的正面,但是也要认清真相.
台湾正品朱砂情侣手链,安神明目,开运祈福,扫描二维码可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