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魏晋风流】司马攸为何放弃任免权?

(2012-01-18 18:31:45)
标签:

文化

                     公元265年·齐王司马攸为何主动放弃官员任免权?

 

  古代也好,现代也好,只要身在官场,就希望能够进步,而进步的标志,就是拥有更大的官员任免权。可是齐王司马攸,在得到晋武帝司马炎的独立的官员任免权之后,却主动申请放弃,这是玩的哪一出?莫非是司马攸脑残?

  事实恰恰相反,司马攸是个很精明的人。

  事情发生在公元265年,这一年的十二月,魏元帝被迫将帝位禅让给司马炎。司马炎即位之后大封功臣,将自己的叔伯兄弟子,凡是姓司马的又能够让司马炎看上眼的,司马炎都封赏他们为王。朝廷一下子多了十七个王爷。司马攸也在其列,被封为齐王。

封王了,如果徒有虚名,还是没有实际作用。晋武帝让这些诸侯王都可以在朝廷担任重要官职,并且可以任意升降封国内的官员,给与诸侯王最大的权力。可是,晋武帝对齐王司马攸的封赏,并非出于本心,只是司马攸毕竟是自己的亲弟弟,不跟着大家一起受赏,说不过去。这一点司马攸自己,也心知肚明。

  为什么晋武帝单单对司马攸心有疑忌呢?因为司马攸曾经是也依然是晋武帝最强大的竞争对手。

  司马炎在朝中的势力并非是稳固如山。在公元264年,也就是司马炎即位的前一年,其父司马昭还没有确定自己的接班人是谁。而让司马昭纠结的,就是到底让司马炎接班,还是让司马攸接班。

  按照常理,司马炎是长子,司马攸是次子,凭什么要考虑司马攸呢?

  这就要提到另一个人物,司马师了。

  我们说,司马家掌权,是由司马懿开始,而司马师是司马懿的长子,在司马懿去世之后继承了司马懿的一切职位,包括对于朝政的统治大权,而弟弟司马昭则只是作为一个副手,作为一个臣子,辅佐自己的兄长。司马师在位时做了几件大事,废魏帝曹芳,平定淮南三叛,击灭东吴诸葛恪的大军。正是在司马师手上,基本完成了对曹魏的夺权,司马师从一个顾命大臣转变成了实际的君主。

  自然,司马师的权力按照继承关系应该传给自己的儿子。可是司马师无子,当时,司马昭就把自己的第二个儿子,也就是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那么,按照顺递关系,应当是由司马攸继承父亲的基业。可是,司马攸当时年幼,于是司马昭代替司马攸掌握大权。

  司马攸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多才多艺,清静平和,为人公正,名望远远超过司马炎。司马昭对司马攸也非常喜爱,经常和身边的大臣感叹:“天下本来应该是景王(司马师)的天下,我不过是代理宰相罢了,等到我死之后,江山还应该还给司马攸啊。”应该说,当初司马昭说出这番话,是出于真心,毕竟司马昭江山得来有些取巧。可是随着时间的过去,司马昭的心思也渐渐的变了。

  一晃十来年过去,司马昭生病快要死了,还没有确定继承人。于是司马昭就询问身边的大臣,究竟该立谁。所有的大臣都回答应该立司马炎,于是司马昭就放弃了自己的想法,立司马炎为世子。

  于是,齐王司马攸在晋武帝司马炎登基之后的处境就可想而知了。司马炎虽然对自己的这个弟弟,表面上看起来和其他的叔伯兄弟一样,可是骨子里把司马攸当成自己最大的敌人。事实就是如此。在司马炎晚年,对于自己传位给何人的问题,司马炎也同样烦恼过。他想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可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晋惠帝)实在是个傻瓜。当时竟然还有大臣提议,把皇位传给齐王司马攸,并且在朝中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当然,司马炎还是果断的放弃了司马攸,因为晋武帝从最开始就没有相信过自己的那个弟弟。

  而司马攸呢,则一生谨小慎微的过着日子,尽量的做着自己的本分。有时候,隐忍才是最好的选择,放弃才是最好的进取。

我的更多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