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2017-11-11 11:18:42)
标签:

新都桥

塔公

金川

彩林

雪山

分类: 云游四方
                                             2017年10月30日       星期一    阴间多云
     一早起来,还是多云,心情特别不好。早餐在吉善家吃,10元/人,一碗面。昨晚住下的还有成都过来的一男三女,早上攀谈起,他们说从新都桥过去甲根坝乡那边。路上风景不错,建议我们去转转。
                 门口自制的指示牌非常有意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远处山上的植物已经变成了黄色,可惜是阴天,看上去灰灰的。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太阳偶尔也露一下头,被虫拍到了,果然是黄灿灿的金山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可惜,吝啬的阳光闪一下就不见了。只能回到餐厅吃早餐。见到隔壁家的哈士奇过来讨吃的。前面两只脚很有节奏地互换踏地,很可爱,但我不敢摸。临走的时候我弄了个达利园小馒头给它,看到它叼着在院子周围找地方藏。也许是天性,到冬天时候没东西吃,野生的狼和狗会寻找地方藏食物过冬。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自驾的好处在于想去哪就去哪,想怎么停就怎么停,加上两个“司机”都是自己人,一路上吵吵闹闹一点都不觉得闷。三人于是就往甲根坝乡走了。
        清早的新都桥还是比较清凉的,我坐在后排,只能透过前车窗拍,然后回来剪图。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进入秋季,山上的草也没了青绿色,露出了微红的土层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这条路上的车子明显少了,也许不是出名的景点。但两边的景色倒也不错,就是缺了太阳的光辉,一切都感觉灰灰的。
       路上不少疑是“碰瓷”的动物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悠闲地散步,不敢惊动它们,唯有慢慢开,让它们识趣走一边。这些动物们身边都没有人看着,也不怕丢了?也许这里的民风淳朴,牧民收入稳定,少了外来偷鸡摸狗的人。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新都桥的景色都是蓝天、白云,山色、黄叶和小溪组成,可今天缺了前面两项,景色大打折扣啊~~不过,感觉眼睛看上去的景色和拍的不同,相片只是局部,眼睛看的是立体的、360度的全景,非常壮观漂亮,加上这里没有什么工业污染,空气相当清新。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人家拍的是袅袅的炊烟,我怎么碰到火灾似的一路浓烟啊~看来烟随人性。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无车无人的道路,就我们在行驶,感觉好舒服好舒服,要不是天冷,真想坐在路边发呆。旅游的目的,真的就是放松心态,随性,随意地发呆~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灰色的大山,突然感觉并不是这么无趣,在山脚红顶白墙的小屋,以及色彩斑斓的树色承托下,显得挺拔、伟岸。房屋况且如此,人呢?在自然界,在宇宙中,更是如此渺小,何必以功自居?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山上的电线架子,竟然让我想起了小宋子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电网虽是国企,但电网确实不易,能遍布全国,乃至每一条乡村,中国人真的了不起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山上很多藏文,用白色字写的,在蚂蜂窝上看过,好像是祈福的意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新都桥有个雪山观景台,我们觉得没意思,就没上去了,开始往塔公方向走。路是相当不错,没有高速公路宽,却和高速公路一样平坦。柏油马路一路延伸过去,两岸的树非常茂密。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树叶由绿色开始变成黄色、红色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大山间,总有红顶白墙的房子点缀着这自然的景色,AK恍然大悟般说:原来藏族人的房子是四个定翘起,窗户一圈白色,以此来区别的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车子一转弯,闯入眼前一边是满山遍野的彩林,一边是用油彩在石头上写的藏文,很漂亮~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公路沿着一条小河建,查网上资料,说新都桥到塔公途中那条河叫理渠河。河里的石头叫(mami音)石。是虔诚的信徒或喇嘛自己雕刻或书写的佛经,有祈福祈佑的意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还有徒步的僧人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远处,看见了雪山顶,也看见了天上的一丝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进入了这个叫塔公的县城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好多经幡,之所以被称作经幡,是因为这些幡上面都印有佛经,在信奉藏传佛教的人们看来,随风而舞的经幡飘动一下,就是诵经一次,在不停地向神传达人的愿望,祈求神的庇佑。这样,经幡便成为连接神与人的纽带。风幡所在即意味着神灵所在,也意味着人们对神灵的祈求所在。风幡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网上摘录)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藏族转经筒又称“玛尼” 经筒(梵文Maņi,中文意为如意宝珠),与六字真言(六字大明咒)有关,藏传佛教认为,持诵六字真言越多,表示对佛菩萨越虔诚,由此可得脱离轮回之苦。因此人们除口诵外,还制作“玛尼”经筒,把“六字大明咒”经卷装于经筒内,用手摇转,藏族人民把经文放在转经筒里,每转动一次就等于念诵经文一遍,表示反复念诵着成百上千倍的“六字大明咒”。顺转一圈就是念诵一遍经文,逆转自然就给倒回去了,所以不能逆转。(摘自网络)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这个可能就是塔公寺了,没进去,上了趟洗手间。在这边,洗手间无论多脏,都要1元/人。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继续驱车前行,很快,雪山似乎越来越近了。不由庆幸没在新都桥山顶看雪山,那只是看两雪山顶,我们可是要看大雪山了。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藏民对牦牛的喜爱是因为它不仅能运输,还能提供奶、肉、皮毛等,有更甚者在牦牛死后埋了,而不是食用,或者把牦牛头放在家里供奉起来。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车子继续前行,虽然没有太阳,但山间的美景让人不想去睡(当然指的是我啦),318国道是中国的景观国道,没有之一,路虽人为,景乃天造。AK和虫问我下一个是什么景点时,我总笑着说,你们一路都在看景啊,还是不收费的,不觉得吗?(也难怪,他们都轮着开车,就我在欣赏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一路盘山而下,路上没有吃的,天气开始变热了,吃了两块面包,我又开始昏昏欲睡。突然,正开车的虫说了句:“有野猪啊”把我惊醒了。AK调出行车记录仪来看,果然见到一只小野猪在我们车前走过。他说还看见一只母猪在不远处呢。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午饭是在丹巴县城吃的,随便找了家饭馆(我们只找县城的,不在路边吃),三人吃一锅排骨汤锅,里面有红、白萝卜、玉米和排骨,好大一锅。隔壁桌四个厦门来的大男人都吃不完,我们当然也吃不完。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丹巴有三个著名的景点,一个是甲居藏寨,一个是丹巴美人谷,但网评不咋滴,况且我对这些人文景观真不感兴趣,所以没去。隔壁桌那四名男子架着一辆霸道越野车,跑党岭去了(我其实也想去的,可担心路太烂,尚未开发,不晓得会发生什么事情,就作罢,据说很漂亮)
      沿途看见这些藏寨就这么建在大山半腰中,甲居藏寨也是这么一种类型,不过比这些大,比这些多而已,然后被中国地理杂志评为“最美乡村之一”,然后就设卡开始收门票参观。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一路尘土飞扬的走到了金川县,本来想去看红叶的,不知道是否因为塌方修路,高德上的志玲姐姐不是把我们导向塌方的断头路,就是导向无路可走的死胡同。三人悻悻地只好找旅馆休整,找了两间,被我找到一家性价比非常高的民宿,干净、卫生、房间又大。
      临江酒店,就在河边。老板本来想建5层的,电梯位置都预留了,哪知道被政府制止了,只有三层。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找吃的就找大众点评,首推这家鑫御隆斑鱼庄。跟着导航,三人又走过了对岸。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一家打火锅的鱼店,蘸料不多,由于没开车,他俩决定喝酒,枸杞子酒和梅子酒。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美女老板娘听说我们只有三人,就捉了条3斤多重的斑鱼我们。这里叫斑鱼,我们叫生鱼。然后叫了一份菌,一份玉米饼。老板娘叫我们先喝汤,这时候汤有鱼的鲜味(鱼肉鱼头鱼尾都下去了);然后放菌下去,菌汤开了,滚20多分钟才喝汤,这时候汤是菌的香气加上鱼的鲜味又是另一种滋味;最后涮鱼片,等鱼片涮好了,再喝汤,又是另一种味道了。
       鱼片很快上来了,厨师的刀工非常好,切得纸一般薄,2/3个手掌这么大一块,在锅内涮十几秒拿起来蘸调料吃(不沾调料都已经很美味了),鱼肉嫩滑鱼皮有韧劲,一软一韧在口里非常有嚼头。开始担心够不够吃,早知道要个四五斤好了,虫说:“那就叫老板娘再削一条来嘛”我说你以为是甘蔗啊,喜欢削多少削多少,最小一条都3斤多了,我们能吃完吗?~果然,吃到最后,锅里还有鱼块,吃不下了,汤倒是喝了不少,非常美味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
         三人腆着肚子逛街,他们嚷着要吃水果,于是去买猕猴桃,店主推荐我们吃那个看起来已经扁了的,干水的猕猴桃(就是木乃伊猕猴桃2017川西行——(三)新都桥—塔公—金川),我们将信将疑,买了部分,回去剥皮来吃,发现非常甜,红心的,后悔买少了,更后悔没听店家所言~
    
费用:
早餐:30
地图:10
午餐:135
停车费:5
住宿:336
晚饭:236
水果: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