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一帆风顺
一帆风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812
  • 关注人气:24,3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院儿书局

(2015-10-06 16:48:37)
标签:

北京胡同

正阳书局

砖塔

读书

小院儿

分类: 有影话说北京

小院儿书局

 

节日哪儿也不去,守着老爸家待着,办事那么会儿工夫,开个小差儿,老没去书局了。

要进门之前,打量一下,想拍一张,好嘛,溜溜儿站十多分钟,门前这个热闹,驻足观看的没有,都是直接进去,一会儿出来一会儿进去的,人可真不少,想拍一张清静的不成!

进了小院,悄么声儿的打量一翻,没变化,就是人真多!

院子里八仙桌旁几条板凳上全坐着人,有看书的,有歇脚的,有聊天儿的......

 

其实进门先看到了的是万松老人塔,据记载:塔原为八角七级密檐式,清乾隆十八年(1753)重修时加高至九级。万松行秀为金、元时期佛教曹洞宗的高僧,河内(今河南洛阳)人,俗姓蔡,于荆州出家,自称万松野老,世人尊称为万松老人。他深得佛法,又精通儒学,故深受金章宗器重,赐居燕京(今北京)西郊的栖隐寺,直至81岁圆寂。此塔即为后人纪念他而修建的墓塔。塔南侧嵌有一方纪事石刻,上书“请乾隆十八年岁次癸酉谷旦康亲王永恩奉敕重修”。至民国初年万松老人塔荒芜日久,塔顶已长草。1927年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叶恭绰等人组成“万松精舍”,筹资整修,并加筑了围墙和门楼。门楼上石额书“元万松老人塔”,并托其附近的广济寺代为照看。1986年西城区政府出资重修,施工中发现了请乾隆十八年(1753)重修时裹砌其内的元塔。元塔八角七级,用元代特有的薄砖叠砌而成。万松老人塔是北京城区内仅存的砖塔。

 

院子南面种的几棵石榴树招人爱哟,结了好多的石榴!呵呵  可惜这时候没什么光了,赶紧下手~拍!

 

小院儿书局

 


小院儿书局

 


小院儿书局

 

 


小院儿书局

 


小院儿书局

 

 

瞧这小丫头,招人爱吧,小手拿着小相机,妈妈翻一篇她拍一篇,能坐得住,真不简单!大赞!


小院儿书局

 


小院儿书局

 

 

进了屋了,不瞧书,还瞄石榴小院儿书局


小院儿书局

 


小院儿书局

 

 

掌柜的也诜没声儿的在我后边要拍下我的身影小院儿书局

我费了老劲憋口气刚拍完,掌柜的乐了“您瞧,正要把你拍下来呢!”

“哟,今儿掌柜的在呢,怎么着,最近忙吧,这过节人可不老少!石榴结得真多真好!“

看来,我心思今儿是全在这石榴上呢!

”啊,人是不少,我估摸着,这一天得有个几百人进来!你说这石榴啊,嗨!我不是紧着看着嘛,有手闲累的!一不留神就得有动的!”小院儿书局我心里悄悄乐,我可真不动手啊,喜欢是真真儿的!

瞧这窗户纸,小崔说他自己糊的,哟,还这手艺呢!小院儿书局


小院儿书局

 


小院儿书局

 

 

您瞧这片子的时候想不到我出洋相了,人家拉了根绳,为的就是不让大家伙去大鱼盆那打扰鱼,我可好,见树边有条缝儿,走过去拍,人家店员姑娘“那位女士,您别在里面拍,出来!”小院儿书局

哟哟,多不好意思,让人家给请出来啦!


小院儿书局

 

掌柜的小崔说买了几盆菊花,嗯 ,这盆还有点儿光,赶紧!


小院儿书局

 

院子里有老北京的图片展览


小院儿书局

 


小院儿书局

 

 

小人书,我的情结,今儿这是没工夫,等得空儿了,坐着瞧瞧!


小院儿书局

 


小院儿书局

 

 

小院儿书局

 

 


小院儿书局

 


小院儿书局

 

 

瞧见一本熟悉的书,张叔写的书《我与二百年老店》


小院儿书局

 


小院儿书局

 

 


小院儿书局

 


小院儿书局

 

 

就这么丁点儿的闲,拍几张闲片儿,聊一会天儿,坐下来看书得静,我不静!拍出的片子都瞎的!


小院儿书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摆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