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小人儿书童年休闲 |
分类: 有影话说北京 |
节日到处走走吃吃玩玩,家里有些该收拾的杂物一直没时间,上了三天紧张的班又可以休息了,一大早找出床头的书弹去浮尘,里面发现了早已淡忘的书---小人儿书,呵呵有家里余留的,有从中国书店淘来的,停下手中的活计,一本本翻看起来
这本《送鹅》是小时候爸爸送的儿童节礼物,现在能记住的,是四岁时坐在家门前的小凳子上,让爷爷一遍遍的给我讲,“这个小姑娘真好,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还要找到丢失的主人,我也要和她一样”。《红小兵歌曲选》好象是姐姐的,总是我在翻看。《小兵东东》是小学时爸爸送的考试成绩优秀奖。《消息树》家里本来有,总是大搞卫生,东搬西挪的不见了,在中国书店看到了立刻拿下。《东平湖的鸟叫声》是在中国书店看到的,虽然品相不太好,背面页有残破,但发现它本来就是我的,四岁时和姐姐学写“木日”写在后面的,太巧了!相信它就是被妈妈当废品卖掉的,可找到了带它回家。
高尔基的《我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小时候爸爸鼓励我的常备书,还记得看了前苏联拍摄的《我的童年》,当时小怎么也没看懂,记住的是童年受人冷落,学会坚强,学会自立。
这套《西游记》怎么也想不起来出处了,当年爱不释手,总怕丢一本,现在棉棉看过儿童版全文字的,拿起这套也是翻来复去,呵呵两代人共同的爱好。
小儿书在我的童年就是宝贝,谁家有几本小朋友都是传看的,爸爸最喜欢给我们买书看,每本最低0.03元,最高不过0.19元,记得最多时,可以把小人儿书码放得象“小五凳”一样高的几摞,大概有几十本的样子,有历史人物传记、有名著、有抗日战争、有老电影版、有八个样板戏...大多是美工手画,上海美术出版社、北京儿童出版社居多,现在新华书店也有再版的了,可是看过之后没有味道了。还是要去淘宝,淘来当年的书,很想找到让我每次必看每看必哭的《一块银元》
它让我学会了谦让,学会了孝顺父母,学会了做人的骨气。每看必对我的胖妈妈坏笑的《高玉宝》(也叫《半也鸡叫》),和老妈开玩笑时总拿着书凑到妈妈跟前,“妈妈,您快看看这个地主婆怎么这么胖呀。”妈妈还一本正经的说:“那时候地主有粮食吃,有肉吃,当然胖了,穷人连饭都吃不饱更别提肉了,哪能胖呀。”我坏笑着:“噢...”
妈妈明白过来了“你这个小坏丫头”
哈哈 




小人儿书中让我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学到的知识是其它书本达不到的效果,勾起了许多童年美好的回忆。
前一篇:挤得不行了,也说说823路
后一篇:个人日记-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