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 |
分类: 有影话说北京 |
前几日看了一篇“京华杂谈”中提到京西七王坟,这才知道那里是风水宝地,难怪当年我公公给爷爷奶奶、姥爷从八宝山搬出时找到这里呢,原来是宝地,我们去时还意外的遇到了我家皇上的姑父的战友,他是当地人,在那里服务(感觉那个工作很崇高),每天安慰失去亲人的家属,为亡者打扫墓地。后来大爷、公公、姥姥去逝也分别葬在了那里。我家皇上学车时的练车场就在那山下面,中午休息时他会上山到父亲的墓前坐一坐,和父亲说说家里的事,听听松涛…
京西七王坟
北京城东部的八王坟,早已名存实亡,变成为高楼林立的商务区。但在京西海淀区的北安河乡,在群山起伏的妙高峰东麓,至今仍保存有一座较为完整的清代亲王雷锋寝,这就是醇亲王奕譞的七王坟。这里是外经贸部(现商务部)的绿色基地。
七王坟坐西朝东,依山而建,妙高峰海拔240余米,南北两侧群山环抱,山势由东向西逐渐平缓。一条百余级的石阶,呈45度角的坡度直通山腰,地势颇为险要。从山下拾级而上,迎面便是一座黄色琉璃瓦的碑亭,(这座历经200多年风雨的碑亭已满目疮痍,亭子的顶部都已露天)。碑亭里立有一块高大的刻有满汉两种文字的石碑,上面记载了醇亲王的生平:醇亲王奕譞,字朴庵,号退潜居士,九思堂主人。这们七王爷身世显赫,乃是清朝道光皇帝的第七子,咸丰皇帝的弟弟,光绪皇帝的父亲,其福晋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
七王20岁时奉旨与懿贵妃的胞妹叶赫那拉氏成婚,慈禧太后又将什刹海北岸的一座贝子府赐予醇亲王奕譞,也就是今宋庆龄故居。穿过碑亭是一条细长的月牙河,河上横跨一座雕刻精美的汉白玉石桥,桥身几乎成半圆形,颇难上下。过了桥不远处,就是护冢的房舍,以前,这里破败不堪,只剩下荒草中的断壁残亘。现已修复为清砖瓦舍的原貌,暂做为绿化基地的工人宿舍。
沿着石阶继续往上行,便来到了醇亲王的墓地,墓地上有四座圆形宝顶,正中最大的一座葬着七王奕譞和他的福晋,旁边三座葬的是侧福晋。宝顶下是汉白玉的墓基,后面环绕着弧形的虎皮石墙,几棵高大的白皮松直插蓝天。据说宝顶旁原有一棵很大的银杏树,银杏俗称“白果”,白果树下葬个王,上“白”下“王”正好是一个“皇”字。嫉妒多疑的慈禧太后对此非常忌讳,于是下令砍掉银杏树,奇怪的是砍后不久,又从原来的地方长出一棵新的银杏树来,至今保存完好。
园寝的后面是茂密的松林,山风起处松涛滚滚。不远处有一泓清澈的山泉,泉水旁叠起数块山石,其中一块巨石名曰“神运石”一面刻有“云片”、一面刻有“一卷永镇”,据说是七王的墨迹。这里空气清新,风景秀丽,真乃京西一风水宝地。
园寝的北面是阳宅,即七王生前的退潜别墅,园寝与阳宅之间有城关相连,城关门额题写有“隔尘入胜”四个大字。进城关往北是阳宅的正门,阳宅共有五层院落,随山势而建,颇具规模。其中,敞轩内有一块七王坟选址牌,上面记述了七王选址的经过。园中假山玲珑,回廊曲水,翠竹潇潇。据说,这里二十年前曾拍摄过电视剧《红楼梦》。后院还有流杯亭(该建筑已毁,现仅存地面水槽)、木制的二层小楼等建筑,当年,每逢春、夏、秋三季,七王都要邀请至亲好友来此处曲水流觞,饮酒赋诗。
1984年,七王坟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北京市重点文保护单位。
1999年商务部投资110万元对园寝的碑亭和阳宅进行了维修是,2003年北京市文物局又投资30万元对七王坟的园寝进行了修缮,使京西这一仅存的文物古迹得到妥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