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瑞雪烹梅1120
瑞雪烹梅1120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561
  • 关注人气:16,4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呼伦贝尔】满洲里扎赉诺尔博物馆

(2016-08-17 10:02:08)
标签:

扎赉诺尔博物馆

旅游

满洲里

呼伦贝尔

猛犸公园

分类: 风物散记旅游

【呼伦贝尔】满洲里扎赉诺尔博物馆

——呼伦贝尔草原行之三

文字摄影/ 瑞雪烹梅

【呼伦贝尔】满洲里扎赉诺尔博物馆

我们9日行程的第三站是扎赉诺尔博物馆。博物馆是免费景点。在祖国边陲的一个区,拥有自己的综合性博物馆,令人意外。反观沈阳,康平县、法库县都有自己的博物馆,而沈阳博物馆筹建始于上世纪90年代,如今20多年过去了,依然停留在筹建中,对于沈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而言,不能不说是种遗憾。

扎赉诺尔博物馆位于满洲里市扎赉诺尔新城区,南临301国道,是一座以展示地域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为主题的博物馆,是呼伦贝尔境内最大的博物馆,也是呼伦贝尔蒙元文化的集中展示之地。

博物馆占地面积2480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320.5平方米,分为3个系列展厅,分别为扎赉诺尔历史文化厅、呼伦湖生态湿地厅、扎赉诺尔煤炭厅。展出展品430余件,标本230余件,照片100余张。

【呼伦贝尔】满洲里扎赉诺尔博物馆

扎赉诺尔区党政机关办公大楼、飞马广场与博物馆隔路相对

博物馆与该区党政机关办公大楼、飞马广场、猛犸公园处于同一中轴线上,是扎赉诺尔新城区标志性建筑之一。

【呼伦贝尔】满洲里扎赉诺尔博物馆

扎赉诺尔博物馆整体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其设计灵感来源于新石器时代石核。该博物馆分为地上建筑两层,地下一层(部分为两层)。博物馆内分为扎赉诺尔历史文化厅、呼伦湖生态湿地厅、扎赉诺尔煤炭厅三个展厅,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临时展厅。

【呼伦贝尔】满洲里扎赉诺尔博物馆

扎赉诺尔历史文化厅

【呼伦贝尔】满洲里扎赉诺尔博物馆

【呼伦贝尔】满洲里扎赉诺尔博物馆

【呼伦贝尔】满洲里扎赉诺尔博物馆

扎赉诺尔历史文化厅以呼伦湖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人类的发展史与自然的关系为背景,以远古文明的曙光、拓跋鲜卑的历史足迹、北方羌族的历史后院为主题。以点带面全面展示了扎赉诺尔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展厅内部主要展品有猛犸象装架骨骼标本、东北野牛头骨化石、鲜卑墓群出土马形金饰、双禽交颈纹铜饰牌等。展厅面积为1017平方米。

【呼伦贝尔】满洲里扎赉诺尔博物馆

扎赉诺尔人头骨化石

【呼伦贝尔】满洲里扎赉诺尔博物馆

【呼伦贝尔】满洲里扎赉诺尔博物馆

1927年起,中外考古学家在扎赉诺尔煤矿陆续发现了若干史前人类文化遗物。1933年在煤矿南坑(南煤沟)采集到第一个人类头骨化石,日本地质学家远藤隆次将其命名为扎赉诺尔原人。1948年,裴文中在《中国史前时期之研究》中提出扎赉诺尔文化学说,指出扎赉诺尔文化约相当于欧洲的阿奇利文化,中国北方文明的起源与扎赉诺尔文化有关。后于80年代经林一璞的研究而得以证明并获得广泛认同。到1996年共发掘出22个人头骨和部分石器、骨器和陶片,也采集到许多文化遗物和大量动植物化石等。经测定,扎赉诺尔人生存的年代处于更新世末期到全新世早期,时间跨度约为115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到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是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的晚期智人,具有眶骨粗壮、颧骨突出、门齿呈铲形、内侧呈弧形等特点,是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北亚蒙古利亚人种(与北京猿人、山顶洞人同属蒙古人种),能制造、使用细石器并缝制皮衣御寒,过着渔猎生活,可集体猎杀猛犸象、披毛犀、野牛等大型野畜。扎赉诺尔人活动范围包括整个北亚草原,有些人东迁至朝鲜、日本,也可能通过白令海峡的陆桥进入美洲,创造了印第安文化。

【呼伦贝尔】满洲里扎赉诺尔博物馆

【呼伦贝尔】满洲里扎赉诺尔博物馆

猛犸象骨骼化石

1980年,扎赉诺尔露天矿先后发现2具猛犸象骨骼化石。猛犸象为松花江猛犸象,兽龄约45岁,生存年代为距今33760±1700年前的更新世晚期。两具猛犸象骨骼化石经修复后合并装架成一具完整的骨架,骨架高4.7米,长9米,门齿长3.1米,是中国已知猛犸象化石标本中最大的一具,展出在内蒙古博物馆。1984年又在露天矿发现一具猛犸象骨骼化石。

呼伦贝尔一度是猛犸象生活的乐园,目前已发现36处出土猛犸象化石的地方,其中最集中,最完整的化石,出土在扎赉诺尔煤矿,先后出土三具比较完整的猛犸象化石。其中一号,二号象是同时出土的,因生产中破坏严重,两头猛犸象化石个体相同,合起组装成一具高4米,长9米的完整骨架。后来调拨到内蒙古博物馆,数十次出国展出,被称作中国最大的猛犸象而闻名于世。第三号猛犸象现留在扎赉诺尔煤炭博物馆,是一具最完整的猛犸象化石个体。

扎赉诺尔出土的一号猛犸象,其实是以二号猛犸象化石为主,并利用一部分一号猛犸象化石,最后在内蒙古博物馆专业人员的处理下,装架成为全世界个体最大的号称一号猛犸象骨骼化石。这具猛犸象化石,是扎赉诺尔矿务局和呼伦贝尔文物管理站联合发掘的。

【呼伦贝尔】满洲里扎赉诺尔博物馆

【呼伦贝尔】满洲里扎赉诺尔博物馆

【呼伦贝尔】满洲里扎赉诺尔博物馆

【呼伦贝尔】满洲里扎赉诺尔博物馆

博物馆里展示的嘎仙洞场景
    嘎仙洞位于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1980年在嘎仙洞内发现了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北魏皇帝派中书侍郎李敞来此祭祖所刻的祝文,确凿地证实了嘎仙洞是拓跋鲜卑先祖的旧墟石室

【呼伦贝尔】满洲里扎赉诺尔博物馆

拓跋鲜卑征战祭祀场景

博物馆的解说没有提及五胡乱华。这一时期,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是汉民族的一场灾难,几近亡国灭种。隋文帝杨坚统一并建立隋朝,方使中国结束了300年的动乱和分治

【呼伦贝尔】满洲里扎赉诺尔博物馆

呼伦湖生态湿地

【呼伦贝尔】满洲里扎赉诺尔博物馆

【呼伦贝尔】满洲里扎赉诺尔博物馆

【呼伦贝尔】满洲里扎赉诺尔博物馆

【呼伦贝尔】满洲里扎赉诺尔博物馆

【呼伦贝尔】满洲里扎赉诺尔博物馆

【呼伦贝尔】满洲里扎赉诺尔博物馆

【呼伦贝尔】满洲里扎赉诺尔博物馆

呼伦湖生态湿地厅重点展示了呼伦湖之形成、呼伦湖之美、呼伦湖之生命、呼伦湖与文化、呼伦湖之功效及呼伦湖之可持续利用。利用1012平方米的布展空间,展出大量的图片及本地区采集的动、植物、鱼类标本等实物。向观众介绍了呼伦湖自然生态知识,呼伦湖与古代草原民族的关系,呼伦湖与我们现实生活的关系等。

【呼伦贝尔】满洲里扎赉诺尔博物馆

煤矿坑道实景展示

【呼伦贝尔】满洲里扎赉诺尔博物馆

图片来自新浪博客南方侠《北方草原文明之源 扎赉诺尔》,非常感谢。文中不足之处,可参看:

链接如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1608a0102vzor.html

博物馆的煤炭厅分三层全面展现扎赉诺尔煤炭事业近百年的兴盛沧桑和艰苦历程。地上两层展现了煤炭科普、扎赉诺尔煤田地址变迁、煤炭开采历史、开采工艺等;地下一层是模拟矿井,实景展示矿井里在各个时期所使用的采煤工具及采煤机械,以及矿工生活用品等。扎赉诺尔煤田于1902年建矿,1999年改制为扎赉诺尔煤业有限公司,大型国有企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