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进山城】兴城古城囤顶民居掠影

(2015-08-20 14:44:55)
标签:

兴城古城囤顶民居

囤顶民居

兴城古城

兴城古城民居

房产

分类: 古迹遗址方志

【三进山城】兴城古城囤顶民居掠影

摄影撰文/ 瑞雪烹梅

【三进山城】兴城古城囤顶民居掠影

    1935年兴城囤顶民居
【三进山城】兴城古城囤顶民居掠影

典型的囤顶民居——周家住宅厢房来自《兴城--民居周宅》

笔者曾在1982年—1985年在新民师范学校读书。那时候,就对新民县城及周边的囤顶民居这一具有辽西特色的建筑样式非常感兴趣。毕业30年之际再回新民市,囤顶民居已经凤毛麟角了。2015年8月16日再到兴城,特意拍了一些兴城囤顶民居。

【三进山城】兴城古城囤顶民居掠影

兴城古城在历史上有着十分集中的囤顶民居建筑群,这也是兴城古城民居的一大特色。囤顶民居的屋顶略成弧形,前后稍低、中央稍高,房屋左右两侧的山墙高出屋顶,高出部分被砌成弧形。

【三进山城】兴城古城囤顶民居掠影

我国民居的房顶形式有囤顶、平顶、尖顶、卷棚顶、硬山顶、悬山顶等多种。囤顶民居排水效果比平顶民居好,还可以防御风沙,一般分布在北方,历史上在辽西比较集中。如今,像兴城这样在一个古城墙包围的区域内存在如此众多的囤顶民居,在全国当属独一无二。

【三进山城】兴城古城囤顶民居掠影

【三进山城】兴城古城囤顶民居掠影

【三进山城】兴城古城囤顶民居掠影

【三进山城】兴城古城囤顶民居掠影

【三进山城】兴城古城囤顶民居掠影

兴城古城东门外的一处囤顶民居。主人热情的请我进院,拍摄老人家亲手制作的盆景。

【三进山城】兴城古城囤顶民居掠影与其它民居格格不入的尖顶幼儿园。

【三进山城】兴城古城囤顶民居掠影

【三进山城】兴城古城囤顶民居掠影兴城老城的胡同,许多原来的囤顶民居改建成了北京平房或瓦房。

【三进山城】兴城古城囤顶民居掠影与兴城相邻的山海关老城1930年代的老照片,可见大量囤顶民居

兴城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文化产业链接

作者:胡飞  付瑶  2008年1月山西建筑第34卷第2期

【三进山城】兴城古城囤顶民居掠影

兴城古城南大街

 

兴城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东湾西岸。兴城古城位于兴城市中部,古城略呈正方形城郭,城的四面正中皆有城门,门外有半圆形瓮城。东南角建魁星楼一座。城内东、西、南、北大街呈十字形相交,古城的正中心,有一座雄伟壮观的钟鼓楼,兴城古城是我国现存城墙保护完整的古城之一。1988年国务院批准兴城城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12月兴城古城被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三进山城】兴城古城囤顶民居掠影

兴城古城北大街

 

1. 兴城古城特点及古城内民居现状

1.1 兴城古城特点

兴城古城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整体格局的完整,而不是独立的历史街区或单个文物建筑。由建筑类型的分析来看,古城街巷界面一般完整、连续,以线性的空间感受、反复出现的元素符号来显示自身的特征。

兴城古城还是有传统民居特色的,是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城市,且保留有表明城市发展的各个时期的历史建筑及近代建筑。古城内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其中全国霞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兴城城墙(包括城墙、城门楼四座、魁星楼、鼓楼);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祖氏石坊、文庙、城隍庙;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郜家住宅、周宅;且城内保存了成片的具有历史价值的民居院落。兴城古城因为其保存着优秀的历史文化遗存使其面临的保护与更新问题更为突出。

1.2 兴城古城内外民居及配套生活设施现状

民居现状。兴城古城占地面积为67.76万平方米,其中居住用地占到总用地面积的62.94%,反映了古城区以居住功能为主的特点。从民居屋顶的形式来看,兴城古城的屋顶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分别为平顶、囤顶及坡顶。坡顶建筑多分布在十字大街两侧以及一些公共建筑,在民居中也有零星分布。平顶和囤顶是兴城古城中民居建筑屋顶的主要形式,其中平顶建筑约占70%,圈顶建筑约占20%。通过研究发现,从解放到20世纪80年代的坡顶建筑多集中于公共建筑,80年代后的坡顶建筑多集中在十字大街两侧,为新建的商业建筑。囤顶建筑多建于解放至80年代,平顶建筑多集中于80年代后。古城内有的民居由于年代久远已经木朽墙危,多数居民因居住条件简陋,市政管网落后,上下水及取暖问题日渐严重,居民们渴求改善。而居民自己改造的大多不愿保留传统形式,将许多原来的囤顶民居改建成了北京平房或瓦房,使囤顶民居逐年减少。

古城内生活配套设施现状。古城内从居住环境上看,古城内部缺乏公共的较好的成片的绿地,没有供儿童老人的活动设施,也没有供人们休息的场地和空问,整个十字大街也只有交通的功能。公共服务设施中,商业设施占绝大多数。在调研中发现,兴城占城内的主要商业设施以对内服务型为主,服务对象是当地居民,对外型的商业设施由于当地旅游业还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只占了不大的比例。

古城外民居及生活环境现状。古城外囤顶老建筑基本淹没于各式各样的民房之中。四个瓮城城门是古城内外联系的唯一出口,所以在四个城门口处均有许多商贩及车辆随意停放,显得杂乱无章。使古城与整个城市的发展显得格格不入,老、破、旧、残随处可见。

2. 兴城古城内传统民居特点

2.1 自然及历史条件的影响

历史原因对兴城古城内传统民居的影响。兴城的民居规模都比较小,有一些较好的院落,大都是当时政府官员的府邸。在平面布局上采用中国北方传统的四合院或三合院形式,中轴对称,院落由正房、厢房和倒座围合,正房一般为五问或七间,厢房一般为三问,也有五间的。倒座一般为五间,居中为门户,要通过马车,也兼作车库,所以兴城民居的门洞比较宽大,门洞两侧为门房,原为下人的住所。

中国传统思想对兴城古城传统民居的影响。兴城的四合院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体现的是以“礼”为中心的思想,在建筑布局上,无论住宅的开问数、进深或是朝向,都体现强烈的长幼尊卑秩序。随着“礼”的正统影响的减弱,建筑的实用性、经济性得到加强,在民居建设中,人们在受社会传统约束的同时,更多考虑气候、材料、自己的经济能力的因素。

特定的生活习惯与性格特征对兴城古城传统民居的影响。兴城传统民居院落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辽宁西部民居的特点,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与性格特点。兴城传统民居的门洞尤其大,这是由它的功能决定的。兴城传统民居院落形态比较简单,一般为一进,这与当时兴城城市性质和居住人口形态有关。

北方气候对兴城古城传统民居的影响。古城传统民居具有许多北方民居的共同特点,如占地面积大,建筑组合疏离,院落空间敞朗,多呈纵向延伸,这对于北方平原地区冬季增加纳阳甚为有利。由于地处北方,兴城传统民居对采暖采光的要求很高,因此院落比较宽大,使得住宅互不遮挡阳光。院落的居住空间也有利于避风,且保证私密性。住宅南向开有大面积的窗户以采光,一般采用木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住宅的墙壁也很厚,起保温隔热的作用。建筑大量使用囤顶和平顶,一方面可以减少北方风沙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得以晾晒粮食,而且当地年降水量少,对屋顶的排水要求比较低。

2.2 古城民居囤项的构造和特性

兴城古城在历史上有着十分集中的囤顶民居建筑群,这是兴城古城民居的一大特色。囤顶民居的屋顶略成弧形,前后稍低、中央稍高,房屋左右两侧的山墙高出屋顶,高出部分被砌成弧形。

我国民居的房顶形式有囤顶、平顶、尖顶、卷棚顶、硬山顶、悬山顶等多种。囤顶民居排水效果比平顶民居好,还可以防御风沙,一般分布在北方,历史上在辽西比较集中。如今,象兴城这样在一个古城墙包围的区域内存在如此众多的囤顶民居,在全国当属独一无二。囤顶民居从外观上看屋顶的曲度约为10%,一般站在囤顶的正前方是很难察觉它的弯曲,近似平屋顶。只有站在高处或是侧面观察才能看到它微微的弯曲,整体呈灰黑色。两边的山墙大约高出屋顶400毫米。囤顶围护层构造:最下端是连槛,其下铺编成人字形图案的苇帘(即苇芭)。防腐层的材料是海皮革,它和苇帘都是兴城海边常见的植物。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节省了能源。保温层的做法是黄土和(huo)上垃圾(注:应该为河淤土),由此可见这种屋顶有着材料廉价,环保,自然还原性强,耗能小的优势。但却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它的框檩外露,经不起风吹日晒,容易被腐蚀。

3. 旧城区及传统民居的保护

3.1 国家投入专项资金对兴城古城进行保护维修

1988年1月,国务院批准兴城城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派古建筑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实地勘测,制定了维修规划,决定分期拨款180余万元进行全面维修。国家文物局分别于1997年和2001年拨款50万元和70万元对春和门瓮城和威远门瓮城进行了维修。2002年,兴城市政府对古城进行全面保护开发。

3.2 国际组织对古城进行保护

由欧盟“亚洲城市计划”提供资金援助辽宁兴城古城开发项目于2004年4月—8月展开。兴城成为我国第一个受该项目援助的城市。欧盟投资20万元对占城内的始建于1934年的周宅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

3.3 当地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对兴城古城及古城内传统民居进行保护

2004年政府下发《葫芦岛市兴城古城保护暂行办法》,建立了兴城古城保护办公室,并请同济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威斯玛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为古城内民居做测量与保护性规划。在专家指导下,古城保护、开发双管齐举,兴城要在现代都市留存“再造”这座明代古城。

4. 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

2004年开始兴城城墙的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2006年9月国家文物局对全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146个项目进行了筛选,暂时选出了33个“申遗”预备项目,兴城古城位列其中。国家文物局打算让兴城古城墙与西安、南京、江西赣江、湖北荆州四地的古城墙“打包申遗”。在古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应该注意保护周边环境,如果离开了特定环境,那古城墙也就失去了整体的风貌。保护成片的传统民居建筑群体,保存的是某个历史阶段的生活区域格局,它显示着城市发展过程的历史信息,最能反映城市的特色风貌,因为古城内有各式的生活,民居才能作为具有生命力的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来说,拥有足以反映名城特色的传统民居是很重要的。平遥古城在申遗成功后的第一年门票收入由18万元猛增到400万元,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是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的。借鉴世界各国申报历史文化遗产的先进经验,加大宣传力度,与国际国内新闻媒体加强联系,加强与专家的合作。举办“古城节”及“海会”等文化活动,吸引国内外游客。兴城古城是著名的影视外景地,电影《三进山城》《大决战》《吉鸿吕》《平原游击队》《济南战役》《皇亲国戚》《吕四娘》《野火春风斗古城》《武士》等数十部影片和电视剧都是在兴城古城拍摄的,这些拍摄地也成为文化旅游观光的另一景观。人们都说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每个时代都在城市中留下自己的痕迹。那么从古城的申遗到古城传统民居的保护、从文化历史名城到文化产业的新兴,古城特有的文化底蕴给城市带来的不仅仅是痕迹,更重要的是给城市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