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遗址】奉天浪速高等女子学校

(2014-11-26 21:21:02)
标签:

奉天高等女子学校

浪速高等女子学校

私立济民女子学校

沈阳二十中学

分类: 古迹遗址方志

【教育遗址】奉天浪速高等女子学校

编撰/ 瑞雪烹梅

【教育遗址】奉天浪速高等女子学校

奉天浪速高等女子学校旧址,位于和平区北五马路41号。由日本人创办于1921年。因临中山路(伪满时称“浪速通”)而得名。由满铁建筑课设计,3层砖石结构。至1946年为私立济民女子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北人民政府卫生部、辽宁省计划委员会曾先后设于此。1955年成为沈阳市第四十中学,次年改名为沈阳市第二十中学。建校初为两级中学,1984年改为独立高中。

【教育遗址】奉天浪速高等女子学校
【教育遗址】奉天浪速高等女子学校

【教育遗址】奉天浪速高等女子学校

【教育遗址】奉天浪速高等女子学校
【教育遗址】奉天浪速高等女子学校

【教育遗址】奉天浪速高等女子学校

二十年代浪速女高和同泽女中女子排球的比赛照片,这应该是沈阳最早的女子国际体育比赛的照片了
(因为这张图的尺寸小,开始没有放入。经 @柳塘寒士提醒此片的重要,故收入)

奉天浪速高等女子学校(今20中学)旧址:老建筑见证日本侵华历史

沈阳日报:http://epaper.syd.com.cn/syrb/html/2012-07/05/content_823218.htm

记者 陈凤军

【教育遗址】奉天浪速高等女子学校

1921年,一处日式校舍悄然在沈阳建成,同时“奉天高等女子学校”的牌子悬挂在校门口。该建筑占地30450平方米,建筑面积11913平方米,坐北朝南,地下三层,砖混结构,正中开门,有阶梯,上有四根承重柱,屋顶为灰瓦,墙面粉刷红色漆料,整体看起来楼房显得陈旧。它就是今天位于和平区北五马路41号的第二十中学所在处。

【教育遗址】奉天浪速高等女子学校

据了解,这所女子学校是日本人所建,初名“奉天高等女子学校”,始建于1921年,1923年竣工。1935年更名为“奉天浪速高等女子学校”。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奉天浪速高等女子学校撤销,此时主楼因遭火灾,内部受到破坏。1946年,改为私立济民女子学校,1950年东北人民政府卫生部迁入,1952年底至1954年,大楼为辽宁省的几家单位同时使用。1955年成为沈阳市第四十中学,次年改名为第二十中学。现在所能看到的教学楼,已是经过多次维修后的样子,不过内部保存尚且完好。今天,在主教学楼上仍可见“1921”的字样。

记者在一张上世纪20年代的老地图看到,在该校的东侧有一处“清水牧场”,但不知是饲养场,还是种植园。

可以说,女子学校见证了日本武力侵略、文化侵略沈阳的全过程。1905年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开始向我国东北地区侵入。1910年10月1日,“满铁”筹建的“奉天驿”即奉天火车站建成,以火车站为中心按日本风格修建放射线状的街道,包括“昭德大街”(中山路)、“沈阳大街”(中华路)和“南斜街”(民主路)。1919年中山路被改名为“浪速通”。“浪速”是日本大阪的旧名,“浪花”的意思,而“奉天高等女子学校”挨着路边,所以在“九一八”事变以后的第四年改名叫“奉天浪速高等女子学校”。当年,日军占领沈阳后,将沈阳站向外发散的马路都改成了日本名,并开始修建各种建筑。一些老建筑主要是1923年到1938年建设的,由此可见日本人的侵略野心。

【教育遗址】奉天浪速高等女子学校    文革时期的沈阳市第二十中学
【教育遗址】奉天浪速高等女子学校
【教育遗址】奉天浪速高等女子学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