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懿路城懿路村懿路石塔挹清书院文化 |
分类: 地名民族民俗 |
懿路城:古城旧屋时光百年
华商晨报原题:探访沈阳一座古城遗址古城旧屋时光百年
懿路与依路
直到如今,懿路都还是一个地名。
沿沈铁路一直向北,过了怪坡风景区,渐渐地就距离铁岭越来越近了。两座城市的交会处,是一条小河,过了河上的懿路桥,我们本次寻访的目的地懿路村就在那条河边。
其实,懿路村是一座跨越沈阳和铁岭的村落,从沈阳方向来这里,是位于沈北新区清水台镇北,如果从铁岭方向到这里,则是位于新台子镇南部。这个区域的代指从一座古城不断扩大,后来成了两个市辖的地方,于是沈阳那边改懿路为依路,以示区别。
车尚在路上,依路这个名字率先从路边的店铺里脱颖而出,于是我们一阵欢呼,那古老的城池似乎终于不再遥不可及了。
过了懿路桥,我们到了铁岭境内,也彻底到了原来懿路的核心地带,路边的地势呈上升,一座小山坡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古时候的懿路,就建在这座小山坡的脚下。
懿路不算很大,但在历史上却是一个重要城堡,一些史料上记载了懿路古城的变迁。冯瑷《开原图说》载,“懿路城本古挹娄地”。挹娄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如果真是如此,最早定居于此的人们,距今大概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后来岁月变迁,居民也不断改变,到辽金时期这里设州立县,明代算发展到了一个小高峰,城池加固,市场繁荣,成了当时一个比较重要的地方,名字也在不断地改变中渐渐定下了“懿路”二字,至于来历,一说是古名谐音而成。到清代,这里是铁岭与盛京之间的重要驿站,名叫懿路站,倒也成了名副其实的“驿路”。
古城旧屋
如今的懿路村,实在难以看出曾经是一座那么辉煌的古城,没有城墙,没有城门,地地道道的一座村落。不过,走进村里,其中的玄机细心人还是可以分辨出来的。
“你看,很多人家的院墙都是这种大块的石头,这些石头原本应该都是城墙上的,后来城墙损毁,石头也就纷纷成了自己院墙的材料了。”同行的一位文保爱好者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在村中主要的街道两侧,几乎每一家院门两侧都能找到大块的条石,有的可以看出来是碾子等物件,有的则是雕刻有细致花纹的石头,甚至文保爱好者们在一家的院门口还找到了一块残破的雕有类似古代动物图案的石头。古人有以石头镇宅的习俗,这在很多地方仍有保留,但是这种经过加工的古老条石随处可见的,还是依稀可以推测这里古老文明的存在。
据村里的老人们讲,在我们发现这些老物件最多的那条街,曾经是村里的“中街”,百年之前两侧店铺林立,热闹非凡,以至于“临街的房子都不是南北向的,而是门脸朝向街的东西向房子,传说薛仁贵征东就从这条街出发”。
如今我们在这条街上,只找到了一间东西向的房子,也是村里人所说的整座懿路村里最古老的一间房子,青砖瓦房,不过一角稍微残破。村里人说,那里曾是关帝庙的偏殿,现在被改成了住宅,房子的主人是一个老奶奶,如今住到附近的儿女家了,但每年夏天,老人家还会回来住上一段时间。村里人都相信,这座房子至少存在了一百余年,“我爸爸说他小时候就有这房子”。
此外,在懿路村的一角,文保爱好者们还找到了一间古老的小教堂,据称也有近百年的时光了,村里人正在对其进行维修,刷上去的涂料如新的一般。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这个村落而言太陌生了,修筑的工人很有信心地说:他们选择的是最好的涂料,可以保持十年颜色不变的。
城北古塔
现在古城的城墙已经彻底消失了,城北墙的位置变成了一条马路,据说其他三面城址还能看出与护城河之间的土坡。
关于懿路的战事,《铁岭县志》曾有记载,大致在万历年间,明朝廷派李如柏镇守辽东,这个人正是上期地理中与北镇纠结了一生的李成梁的儿子。书中记载,“萨尔浒之役,辽东经略杨镐四路出师,如柏防懿路,措施疏忽……遂弃铁岭。”从这件事中可以推断,懿路城有重要的军事地位,同时,李如柏因疏忽而失守,懿路城的残兵败将被后金收降。
其实,懿路地处交通要道,又是古城,所以明代对这座城进行了加固与扩大,有城墙和城门,懿路也是明代城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城池,地理位置非同小可。据记载,明末这里驻重兵把守,军需粮草、交通、邮递、城防设备齐全。城中有了关帝庙、龙王庙、观音庙、圣母庙、永安寺等各种建筑,并且城内有一个著名的书院——挹清书院,据说是辽东当时仅有的七座书院之一,甚至比铁岭城里的银冈书院还要早,堪称是辽北最早的书院。只可惜这些建筑清代时差不多摧残殆尽,剩下的仅仅是石头部件罢了。
从村中向北,爬山上坡,一座寺庙正在修建中,寺后还有一座残留的石塔。跟大多数古塔相比,这座石塔显得异常简单,石头堆砌而成,上有一些模糊的佛像。历代不断修缮,让这座石塔仿佛成了时代的断层,既有明代的部分,也有清代加固修缮的底座,还有现代人重新加固的塔顶。不过,因为其中有明代的字样,这座塔还是成了如今所剩无几的懿路城能够找到的惟一完整的凭证了。
从明代开始,懿路已经开始繁荣,到了清朝,懿路城便是从京师到吉林驿道上的重要驿站。岁月蹉跎,改变了懿路的模样,但它仍旧是个重要的村落,仍旧守在重要的交通干道之侧,诉说着自己的悠悠往事。
懿路城,明代时有许多文化建筑,庙宇很多,如关帝庙、龙王庙、观音庙、圣母庙、永安寺……特别是城内筑有一著名书院——挹清书院,它是辽东当时仅有的七座书院之一,为“嘉靖辛丑兵备黄云建”(《全辽志》)。嘉靖辛丑是公元1541年,这所书院要比铁岭城里的银冈书院早建134年,堪称是辽北最早的书院了。可惜这些建筑清代时差不多摧残殆尽。诗人魏子亨目睹其景,曾感慨地吟道:
一带冈陵北郭横,
神稠独在石楼倾。
残碑细认前朝字,
遗老犹云古地名。
墙外云山余落照,
宫中烟火见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