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河古城】沈北蒲河镇与蒲河大集

标签:
蒲河城穿梭百年光景蒲河大集旅游杂谈 |
分类: 古迹遗址方志 |
【蒲河古城】蒲河城蒲河大集
摄影/ 瑞雪烹梅
2012年6月8日,去蒲河大集。以前都是去棋盘山路过,这次可是专程逛大集。原计划再去看看蒲河老街,但在大集里逛的时间长了,没有去成。在返回的公交车上,看到老街上还有部分青砖青瓦的房舍,很值得看看和保留。稍加修缮和改造,老街也会成为一处原汁原味的景点,比修建关东影视城那样的假古董可强多了。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七关于蒲河所的记载:
○蒲河所,在卫北四十里,洪武二十一年,置蒲河千户所,属沈阳中卫,城周不及一里。三岔儿堡卫东南七十里。《志》云:堡在懿路所东,其东有张家楼近堡。又有黄泥洼,贼径也。又东南有二道关,又东有三道关,山路崎岖,旧属海西,今为建州境内。万历中,大帅马林由三岔出塞,败绩于二道关。《舆程记》:出铁岭路至三岔儿,又十里至仙石洞,十里至八湾,八十里由诈合寨大路抄至康家寨,八十里至大寨,又十里即建州老寨矣。此一路皆平川疏木,惟康家寨二十里有夹川平佃大树,五十里中有夹沟谷,为必防之处。
以下蒲河镇五幅图来自:http://blog.zol.com.cn/1640/article_1639659.html
这座房子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原来是当地的地主“康百万”的豪宅,解放后分给了老百姓居住,后面还有几亩地的花园子,也被分给老百姓作为菜地。
蒲河学校旁边的102国道蒲河桥
棋盘山脚下的蒲河大集是沈阳周边为数不多的大型传统农贸集市,每逢阳历日期尾数二、五、八开集。每每都是从早晨六七点钟开始一直到正午时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潮才会散去。已经没有人能说得清楚蒲河大集开始于何时。蒲河大集以前是沈阳一带最著名的骡马市场(马市),当然,现在马市的作用萎缩了。如果来的季节对头,马市的景象还是可以看到。时下,屠宰活驴、活羊卖肉的生意倒是兴旺。
来源:http://niufen.blog.163.com/blog/static/17439530720092177456822/
2009年3月的蒲河大集马市一角
住在城里的人,每天穿梭在喧闹的街市之间,淡淡忘却了市集的光景,也许很少有人能够体会到农村集市的热闹与淳朴。集,赶的不只是热闹。在体味农乡的乐趣之余,我们依然能感受到集市所承载的百年文化。
蒲河城距沈阳市区不远。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蒲河城遗址进行文物勘探和发掘时,出土了青铜时代的夹砂陶鬲足等,说明在3500年前左右蒲河就有人类定居了。
根据考古专家的考证,1000多年前,这里是完整的蒲河古城,因在蒲河附近而得名。虽年代久远,但古城遗址尚存。早在明代,蒲河就已成为驻扎军队、屯积军粮和武器的重要军事营垒。1437年(明朝正统二年)蒲河开始设千户所,隶属沈阳中卫,1439年修筑城堡。城堡规模:周围725丈4尺,池深1丈,阔2丈,有南北城门。城东南设有教军场,有官军745人,军马988匹。沿边设有墩台15座,有瞭守官司员76人。
根据《辽东志》记载:明正统二年“于城北四十里设蒲河中、左千户所,俱属卫”。其军事机构称作“蒲河备御都司”在辽东军事职官:总兵、副总兵、参将、备御各阶级。其中总兵与副总兵都驻在辽阳城,蒲河的备御就是三级城。下设三个机构:蒲河仓、备御仓、军器局。
治所东设御都司,西有备御公署,治所内筑军器局所仓、预备仓等储备库。1534年,御史常时平在城内建蒲阳书院,是蒲河两岸学子读书和名师讲学的场所。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在此曾与明军展开角逐。1620年8月21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率军直抵蒲河城。明军将领韩原善率兵两千镇守蒲河,蒲河失陷,败退过程中,遇辽东经略熊廷弼率兵一万前来增援,合兵大败后金军,夺回了蒲河城。根据《满族大辞典》蒲河城条:“明曾设蒲河中左卫千户所,天命六年(1621年)后金抚降该城。清入关后,隶盛京副都统镶白旗屯界。”
此城堡当时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比较兴盛,堪称辽东十八城之一。历史上有记载的蒲河城建城的准确时间是明代正统年间,在辽代土城的基础上修建了砖城,同时修建的还有石佛辽城和依路辽城。蒲河城在清中期进行了改筑,加宽城墙一米,并建了钟鼓楼,在解放初期还留有一座钟楼。
以下六幅照片为新浪博友 @柳塘寒士 所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