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戴河小学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施方案

(2010-03-14 07:17:07)
标签:

中华传统美德

教育实施方案

传统美德教育

教育

分类: 国学诗词笔记

南戴河小学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施方案

南戴河小学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要求,根据《秦皇岛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施意见》(秦教[2009]38号),我校决定全面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

一、 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和《中小学德育大纲》为中心,通过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将学校德育工作虚功实做;通过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创新学校文化,构建适宜学生成长的和谐校园;根据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规律,高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口号变成行动,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通过实践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行为得以内化,逐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让儿童在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直面经典,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使其受益终身。

二、 活动目标:

1、 总目标:

结合时代特征和学校实际,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积极倡导亲子共读,提高个人修养,提升家校文化品位为具体目标,在我校一至六年级学生中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

2、 学生发展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兴趣和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水平。

2、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学艺术鉴赏水平,陶冶高雅情操,读书明理。

3、开发儿童的智力潜能,培养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

4、通过天天诵读,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回、勇于进取的坚强意志和心理品格。

5、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热爱祖国、孝亲敬长、团结友爱、文明礼貌、遵守纪律、好好学习、勤劳节俭、遵守公德、诚实勇敢、热爱生命。

6、通过学生,感染家长,带动全社会兴起学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风尚。

三、活动主题

传承文明,快乐成长

四、组织机构

1、成立领导工作小组

2、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组长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亲自管,亲自督,亲自评,深入参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全过程。要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作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师要以身示范,为人师表。

(2)构思并制订传统美德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3)制订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评价。

(4)组织教师理论学习,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5)做好传统美德教育的经验推广和应用。

五、 实施原则:

1、 人本性原则

根据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规律,让儿童在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直面经典,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高处着眼,小处着手。

2、 整体性原则

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因素及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

3、 发展性原则

通过实践体验,把口号变成行动,情感得以升华,行为得以内化,逐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使其受益终身。

4、时代性原则

为了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在活动中应尽量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未成年人,赋予传统美德以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

六、实施步骤和安排

(一)班级常规活动安排

1、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时间:每天早晨7:40—8:00,中午1:30-1:50各20分钟时间积极组织开展诵读活动。

形式:首先教师带读、优生领读、单个诵读、对诵、小组诵读、集体诵读、吟诵表演、自由诵读、也可以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抑扬顿挫,生动活泼,轻松愉悦。还可以开展接龙赛、擂台赛等形式的诵读比赛,充分调动学生的诵读积极性。

在规定诵读时间内,学生能自然张口成诵最好,不要求学生会背,不过细讲解。定期更换篇目,不要执著于让学生全部背过,更不要强求学生背诵程度上的步调一致,要进度,不要程度。

我校按照全县统一诵读进度与篇目开展诵读活动:

(1)小学一年级

第一学期:

学期开学1—8周,诵读《三字经》;9—16周,诵读《弟子规》。本学期剩余其它时间,用于复习已诵读过的所有篇目,强化记忆。

第二学期:

学期开学1—8周,诵读《千字文》;9—12周,《百家姓》;13--16周,诵读《治家格言》。本学期剩余其它时间,用于复习已诵读过的所有篇目,强化记忆。

(2)小学二年级

第一学期:

学期开学1—8周,诵读《笠翁对韵》上;9—16周,诵读《笠翁对韵》下。本学期剩余其它时间,用于复习已诵读过的所有篇目,强化记忆。

第二学期:

学期开学1—8周,诵读《幼学琼林》;9—16周,诵读《增广贤文》。本学期剩余其它时间,用于复习已诵读过的所有篇目,强化记忆。

(3)小学三年级

第一学期:

学期开学1—8周,诵读《大学》;9—16周,诵读《中庸》。本学期剩余其它时间,用于复习已诵读过的所有篇目,强化记忆。

第二学期:

学期开学1—8周,诵读《论语》;9—16周,诵读《孟子》。本学期剩余其它时间,用于复习已诵读过的所有篇目,强化记忆。

(4)小学四年级

第一学期:

学期开学1—10周,诵读《诗经》部分篇目;11—16周,诵读《易经》部分内容。本学期剩余其它时间,用于复习已诵读过的所有篇目,强化记忆。

第二学期:

学期开学1—8周,诵读《礼记》;9—16周,诵读《孝经》。本学期剩余其它时间,用于复习已诵读过的所有篇目,强化记忆。

(5)小学五年级

第一学期:

学期开学1—16周,诵读《老子》。本学期剩余其它时间,用于复习已诵读过的所有篇目,强化记忆。

第二学期:

学期开学1—16周,诵读《孙子》。本学期剩余其它时间,用于复习已诵读过的所有篇目,强化记忆。

(6)小学六年级

第一学期:

学期开学1—16周,诵读《荀子》。本学期剩余其它时间,用于复习已诵读过的所有篇目,强化记忆。

第二学期:

学期开学1—16周,诵读《墨子》。本学期剩余其它时间,用于复习已诵读过的所有篇目,强化记忆。

利用每个班级的后黑板报上设置“中华经典”小专栏,书写经典诵读的相关作品,同时根据班级诵读进度进行更换,为学生创设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二)学校系列工作安排

1、每天中午1:20——1:30,校园广播专设“经典欣赏”栏目,每天安排2名不同班级的“诵读小明星”诵读全县学生统一诵读篇目,播发反映传统美德内容的稿件,让校园充满传统美德气息。

2、课间活动时间,号召年轻教师带领全校学生做跳皮筋、打大绳、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游戏,把已经能熟读成诵的中华经典作为歌谣,边玩边唱,寓教于乐。既强化了诵读,又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团结友爱”、“遵守规则”等方面的传统美德。

3、利用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加强宣传中华传统美德。选“美德小标兵”作为升旗手,把传统美德列入国旗下讲话的宣讲内容。

4、学校楼道文化设“传统美德文化展牌”,营造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良好氛围。

5、提倡亲子共读。利用亲切温馨的传单与家长取得联系,向家长宣传经典诵读的意义和好处,努力得到家长的支持,开展“家庭经典时刻”,号召家长在孩子入睡前拿出15分钟,和孩子一起诵读经典。同时发动学生在每天的“家庭经典时刻”之后向父母说一句体贴性的话。

6、2009年儿童节,以班为单位举行全校经典诵读汇报。

7、2009年暑假,开展“在家尽孝心,在外献爱心”为主题的假期传统美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珍惜、学会感恩。

8、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上级组织的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南戴河小学

2009.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