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故事前序

标签: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故事国学教育传统美德教育 |
分类: 国学诗词笔记 |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故事前序
启迪心灵的钥匙
中国五千年来的传统教育总纲
五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学之序有五: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所以穷理也
修身处事接物:修身 笃行 处事 接物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诚实)(礼敬)(不瞋)(不贪)(不痴)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以道义为原则、为依据。不为私利,不图己功。
只问是否合乎道义,不问是否利己,亦不求有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前言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能维系几千年而未被世界淘汰,无疑是其传统文化教育产生的巨大的力量,古人早在《礼记•学记》中就有精辟的见解:“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中国从远祖开始对教育可以说是无比的重视,都把教育放在首位,从幼儿出生开始,童蒙养正就是《弟子规》的学习。最重要的是教导人们如何做人、规范日常行为、怎样待人处事,懂得伦理道德,孝亲尊师,培养本有的纯善的心灵和行为,继而学习各种的知识技能,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宇宙观,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从而达到教育化人的目的,因此德行乃是我们教育的真正大根大本。
在今天二十一世纪科学文明发展的年代,人们都倡导社会安定、人人平等、团结友爱、和谐发展、世界和平。因此弘扬中华圣贤文化,落实加强伦理道德的教育在现前更是必需的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现正大力提倡青少年及全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广泛开展儒家教育及儿童读经班等。古圣先贤留下这无比珍贵的文化宝藏,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应当肩负起责任和使命,把它继续和发扬光大。由此学风带动,我们特将“八德故事”、“《弟子规》易解及故事”汇编成这部《启迪心灵的钥匙》一书,此书故事总数为 388篇,计 29万字。
“八德故事”是一九三0年蔡振绅先生编集的《德育课本》中的故事。蔡先生希望在孩童心灵最纯洁的时候,使孩子们得到最好的教育。这种教育就是中国五千年来绵延不断的德教。蔡先生回忆自己的童年时,从四岁开始他的父亲蔡丕著每天晚上给他讲一则“八德故事”,并教他读《孝经》等。一年之中,只有元旦和除夕这两天停讲。父亲这样娓娓讲述古圣先贤的故事多年,这些故事一直扎根在他的心里,奠定了他深厚的德行基础。蔡先生的父亲晚年才得到两个儿子,为亲自教子读书,不惜辞去官职,告老还乡。蔡先生感念父亲的教育,每当他看到孝、悌故事时就非常感动,进而希望把中国传统的美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即“八德”故事汇编成册。这些故事可歌可泣,发人深省,催人泪下,读后令人难以忘怀。这些故事都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给予我们最好的传统美德教育,理应把它传承后世,为后世子民留下永恒的宝藏。重现华夏万代光芒,永垂不朽。
最后,希望本书能让全世界的人们去阅读和学习,面向全世界来推广弘扬,从这些感人至深的德育故事中,得到感悟和启发,从迷失当中唤醒过来。人人都“学习弟子规,落实弟子规,做好人,说好话,行好事,存好心”,至德之教,能遍至神州大地,净化人心,祥和社会,造福人类。我们真诚祈盼各位志士同仁共同来参与和大力支持,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推广,像和熙的阳光,春天的雨露,带给人们幸福美满,迈向健康光明的人生大道。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