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课题申请评审书
(2008-08-17 07:21:25)
标签:
教育教育科研 |
分类: 科研教研文集 |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
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课题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验
课题申请 · 评审书
课
课
课 题 负 责 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
填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总课题组
一、
课题名称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
|||||||||||||||
负责人姓名 |
侯英 |
性别 |
女 |
民族 |
汉 |
出生年月 |
1958-5 |
|||||||||
行政职务 |
副校长 |
专业职务 |
小学高级 |
|||||||||||||
学历(或同等学历) |
大专 |
联系电话 |
办:89863270 |
宅:81316606 |
||||||||||||
工作单位 |
沈阳市新城子区新城子乡中心小学 |
邮政编码:110121 |
||||||||||||||
通讯地址 |
沈阳市新城子区新城子乡五五村中心小学 |
|||||||||||||||
主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研究专长 |
学历 |
工作单位 |
||||||||||
陈鑫 |
男 |
1967.11 |
科研管理 |
双专 |
乡中心小学 |
|||||||||||
李丽 |
女 |
1979.10 |
德育管理 |
大专 |
乡中心小学 |
|||||||||||
王艳霞 |
女 |
1965.6 |
德育管理 |
大专 |
乡中心小学 |
|||||||||||
王海波 |
女 |
1973.8 |
德育管理 |
大专 |
乡中心小学 |
|||||||||||
张妍 |
女 |
1978.7 |
心理健康 |
大专 |
乡中心小学 |
|||||||||||
王晓萍 |
女 |
1978.11 |
心理健康 |
大专 |
乡中心小学 |
|||||||||||
李冬菊 |
女 |
1976.5 |
心理健康 |
大专 |
乡中心小学 |
|||||||||||
王玲 |
女 |
1978.6 |
心理健康 |
大专 |
乡中心小学 |
|||||||||||
刘胜利 |
女 |
1966.7 |
心理健康 |
大专 |
乡中心小学 |
|||||||||||
王东育 |
女 |
1976.7 |
心理健康 |
大专 |
乡中心小学 |
|||||||||||
李红霞 |
女 |
1974.11 |
心理健康 |
大专 |
乡中心小学 |
|||||||||||
孙凤芝 |
女 |
1967.10 |
心理健康 |
大专 |
乡中心小学 |
|||||||||||
杨春艳 |
女 |
1972.11 |
心理健康 |
大专 |
乡中心小学 |
|||||||||||
马景辉 |
女 |
1968.9 |
心理健康 |
大专 |
乡中心小学 |
|||||||||||
张丽杰 |
女 |
1972.2 |
心理健康 |
大专 |
乡中心小学 |
|||||||||||
预期成果形式 |
B |
C |
A专著B论文C报告D软件E其它 |
|||||||||||||
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期取得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成 果 名 称 |
作 者 |
成 果 形 式 |
发表刊物 或出版单位 |
发 表 或 出版时间 |
教学中师生关系协调的原则与方法 |
陈 |
论文 |
当代中国 教育研究 |
2000.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课题论证
1、对研究课题的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现代化学校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这是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国家振兴的教育需要。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即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附加部分,因而应该融汇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学校教育的内容,体现在课程体系之中,心理健康教育也应根据课程体系来构建自身的体系。我们将这个体系分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咨询、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五大板块来完成。 在北美、欧洲和日本,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追求的重要目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的正式任务。针对各国自身民族的心理开展的研究已相当普及。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随着心理学的日益繁荣和现代社会因素下学生、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人们也逐步认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各地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展的方兴未艾,我区也大面积铺开,列入到我区“九五”和“十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之中。 我校开展的实验是发展性研究,目的是探索在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做到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
2.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及所在单位所能提供的经费保障。 |
|
四、预期研究成果
主要阶段性成果 |
序号 |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
阶段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承担人 |
1 2 3 |
准备阶段 2004.3—4 实施阶段 2004.5-2005.4 总结阶段 2004.10-2005.3 |
实验方案、开题报告 论文、案例、个案 实验报告 |
报告 论文 报告 |
陈鑫 全体成员 侯英 |
|
最终研究成果 |
序号 |
完成时间 |
最终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承担人 |
1 2 |
2005.4—5 2005.4--5 |
实验报告 论文、案例、教案等 |
报告 |
侯英 课题组 成员 |
五、申请人所在单位推荐意见
课题申报材料是否属实;单位是否能够为该课题的完成提供条件;其它意见。
|
六、实验区课题组审查意见
课题申报材料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同意报送专家组评审;其它意见
|
专家组意见: |
|
课题的意义 |
1.重要 |
课题的内容 |
1.充实 |
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1.清晰可行 2.尚可 |
课题组的研究基础 |
1.雄厚 |
课题的可推广性 |
1.很强 |
|
|
总课题组审批意见:
|
课题鉴定意见
|
所在实验区意见 |
|
总课题组审批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