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美难具,二难不并——《小团圆》也不团圆

(2009-08-17 23:24:41)
标签:

张爱玲

小团圆

文化

记得小时候读过一篇所谓最短的科幻小说——“世界上最后一个地球人正独坐在家里,突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很可怕的记忆。傍晚读完《小团圆》,恍惚中满目苍夷,突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最后的地球人。心里一紧,赶紧拉开窗帘,甚至于跑到菜场兜几个菜回来,好歹感受一点人气。

就像《小团圆》首尾两段相同的话——“大考的早晨,那惨淡的心情大概只有军队作战前的黎明可以比拟,像《斯巴达克斯》里奴隶起义的叛军在晨雾中遥望罗马大军摆阵,所有的战争片中最恐怖的一幕,因为完全是等待。”我觉得,这段话是蘸着张爱一生的血来写的,写完了,她所等待的东西也就不远了——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敲门声。

 

关于这本书,千头万绪的,简直不知道如何说起。套句俗话:这是张爱最好的书,也是她最坏的书。以我的看法,这是本在艺术上失败的小说,或者压根就不能算作小说。白先勇说得比较含蓄,说“《小团圆》的价值更多体现在资料性上”,其实就是说不能把它当小说读,应该当自传看,相当于宣判《小团圆》艺术上的失败。

说它最好。因为这是张爱的一生,的的确确的一生,活生生的一生。不是你脑子里那个理想化的,不是文学神殿里供着的死灵牌,不是广寒宫里整了容的嫦娥。如果爱张爱,当然要爱《小团圆》。

甚至说《小团圆》最好,因为张爱撕破了套在她身上的花环。要知道,她是一个多么自爱的人(说爱自己更恰当些)。但她的勇气和大胆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她用这本书,残忍甚至恶毒地戳破了这个世界的谎言。光这一点,就让我辈五体投地。以前我服这个女人的才华,现在,我服这个女人。

 

关于艺术上的成败,34年前的第一个读者(或者算上他老婆,他只能排第二个读者)宋淇就直截了当说过,“第一二章太乱”。我相信只要不是故弄玄虚或心怀叵测的评论家,大概都是要乱的。怎么能不乱呢,我足足花了三四个晚上,才弄清楚第一二章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人物到底谁是谁。然后第二天醒来又基本忘光重头读起。

只有当邵之雍出场,桃花源才打开,一切顿时豁然开朗——三十年前的月亮还是三十年前的月亮。那熟悉的震撼感,恍如年少时第一次读到《倾城之恋》“轰天阵地一声响,整个世界都黑了下来,像一个硕大无朋的箱子,啪的关上了盖。数不清的罗愁绮恨,全关在里面了……”熟悉的张爱,终究于我们亲的张爱,又回来了。

毛尖也这么说——“邵之雍出场,一下清空了前头乱哄哄出场的几十个人物,读者心头一松,这才是张爱玲能驾驭的小说关系,所有能发生的关系才能发生。”

 

【张胡恋】今生今世不团圆
邵之雍第一眼读到九莉的文章,就打定主意去找她,说,“就算这文章是男人写的,也要去找他,所有能发生的关系都要发生”。
所以,这是他们的故事这是他们的命,逃不掉的。
不管我们是不是张迷,不管我们是张迷中的挺胡派还是倒胡派。当读到邵之雍出场时,空气顿时暧昧迷离,不由得合上书叹一声,“唉,她还是爱他的。”
想当年张胡决裂,张爱在美国读到《今生今世》后给朋友写信说什么我是不说话,一说话“势必出恶声”,一副恨得牙痒痒的样子。
《小团圆》里不出恶声。所以毛尖第一个松了口气,说“张爱玲最好的地方是,她用最好的关系定义了他们的关系,《小团圆》至终不出恶声,非常了不起。”
我小人之心,看看也不尽然。
连杀了胡的心都有了:“厨房里有一把斩肉的板刀,太沉重了。还有把切西瓜的长刀,比较伏手。对準了那狭窄的金色背脊一刀。他现在是法外之人了,拖下楼梯往街上一丢。看秀男有什麼办法。”
当然你可以说是因爱而恨。我看这里也确实是这样。所以转念一想——“你要为不爱你的人而死?”她对自己说。——因为自己太爱了。
但正因为爱,所以恨的心,也是昭然若揭的。后来说什么“她从来不想起之雍”,然而接下来一句又是“不过有时候无缘无故的那痛苦又来了”。

——现在海枯石烂都这样快。然而痛苦却比海枯石烂还走得慢。
怎么也不能释然的。十年以后还做两人在一起的快乐梦,骨子里却全是挥不去的噩梦影子。你写《今生今世》,老子就《小团圆》。潜台词就是——“今生今世不团圆”!
罢罢罢。爱过就好。“所有能发生的关系都要发生”总好过“纵使相逢应不识”。都说分手了不要再做朋友,因为彼此伤害过。也不要再做敌人,因为彼此爱过。其实一句话——请勿回望。

 

“雨声潺潺,
像住在溪边。
宁愿天天下雨,
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

 

【汉奸妻】良心大大的好
那些满纸道德正气凛然骂张爱是主动承认自己是汉奸妻的人。我只说一个故事。
七八年前我在工厂报纸当编辑。当时党委书记的女儿(大概读初中),颇有才情,喜欢写点散文投稿。其中一篇写到她很崇拜张爱玲,但是父亲持异议,说张同学“国家危难的时刻都在干嘛?只晓得风花雪月,还和汉奸谈恋爱。一点民族大义都不懂。她的良知何在???良心大大的坏了!”
女儿辩不赢父亲,最后只能耍小公主脾气——反正我就是喜欢张爱玲。
读者大概是看出来了。这个父亲(党委书记)是个多么有民族气节识大体明大义道德高尚的人啊!
大概四年后吧,党委书记贪污受贿事发,几个同伙坐了牢,听说他起先被双规,后来“活动”出来了。
不多说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人,基本上都在放屁。


【索隐派】我爱八卦!欧也!
我理直气壮。我就是个索隐派!我八卦我光荣!
比比是炎樱。文姬是苏青。向璟是邵洵美。汤孤骛是周瘦鹃。虞克潜是沈启无。哈哈,荀桦是柯灵!
什么《遥寄张爱玲》,原来是电车爆射男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小张这招太绝了。亏得这书75年没出,不然非气死一窝子当代王朗不可。
那两句话怎么说的啊——皓首匹夫,苍髯老贼——别跟我急,老子百度出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