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耳他之鹰》到《不夜城》

(2008-12-11 14:58:37)
标签:

海明威

鲍嘉

硬汉风格

嵇阮

不夜城

金城武

文化

一别经年,山空地荒,此身也变昨迟人。

聊逍遥兮且容与。废话少言,成事不说遂事不谏。

 

    昨晚看了鲍嘉的《马耳他之鹰》,1941年的。片子一般,但印象很深。

    先说剧本。该片改编自侦探小说家达希尔·哈米特的同名作品。哈米特号称“硬派侦探小说”的代表人物。《马耳他之鹰》曾在美国兰登书屋“现代文库”评选的“20世纪100部最佳英文小说”中名列第56位。

影片恪守原著。据说对白和场景与原著分毫不差。因此是典型的硬派黑色电影。鲍嘉就不说了,影史中找不出比他更“硬汉”的酷男人。

    影片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鲍嘉有几次笑了。众所周知,鲍嘉是不笑的,除非冷笑或讥笑,然而这都很难得见。该片中的几次笑,其实也很难说不是冷笑,但毕竟笑得展颜,也算新闻。

《马耳他之鹰》到《不夜城》

    神秘美女、难解怪人、连环谋杀、不停的欺骗和背叛……不消说,作为黑色电影的经典,所有的娱乐元素都少不了。但我感兴趣的是片子的价值取向,首先男主角的价值取向就是以含糊可疑的面目出现的。作为一个私人侦探,同伴被杀后,鲍嘉的反应是不紧不慢地点燃香烟,然后要秘书一定挡住那个和他有染的同伴妻子。随着片子的进展,你很难判断男主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出于什么动机参与到这一切阴谋中。金钱?美女?好像都是,又好像都暗怀戒心。

    只有到最后,当鲍嘉无情地将自己爱上(是爱上吗?)的女凶手交给警察时,他的价值观才昭然若揭——“我是一个侦探,我们这一行的规矩是:搭档被杀了,就一定要做点什么。(一定要找出那个凶手)”

爱上(后缀同样是问号)鲍嘉的女凶手亮起了杀手锏——泪水,这让人想起《不夜城》中的夏美。然而鲍嘉不是金城武,他甚至不给对方欺骗自己的机会。他只是坐下来,再点上一支烟,列了将来的一张单子——你或许会很爱我,我或许会很爱你,然而如果我这么做(违背了我的原则),就有把柄留在你手上,我不敢保证将来你不会因此而伤害我。”

    现代人看到这里,恐怕会说鲍嘉其实是不爱那个女人。其实讨论这个很无聊。就像鲍嘉做选择之前自己说的,很难说彼此不够爱甚至不会有幸福的将来。但问题的关键不在爱或不爱,而在于那是一个“硬汉年代”,那是一个在一切重压下保持风度的年代,一个有着现代社会难以想象的原则和操守的年代,就像鲍嘉说的“很难说服自己”。

    百度百科里评价这部电影时,很可笑地说鲍嘉是为了法律的正义而背叛爱情的,将他说成是一个“背负使命的忍辱负重者”。当真幼稚得不得了。“硬汉时代”的典范们才不在乎什么公平正义!“他们在一个无法无天的世界挣扎浮沉,自提炼出一套生存法则,至于他们本身则早已刀枪不入,无懈可击,内心的柔软角落就算还存在,也是包裹在厚厚的壳里,轻易看不见的,正义也好爱情也好,只不过是虚无缥缈的风花雪月罢了。”

    有人或许会质疑了,才说硬汉有原则操守,又说他们是内心空疏的空洞人,那原则何在?操守何存呢?

    其实你若明白,硬汉们实际上也是“迷茫的一代”,就很好理解鲍嘉的选择了。硬汉风格的缔造者中,最伟大最著名的莫过于海明威。海大胡子也恰恰是“迷惘一代”的代表。无论是《永别了武器》还是《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伊甸园》还是《太阳照常升起》,海明威的主角都是玩世不恭放荡不羁的。什么正义国家的理想都被他们抛之脑后,所以才会放下武器独自当战争的逃兵,所以才会沉溺于醇酒美人烈马醉生梦死。千万别和我说《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罗伯特乔丹是为了“解放全人类”的伟大理想而千里迢迢赶赴西班牙参加完全和他不相干的西班牙内战的。乔丹不是china毛,伟大理想和他毫不相干。他为什么参战?《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中说了,虹影的《K》中借裘利安之口也说了。想知道吗?自己看书去,我偏不说。

    我觉得,其实海明威、鲍嘉(只指鲍嘉作品中的身份化身)等硬汉们,就像中国魏晋时的嵇康阮籍,看似藐视名教,其实骨子里恰恰是最重名教的。只是因为社会不但礼崩乐坏,还遍地宵小举着名教的大旗为虎作伥。于是逼得真名士就只能反名教了。理解了这一层,再看硬汉则“不隔”矣。

 

    当然,哈米特不是海明威,鲍嘉也不是乔丹或者亨利。《马耳他之鹰》毕竟只是通俗电影,承载不起那么重的文化符号。最与之类似的,其实是57年之后金城武拍的《不夜城》。

    伴随着那清脆的枪声,那一晚下雪了,夜蝙蝠从此挖空感情,真正做到笑傲江湖,无拘无束。

《马耳他之鹰》到《不夜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