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一定是我们都知道的地方——送杨德昌

(2007-07-02 02:44:06)

他们都说你走了,你也没说你去了哪里。所以,我觉得那一定是我们都知道的地方……
 
***********
 
为什么这个世界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呢?——从此再不会有人这样问了。从此,再不会有人,

问得这么诗意,问得这么深切。
如你所知,我说的是杨德昌,我所见过最伟大的华人导演。
我们还在重复无意义的生活,我们还在困惑为什么自己的生活“只有那么那么少”,我们还在
犹豫如果当生活重新摆在自己面前时会如何选择,我们还在追问世界的另一面是什么……
我们还在等待下一个《一一》就如同人们等待了一个世纪的戈多,我们还在等你的指引就如同炼狱中的但丁等待贝阿特丽采的拯救……
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当世人浑浑噩噩地放弃每个崭新的早晨而选择单调的重复,你
已抽身离开。挥手自兹去,我们颟顸地以为还会有《一一》,还会有《麻将》,还会有《牯岭街》,却不知转眼已成绝唱。
知道你离开的那一刻,我真的觉得,我也老了……

 

***********

 

比肩小津安二郎。这是我能想出对一个导演最高的评价。当杨德昌拍出《一一》后,在我心中,这个世界上从此有了当得起该评价的人。
《一一》在说什么?杨德昌在说什么?如果一部电影是可以用一句话一段言语一篇文章可以概
述的,它就绝对当不起伟大二字。李敬泽说,好的小说家都是八面玲珑的狐狸,伟大的导演又何尝不是如此。
对于生活,小津选择了康德的回答,“生活是矛盾的总合”。所以小津电影里的人生况味,永
远取之不竭、原汁原味。而杨德昌说,生活的另一半我们永远也看不到,生活是什么,我们其实永远也不知道。
抛弃了对生活高高在上的所谓“操纵与揭示”,而持探寻诘问的姿态,这是杨德昌高明于诸多
华语导演,同时也真诚于诸多华语导演的地方。要知道,作为一个全身浸透着中国传统文人气息的导演,杨的致命伤和所有中国文人一样,正在于他的救世情怀。中国的文人,太想弄清世界是怎么一回事,太想拯救芸芸众生于水火。在每一个出世与入世的渡口,中国文人的额头上,都清清楚楚地写着“我辈岂是蓬蒿人”,所谓选择入世出世,只是失意得意下的借口,无需选择也无从选择。
而当小洋洋开始询问每个人的背面是什么时,我们悬着的心可以放下了,从《一一》开始,杨
德昌的愤青时代结束了,他是抱着叩问“生活的另一半是什么”,来展开《一一》的故事的。

杨德昌的致命伤,中国文人为前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致命伤,在这样躬身叩问的姿态下,抵弭大半。

 

***********

 

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
音乐叮咚,自树下流泻。
《欢乐颂》响起,婚礼开始,人物一一登场——
【宏大叙事】
何云宏大叙事?翻托尔斯泰去!
当第五代导演还在为会不会讲故事而激烈争辩时,杨德昌已经完成了一个复杂而庞大的故事。
最要命的是这个故事没有导弹大炮飞檐走壁刀光剑影枪林弹雨。这个故事里的人,你们都可能遇到甚至就可能是你我而再普通不过。但杨德昌讲得如此清晰淡定、从容不迫。套用文学大纲的流行语——“宏大的结构和严整的布局,有众多性格迥异又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而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
【易卜生手法】
有了托老的宏大叙事,《一一》还有易卜生的戏剧笔法。即——“善于把复杂的生活矛盾集中
为精炼的情节,把剧情安排在矛盾发展的高潮世界,再将前情后果从容不迫地逐步交代出来,使得矛盾发展既合情合理,又有条不紊”。
——婚礼开始,云云阿姨登场,先气势腾腾骂了服务员,又马上跑到婆婆面前哭诉,“今天,
本来应该是我来叫你一声妈的啊?!”戏剧化的场景,一开始就让观众觉得有戏,吊起了观众的兴致。
【讽刺(审视)无所不在】
信手掂来,《一一》中的讽刺和对生活的审视无所不在。杨德昌的手术刀无处不在。

——洋洋登场便受小女生的戏弄,而当他一脸郁闷走上婚礼餐桌时,烦恼和苦闷不但不能因为亲人在旁而稍减,反而愈加深。何然?满座大人,讨论的是先上车后补票这一明显不适宜儿童的问题。画面定格在洋洋撅起的嘴巴上,声音却始终是大人们的调侃。公共场合,儿童看似在大人眼里格外珍视溺爱,实际上对于他们的感受,谁又真正在乎?!洋洋因为得不到尊重而愈加郁闷——当父母的观众,该不该对号入座??!!
——电梯口,NJ和初恋情人相逢。千言万语万余千言,面对情人的指责,NJ惟有沉默。此时老
同学下电梯,然后是名片。NJ苦笑“名片刚刚用完”。呜呼,在名片电话手机等标志着现代人沟通的工具背后,是真正的交流被旁置。NJ和初恋情人的尴尬境地,是对文明发展莫大的讽刺
——婚礼渐入尾声,同学在逼着阿弟和萧淑慎喝酒,久久的长镜头下,这个本来很平常的细节
,显得滑稽。其效果,相当于我们抽掉嗨吧里的音乐而打量跳舞的人群。滑稽而可笑。
——“我比较会讲,我先讲”,相信很多观众看到阿弟向昏迷中的婆婆自诉这一段,都会惹不住发笑。请记住,这是残酷的笑。因为不久后,敏敏在对婆婆自诉时,才发现原来自己的生活只有“这么一点点少”。观者自问,我们的生活呢??
——“我没有地方去”。面对母亲卧病,敏敏的反映是自我精神的崩溃。比肉体更需要拯救的,是现代人的精神家园。
——妻子怀孕,阿弟与旧情人出轨。两人“入戏”之前,电视里是一段欧美三级片——连偷情
都需要毛片刺激,现代人不但在精神上,即使在肉体上,都阳萎若斯!
【天问】
——你又没有看见,你怎么会知道?
——生活的另一面是什么呢?
——我好不容易睡着了,干吗要把我弄醒?如果是你,你会选择醒过来吗?
——为什么这个世界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呢?
【杨氏药方】
既然问,就要有答。面对道德危机、情感危机、文明危机、信任危机、精神家园危机……杨德昌一直在试图开出药方。
——人,是不能让另一个人教他怎样活下去,怎样过日子的!
——你们是年轻人,年轻人应该自己去找地方玩,这样才有乐趣。
——我不是魔术师,我只能请你们和我一起合作。你们要的是结果,我给不了。
——你不在的时候,我有个机会去过了一段年轻时候的日子。本来以为,我再活一次的话,也许会有什么不一样。结果……还是差不多,没什么不同。只是突然觉得,再活一次的话,好像……真的没那个必要,真的没那个必要。
——婆婆,对不起,不是我不喜欢跟你讲话,只是我觉得我能跟你讲的你一定老早就知道了,不然,你就不会每次都叫我“听话”,就像他们都说你走了,你也没有告诉我你去了哪里,所以,我觉得那一定是我们都知道的地方。婆婆,我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你知道我以后想做什么吗?我要去告诉别人他们不知道的事情,给别人看他们看不到的东西,我想,这样一定天天都很好玩。说不定,有一天我会发现你到底去了哪里,到时候,我可不可以跟大家讲,找大家一起过来看你呢?婆婆,我好想你,尤其是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了”,我很想跟他说,我觉得我也老了……

 

***********

 

始于婚礼,止于葬礼。而我们,老了。
没有办法再写下去了,洋洋的声音落下,钢琴声响起,和琴声一起将我包围的,还有心底无限的感伤和唏嘘。每次如此,但每次,我都不在意地以为,还会有比《一一》更好的电影,因为他还在。
可现在,他不在了。生活中曾经那样切实的存在,曾经那样坚信的存在,原来也可以那样轻易地离开。

 

***********

 

当他人的笔喋喋不休
当世界的噪音汇成主流
而你自此沉默  如一块石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