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看《男人四十》,张学友念了一段《前赤壁赋》,跟着电视念念,好歹还背得下来。我的记性是很差的,能够记得,实在是该文确乎太好。这一段插曲,倒触发了中国人的“十大”通病。几天来,我都在思量着筛选出自己最中意的十大古文。起初以为,既然标准是自定的,评选起来自然容易。然一篇篇文章呼啸而来,才觉得殊难臧否。
很费了一会工夫,但上下五千年,岂是“一会”就能排定座次的?也许下个一会儿,我的十大就成了好莱坞的票房榜,面目全非矣。
****十大最佳古文****
(按时间顺序排名)
一、《逍遥游》庄周
春秋战国是个盛产好文章的时代,最难得的是,那时的作家们写文章无古法可依范例可循,自然就免去了“陈言务去”这个难题。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先秦作家没有当作家的概念,他们写文章不是为了进作协,不是为了成名,甚至不是为了拿诺贝尔。立言——是促使先秦诸子提笔的首要甚至惟一因素。因此,这些人写起文章来天然摆脱了定式和藩篱。在我看,先秦诸子里,随便挑一个,都比后世许多大作家大文豪高明得多。
要在先秦里选个最好的思想家、哲学家很难,要选最好的文学家,相信异议不会很大,庄周要是排第二,就没人能排第一了。
要在庄周的文章里选个最好的,反倒还麻烦点。不过《逍遥游》赢在名气大,又是《庄子》一书的开卷作,优势明显。
●综合评价: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后世作家,没有不受这个心理上极端自大的中年人影响的。
二、《过秦论》贾谊
先秦是个师法自然的时代,进入一统的大国时代,就开始出现慷慨激昂的豪迈之音了。读《过秦论》,胸中顿有沛然之气勃勃上升,读到上卷文末那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易也!”就像将成功举起的百斤杠铃骤然放下,全身舒泰,爽得不行。甚至,掩卷还不能定下心,非得披发疾走,浮白击壶,学东晋的王敦,把壶敲破了才够劲。
●综合评价:滔滔不知为谁而雄,开后世政论文豪迈激昂气势逼人的先河。
三、《与山巨源绝交书》稽康
可能有人注意到了,选稽康之前,我舍掉了两篇有传世之誉的文章——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孔明写《前出师表》时,确乎动了真感情,不然,这篇上疏就平淡得很了。但也仅止于此,无论从体例、思想、词藻、情感等方面评判,《前出师表》都止于中庸。实际上,为这篇文章赢得后世交口赞誉的,不在文章本身,而在乎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至于《兰亭集序》,文字没得说,但洋洋洒洒,不过是说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我看来看去,只有一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有点意思。
好了,说说稽大侠。
此君手挥五弦。目送归鸿,端得有侠隐之风。他的文章,刘勰一语中的,“稽康师心以遣论”。有了这句话,稽大侠可以比肩先秦矣!《与山巨源绝交书》完全是信手掂来,落笔有神的真性情之作。
●综合评价:无所承袭,世外高人,达到了踏遍青山又眼中无山的境界。
四、《归去来兮辞》陶潜
古之文人,得志即“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失志则“人生在世不如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情绪化得紧。虽然人生不如意事十居八九,作家们几乎没有没写过出世文章的,但谁的出世文章,也比不过我们的渊明先生。何哉?在乎少了渊明的真性情!别人出世是一时,渊明却是一世。
●综合评价:古人里面有两个人是不可学的。一个是李白、一个是陶潜。前者是天才不可学,后者是性情不可学。
五、《五柳先生传》陶潜
实在是舍不下这个甘愿饿得两眼昏花也不去做官,而是跑到别人家讨酒喝的家伙。陶渊明是地球上绝无仅有的异类,《五柳先生传》就是他的自画像,他的文章选两篇,绝对当得起。
●综合评价:套用刘熙载的话,陶渊明的文章高在“非文之难,乃有其胸次为难也”。
六、《北山移文》孔稚珪
都说中国人缺乏想象力,阿孔的这篇文章,可以为国人正名了。
我读书的时候,虽然各方教材都在极力灌输:六朝骈赋不是甚么好东西。但偏偏不成器的自己就钟意于此。到今天我还坚持这个偏好。六朝骈赋虽然确有浮夸无物的弊病,但人家漂亮啊,漂亮的总比贤惠的占便宜,至少我如此以为。
所以六朝文肯定要在十大占一席之地,《北山移文》因为独出机杼,压倒《别赋》《月赋》《芜城赋》《哀江南赋》等高手,高票当选。
●综合评价:拟人、动画、讽刺……《北山移文》剑走偏锋,却填补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多项空白。
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王勃
几年前看过的电影《王勃之死》,蛮符合王勃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俊逸风流,潇洒倜傥。时年王勃28岁,已坐上了天下四大文章圣手的首席交椅。王杨卢骆,卢骆比王杨大10几岁,却排在其后,少年得志的王勃,似乎身上有挥不尽的天才,似乎只要他愿意,一个时代,就会从他手中诞生。
《滕王阁序》里,我们处处可以读到天才的恣肆,好像不这样铺陈,就是对天生才秉的亵渎。然而谁也没有料到,传世的文章居然也是天才的绝唱。写下《滕王阁序》当年,王勃溺海身亡。
●综合评价:不可复制的完美,骈文到此达到艺术巅峰。
八、《进学解》韩愈
此人“文起八代之衰”,此人笑傲唐宋文章之首,此人自称,天下人都看不懂的,才是他的绝顶好文。
这样自命不凡的天才,却有恐高症。话说那年韩老先生登上华山,写了篇批判华山三陪女的文章后,下山时却因为畏高,一屁股坐在山巅上大哭起来。我们的杨朱是见歧路而哭,为其可以南可以北;我们的墨翟是见练丝而泣,为其可以黄可以黑。我们的韩老先生却是为哪般咧?难道是忧虑离天庭太近?!
扯远了。韩愈执唐宋文坛之牛耳,入选十大没有问题,问题只在于哪一篇获奖。这在我却也没有问题,从看《进学解》第一眼始,我就认定这是昌黎最好的文章。
●综合评价:音韵、藻饰、铺叙、构思……无一不完美,浑浩流转,集大成之作。
九、《醉翁亭记》欧阳修
官做得大,文章写得好,不摆架子又喜提掖后进,同事都尊他为老大。每次搞官僚聚会,都是他安排,大家左拥右抱喝得快活,他老先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中”……
此人者何?欧阳永叔也!
欧阳修这个人,好像就是上天为了给中国文人树立一个标准,而降生的。他兼具官僚、学者、文士等多重角色内涵,一方面以天下为己任,蓄道德而能文章;一方面诗酒浪漫,倡达观以命风流。不幸得很,此人各方面都达标又各方面都不出众(当然,这个“众”只就陶李韩苏等人而言),足以再次证明上帝是公平的。
但无论怎么说,这篇《醉翁亭记》是显示出这位北宋文坛盟主的实力的。欧阳修的文章与别人不同,那是字字锤炼的结果,比不得稽康王勃等天才的一挥而就。据称,篇首那句“环滁皆山也”就改了很多次。
中学第一次读这篇文章时,觉得这老先生“者也者也”的讨厌得紧。然而细品就觉出味道来了。甚至可以说,《醉翁亭记》中流露出的,是一个中年“成功男士”历经宦海沉浮人世百态后,解嘲式的道出人生况味。这里面藏着的复杂沧桑,可以对照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
这篇文章之前,我割弃了那篇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一来除掉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并没有太出彩的地方;二来,写此文时老范从来没有来过岳阳楼,却把个岳阳楼写得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这不是明目张胆地搞假新闻嘛!老范实在是给后世无学之辈,开了个好头!
●综合评价:儒家哲学在文学上的完美体现,当得起儒家最经典的评价——温柔敦厚,怨而不怒,哀而不伤。
十、《前赤壁赋》苏轼
伟大的中国文学家!庄周、陶潜、李白、韩愈在他身上灵魂附体,他一个人代表了中国文学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他不是一个人!!
无论横看侧看,苏轼这个大胡子,都让你挑不出一点刺来。他诗、词、文、书都可以排进中国历史上的前5名。他待人宽厚,又忧国忧民政绩斐然;他潇洒达观,虽然屡次遇到小人们致命的打击,仍然对生活充满希望。
对于自己的文章,苏大胡子是这样评价的:“吾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
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你看看,这不是灵魂附体,又是什么?!罗曼罗兰尝云,自己下笔有如神灵在指唤方向,大概和苏大胡子差不多。
●综合评价:神鬼莫测之作——西方的哲人们喜欢追问:既然人生下来就是要死的,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他们问了几千年也没弄个明白。我们东方的苏大胡子早在这篇文章里说清楚了——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如此完美的文字,是非得贴出来共赏的。
十一、(拾遗)《小石潭记》柳宗元
《记承天夜游》苏轼
《湖心亭看雪》张岱
为了避免落入鲁迅所讥讽的“十大病”,我决定加“一大”,其实也实在是这几篇文章难以割舍。看了一下,我选的十大里面,居然没有小品文(不知道《五柳先生传》算不算?)。这实在是很大的遗憾。
小品文顾名思义,文章都精短。文章一短,排起座次来就麻烦多了。我好容易将袁宏道、袁枚、龚自珍等人的小品文剔除了,却没有能力在上述三文中取舍,索性一并排上。
●综合评价:柳宗元是独钓寒江雪的冷峭,苏轼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飘潇,张岱是寄傲林泉的高蹈。三文均不像这个混浊人世间,所配拥有的。
述评:洋洋洒洒搞了半天,相当于自己的奥斯卡。细看却可笑得紧,书到用时方恨少。我读的书就那么可怜的几本,却妄评五千年,所依者何在?许多落选文章都只是随手翻翻,从未细细品读,自然难以品味其中的好。这样的评选,权只当温习功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