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血嘶喊:我们的孩子》
(2016-03-13 18:18:34)
说说孩子和教育。媒体和社会流传一种迷思:新生代的孩子总比旧一辈的孩子更有智慧。为什么?以什么准则?说不准,各种莫名其妙的原因,提进化论的最微妙。笔者非儿童心理学专家,却会理性分析,在这里,可以肯定告诉你,这种’新旧比拼‘的迷思和其源由。仅供参考,欲喷勿进。
首先,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笔者将新旧比拼定性为迷思,而非现象和观察。没错,笔者不同意生理上,新生代的孩子比过去的优胜,反之,也许更为脆弱。你问,为什么会有这种新旧比拼的看法?媒体不是也举手赞同,电视电影不是都流传着孩子一代比一代优胜的印象吗?告诉你,孩子呱呱落地,他们并没有拥有新的聪明基因,遗传病倒反不少。既然没有聪明基因,那是什么东西?适应力。适应什么?适应当代的科技设施。从马车到汽车,电话到智能手机,收音机到网络直播,地球是平的到太空漫步,各种各样的知识,应用,孩子们看在眼里,潜移默化,吸收。当代孩子们会用智能手机,和阁下当年要学习拨电话,扭开电视一样,模仿,适应,吸收。这些举动,并不存在智力的多寡,是一种模仿手段,甚至社交表现。孩子本身,生理上,其实并没有与生俱来的大脑细胞增幅;反之,流传到新生代孩子手上,这些工具本身,却确实聪明了许多。他们从小就用,比老一辈容易上手,所以显得聪明。古人要破解火,雷电,大灰熊,尚来不及,要花千百年,甚至倒地膜拜。来到现代,你还崇拜自然图腾吗?你硬要说有,是有,很少,因为这些东西早破解了,人类明白是自然现象。那么,宇宙怎样形成?为什么形成?人生存为了什么?破解了吗?还未,所以现今还存在各种宗教,告诉你:相信我,我知道,一切都在计划中。你问,长者呢?现在的老一辈,倘若愿意赶上时代,便要戴着老花镜,不耻下问,跟儿女学打字,社交媒体,美图秀秀,不然,他们很难跟新生代沟通,这是一种社交表现,同样与智力无关。前人会画壁画,结绳,骑马,写书信,难道不是技能,不聪明?话说回来,与时并进,这跟情商有没有关系?有。情商不是智力体现的其中一种吗?是,但这是学术层面,以后再讨论。
好了,明白孩子没有与生俱来变得聪明,只是工具变聪明了。那么,孩子从小就应用尖端科技,还是比过去的孩子优胜呀?对了一半。这问题,就牵扯到这所谓的‘高端科技’身上。没错,以智能手机,互联网为例,他们确实让人们随时随地,能够吸收他们需要的资讯,娱乐。但相反,依赖性也随之增加。放下手机,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谈,沟通,身体语言等等,变得薄弱。换言之,这些高端,不是一面倒的进步,其实也有缺陷。篇幅所限,笔者只拿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做例,还存在其他许多例子,如‘食物集中,物流和运输系统令肥胖问题恶化’等议题。以传讯作例,古人从烟火,结绳,画墙,到纸笔墨人肉速递,到电报,人造卫星,电邮,智能手机,那一样不是伟大发明?毫无疑问,发明者是智慧的,但现在探讨的是孩子们,他们是应用者。他们从小得到上一代科技技术的传承,长大后再创高峰。每一世代的人们都需要应用科技,也教育孩子应用。孩子与生俱来没有承接聪明基因,但他们承接过来的火把,却越来越精密。长大了的你,也许可以勉强解释烟火,印刷,甚至电报的制作原理,但是你能说出智能手机的制作原理吗?难。你说这不需要,会应用就行。那么不会用呢?也行,只是你的社交圈子会缩窄,吸收的资讯较少,你接受就行,然而你的孩子要跟你一样与否,就是另一个话题了。顺带一提,资讯爆炸也不一定是好,谣言,错误的资讯无处不在,接收者自行判断。这篇文章有需要给大家分享,足以证明资讯也分多种,泛滥未必是福。鸵鸟一族最爱挂在嘴边,眼不见为净,耳不闻为清。资讯是要吸收,只要思考独立,你还是理性的,而不是煽情媒体下的‘标的观众’。如果你和你的孩子,老是被许多大众电影,电视,广告,媒体深深打动着你,你有点不能自拔的参与其中,恭喜你,你是标的观众=标准受众,你的思想行为被这些片商,广告商,摸得通透,你被这些‘市场专业’牵着鼻子走,自觉不痛不痒罢了。
离题了。回说孩子教育。教育机制,在香港,自从教育局成立六年免费教育,至今达十二年免费教育,这些都是政绩。可惜,除外可谓乏善足陈。许多教育机构,在毫无理论基础下,强迫幼稚园生学习艰深的语言和数学题,提早操作功课,直接加重教师,家长,还有最重要的孩童的精神负担。教育之重要,了解笔者和本博之人,应该深有所感。然而香港教育局对此不闻不问,增设各种评核试,和洗脑政治教学,无疑令人心寒。香港的孩子,因为他们的家长在小时候没有站起来据理力争,他们现在,被迫要在当政者面前站起来申诉;然后,又无奈坐下,默默留待下一代的孩子再次抗争。香港的教育制度,笔者可以断定,并不是培育独立思考的地方。它是一个完善的考试机器:不要问,只要做。既然容许这种机制在香港运作好几十年,就不要问‘为什么香港没有出产发明家,作家,出色的创作者云云’。新浪潮时代的电影导演们,都是从海外回流香港的精英,小说作家如是,音乐家如是。现今要国际交流,上网也可以遥控学习,整体教育水平看似高了,但核心的思想创造性仍然疲弱。笔者年代,小学四年级开始感受学习考试压力,现在,四岁小孩已经厌倦学习。可悲的是,孩子不知道这是前人不负责任,不闻不问的恶果,他们只知道‘人类社会本该如此,这就是命运云云‘。这,才是笔者觉得需要孩子们知道的。重点是他们学会思考,而不是唯唯诺诺的拷贝。学生们,厚眼镜,大书包,呆头呆脸,这在笔者的年代,太普遍,这种单一性其实很恐怖。现在的学生们的性质如何,恕没有深入研究,然而自杀案件的次数,却是多出了过往好几倍,令人汗颜。孩子,承受不了压力而轻生,在笔者少时也有,舆论都是从上而下的:年轻人,你这样想不开是不对的,世界多美好,前途无限云云。现今?就算是从政者也难以启齿。成年人有让年轻人看到希望的责任,教育是其中重中之重。
我是这样看孩子的,他们有强大的吸收能力,模仿,适应,与生俱来。如何衡量一个孩子的智力,可以从他们如何应用工具和玩具。如果阁下是家长,不妨留意你孩子身边的玩具,看他们怎么玩,什么样的互动。他们的智力,感受力,创造性,都是工具和玩具培育出来的。记住,不是玩什么样的玩具,会不会用,而是怎么用,和怎样与你们互动。这些东西都是他们接触这世界的精神基石,这基础是他们自己给自己创造出来的。当然,看过这篇文章的人,利用这一点进一步钳制甚至改变孩子们的精神思想,笔者只能表示极度遗憾。相反,透过孩子对待工具和玩具,和他们建立精神桥梁,让他们的思想得以独立成长,笔者衷心祝福你和你的孩子们,你们是文明的,有智慧的新生代,而不是不要问,只要做,过期制度下的过期奴隶。
最后,补充文初提到的进化论,有人认为当代孩子更有智慧,因为进化了。你低水电视电影看多了。基因进化需要千百万年的演进,要在你和你孩子两代之间呈现分野,除非基因突变。所以,信奉此论点者,微妙!想必你自己突变了!
救救你的孩子!你不救,谁救??
滴血声嘶,为你嘶喊!
前一篇:《滴血嘶喊:我要女儿》
后一篇:劇本創作 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