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na》感悟

标签:
杂谈 |
上世纪末最伟大一级方程式赛车手之一,ayrton senna(冼拿),于一九九四年San Marino(圣玛力诺)赛站中,进入弯道Tamburello corner减速时,所驾驶williams FW16系车辆失控,以时速两百多公里撞进石墙,即时送院不治,享年三十四。
当日被资深赛车评论员murray walker(半退休)称之为其赛车生涯最黑暗一日。事件尚有许多细节,纪录。然而,这些数据,资料,已成陈迹;今天要分享的,是冼拿的为人,他的价值观,人生观。如果想进一步了解,推荐二零一零年同名自传式纪录电影,多次获奖。
http://s8/mw690/4b6197f9gcd1af85a1c07&690
这部纪录片,把冼拿短暂而光辉的赛车生涯,尤其一级方程式部分,表达得细致详尽;包括过去赛车坛上鲜为人知的政治角力,和车队队友间的明争暗斗(尤其著名的alain
prost)等。他对速度,胜利,完美的寻求与执著;对政治手段的反感,他的敢言,自率,有时甚至偏执;最后他面对技术严重失误,失算,以至死亡威胁,仍然不断挑战极限。他对赛车的热爱,不只于一项运动项目,他不只是运动员,他是一名斗士,一位热爱生命,勇敢面对挑战的斗士。
这部电影,冼的人生,让我看到什么?
上世纪末,九零年代,巴西国民对国家政策失误无从宣泄,暴动连连。公众媒体把民族尊严灌注在一名运动员身上,冼的背负,超越个人荣辱。有次他几经辛苦赢得家乡巴西圈,却因压力过度肌肉紧缩,更一度失去知觉。他一直以作为巴西国民为荣,常预想赛车生涯结束后要为国家作出贡献。其妹在他离世后,继续运作其教学基金,资助巴西儿童求学识字,受惠者至今超过千万。
冼拿宿敌普罗斯特,法国人,以算计方法竞赛著称,绰号professor(教授)。二人曾同属mclaren(麦拿伦)车队,却为争首席位置,双方在赛道场上展开火药味甚浓的超车‘神技’,把沉闷一时的赛车运动变得热闹非常,惹起国际媒体关注。巴西,法国,两国媒体对二人投射截然不同,远至日本,也掀起一阵冼拿旋风。这许多事情,让笔者再次看到,世上云云众生,无论任何事情,观点角度,只要事件牵扯到多数人,政治就随之而来,即便事件本身与政治完全无关。运动如是,艺术也如是;不过这是题外话。
冼的单纯天才风格,与普的算计方法和政治手腕,对旁观者而言自然有不同看法;笔者则一直钟爱前者。意思不是指钟爱冼本身,而是渴望欣赏纯粹的才华天分,单纯的技巧。过去曾讨厌操控他人,卖弄社交手腕者,至今虽已理解,仍选择敬而远之。回说冼普。两人的专长虽然各异,不和关系亦从传闻到后来公开;但二人的确惺惺相惜,尤其普于九三年度宣布退休后,二人终告和解,成为好友。冼过身,普为其扶灵,又为其教学基金承包;他曾说:冼离世,连同我内心一部分一起死掉。笔者明白。真正的竞争对手,应该了解对方,纵使方法不同,竞争过后,能够成为好友;这原本不是公开竞技的意义吗?镜头前面,所有演员,不分男女老幼,都在竞争;不过镜头后,能够成为朋友(别说好友),并非必然,需要胸襟。
第四,当科技超过技术。或许说,当人过份依赖电脑科技,在全面失去的时候,会变得无所适从,秩序大乱。在九零年代初的赛车运动坛上,便得到最惨痛教训。为防止电脑科技凌驾驾驶者技术,当年赛车规条大整肃,导致车队出现技术性问题,在车身平衡上出现不能挽回的失控。冼出事前已预计,格兰披治将意外不断,只不去想会是自己而已。就在冼出事的同一圈,早前就有位年轻车手出事,当场身亡。冼特意要求到出事现场视察后感言:这位年轻人我前天才认识,今天已不在,这是什么回事?冼与车队专属医生非常友好。医生觉得与冼投缘的原因是,冼的笑容有种不能言喻的谦卑,而谦卑在职业车手中非常罕有。当天医生同样目睹意外,便劝说冼:咱们什么都有了,又都会钓鱼,要不一起退休钓鱼去吧?当时冼已贵为三届方程式冠军。但他拒绝邀请:我放不下赛车。意外终于发生到冼身上。医生赶到现场,看着其神经反应,大量失血,知道命不久矣。医生最后忆述:他长叹一口气后,全身放松,好像灵魂出窍了一样(医生自称无神论者)。
看到冼的一生,冲冲三十四,和笔者一样,都觉得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希望各位有机会看过此电影,或了解这位运动员的一生,会有所感悟。人生冲冲,所为何事?不要迷失,答案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