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 查利士利费 导演: 爱德华施域(最后武士) 演员: 里安納度狄卡比奧(无见道风云), 狄哲文侯蘇(侠影魔龙), 珍妮花康納莉(身为人母)
故事大纲: 上世纪末非洲,以安哥拉和塞拉利昂为首先后暴发内战,政府雇佣兵和叛军游击队冲突不断,造成数以百万无家可归。战端源于以上国家盛产钻石,而富裕国家对钻石渴求,为榨取石矿暴利,以极端手段走私买卖挑起战争。当中位于曼迪一个平静村落,受内战牵连遭游击队屠杀,漁民所罗门(狄哲文侯蘇饰)妻离子散,沦为掘矿奴役。偶然挖出巨钻埋于地下,乘乱逃出叛军范围正欲千里寻亲,却好景不常被雇佣兵抓住,在监狱遇上野心染指巨钻的退役僱傭兵丹尼(狄卡比奧饰),出狱后又遇追击血钻內幕的美籍女記者瑪蒂(珍妮花康納莉饰),从此三人命运重叠,各怀目的前进。纵使三人性格身份背景绝不相同,为了沾满血腥的血钻,在别无选择下一同展开了漫长艰巨的夺宝生死战。
该片以血钻为名,明显要起喻世作用,告诉大众非洲九十年代战祸的罪魁祸首,无非是富裕国家的拜金主义。对财宝贪婪不择手段,继而互相残杀的案例自古至今屡见不鲜,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才看到此种「介绍式」的反思题材,不禁教人汗颜。笔者欣赏导演的出发点,纵使其主观难免向白种人和大美国主义偏侧;他把每场遭遇战的现场感官无限量放大,很具震慑力。把繁多的对白敏锐处理,使此片不抑郁深沉说教或浪漫英雄主义,综合来说恰到好处。
里安納度和珍妮花康納莉都是笔者所喜爱,无奈此次均被角色定位规范着,尤其里安納度的南非腔实在格格不入。然而前者身手敏捷健步如飞,恍如受过游击训练,卖力演出无庸置疑;但说到内心感情戏,后者表现侧稍胜一筹,把「战地女记者」这等无奈的老套定位,演得清新,可惜太美,说服力打了折扣。(她可是笔者小时理想情人,既有学历又具气质,还是个美人,唉…)言归正传,此片似乎把美国人抬高少许,如女记者是美籍、幕后黑手是英籍、上校的国籍成迷等,不过最后的劝吁还是正确的,就是无论如何别受物质主义蒙蔽,贪婪才是真正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