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学救文盲
自小讨厌写作,嘲讽笔友无聊,沉沦电玩世界,念书毫不起劲。长大一点到英国求学,每天惨遭英、法、德语等科目连番蹂躏,应接不暇之余,甚少抽空翻书学字。唯一能练习之时,是写信和名信片,下意识把尚未忘记的中文字一口气丢给亲友,回想起来,倘若电邮早点流行,笔者必定变国字盲。然而学海无涯,经过一年顽强抗战,英法联军告捷,国家语言再次成为官方语言,笔者方感受到重光滋味,埋首翻国书去也。该转变为何,主要因为写中文信时,总被英文助语词蚕食净尽,回老家说广东话,说话不流畅,说谎不灵光;有见及此,发愤学习,却从何学起?临别香江,无意识的把金庸的「书剑恩仇录」丢进行李箱,好让日后各大电视台回放之时,可以跟老百姓一起抛书包。岂料知易行难,飞机舱内打开一看,立时头晕转向,什么镖局、胡同、挂彩之类的武侠术语,差点按捺不住跳机逃生。
几经悲欢离合、生离死别、尔虞我诈等曲折离奇的剧情,方真正感受到,好文章可以如此挥洒自如。激动时荡气回肠,抑郁时废寝忘食,直教生死相许。金庸笔下浪漫情感多样化,杨过小龙女的至死不渝、乔峰阿朱的爱恨交缠、最为刻骨铭心,视为爱情指标。更重要的,是笔者学会了镖局原来是古代速递DHL、胡同是穷巷不是花生曲奇、挂彩是血染衣衫不是洗衣清洁剂。玩笑背后,的确耗用许多精神时间去揣摩,直至上气不接下气的把整套「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连带「越女剑」看完,还死心不息苦候新版,狂翻古龙跟梁羽生的著作以慰相思之苦。至此,笔者说话渐感流畅、说谎倍觉灵光,而漫无方向的写作生涯,亦从此发芽静待开枝散叶。
测试看过金庸云云著作的读者们,功力最深者,在那著作出现,名字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