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一曲岁月的赞歌
(2025-05-04 15:59:17)
标签:
情感诗歌文化休闲杂谈 |
分类: 评论随笔 |
聆听一曲岁月的赞歌
----浅析荒芜梦话的现代诗歌《人间四月》
文/金豆豆
在诗歌的广袤天地里,荒芜梦话的《人间四月》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散发着别样的光芒。这首诗以其细腻且富有层次感的描绘,引领读者踏入一个交织着回忆、景致与情感的奇妙空间。
开篇 “金斗湖沿的深处,丁香在琴弦上迷漫”,诗人巧妙地运用通感手法,将视觉中的丁香与听觉里的琴弦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如梦似幻的氛围。丁香,常被视作忧愁与美好的象征,在此处,它于琴弦上弥漫,仿佛奏响了一曲关于往昔的乐章。“青石板倒映老城的年痕,童年的记忆在小巷尽头发芽”,青石板承载着老城岁月的痕迹,成为时光的见证者。而童年记忆 “发芽” 这一动态描写,赋予了回忆鲜活的生命力,让往昔的点点滴滴在这人间四月悄然复苏。这些意象的组合,勾勒出一幅古朴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往昔与当下在此碰撞,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随着诗句推进,“八角楼的烟波,将四月定格成画”,八角楼与烟波构成了一幅朦胧的画卷,四月的景致在此被永恒定格。“长萱深处漫出鲜艳的铃印,稳键的行楷,挺起深沉的记忆”,长萱、铃印、行楷等意象的叠加,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长萱或许象征着岁月的悠长,铃印是过去经历的鲜明标记,而稳键的行楷则似在诉说着那些深沉的过往。它们共同挺起的记忆,让读者感受到岁月沉淀下来的厚重。
诗的后半部分,“四月的风,穿过荒芜的桃李”,风作为自然元素,在此成为了情感的传递者。荒芜的桃李暗示着时光流逝带来的变迁,曾经的繁华已不复存在。“有人俯身拾起,昨夜散落的梦话”,“梦话” 一词,既象征着那些不切实际却又珍贵的幻想,也代表着人们对往昔的追忆。“聆听南岸的小提琴,断断续续的抽芽声”,小提琴的声音本就悠扬婉转,与 “抽芽声” 这一充满生机的意象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听觉体验。它仿佛在诉说着,即便岁月变迁,生命依旧在顽强生长,希望从未泯灭。
从整体来看,荒芜梦话的《人间四月》通过对金斗湖沿、八角楼等具体地点以及丁香、桃李等自然意象的精心雕琢,构建起一个虚实相生的诗意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往昔的记忆与当下的感悟相互交织,共同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变迁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人巧妙运用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赋予意象鲜活的生命力,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领略到诗歌的画面美,更能深切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力量。这首诗宛如一首岁月的赞歌,提醒着我们珍惜当下,铭记往昔,在时光的长河中找寻生命的真谛。
人间四月
文/荒芜梦话
金斗湖沿的深处
丁香在琴弦上迷漫
青石板倒映老城的年痕
童年的记忆在小巷尽头发芽
八角楼的烟波
将四月定格成画
长萱深处漫出鲜艳的铃印
稳键的行楷
挺起深沉的记忆
四月的风
有人俯身拾起
昨夜散落的梦话
聆听南岸的小提琴
断断续续的抽芽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