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坪中学:普宁西南边陲的“西南联大”

(2018-12-28 10:27:11)
标签:

吹水求鱼

教育

大坪

分类: 学校风采
大坪中学:普宁西南边陲的“西南联大”
钟俊红  吴美端
缘起:
    确立这个题目是一时的灵感,看完五集纪录片《西南联大》之后,就突然想到普宁大坪中学。之所以将她比拟“西南联大”,颇有多层意思:一在于其所处地理位置。二在于她地方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三在于老师学生在条件简陋下苦中作乐之精神。四在于当时这里曾集结一群颇有资质的老师。五在于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的质量及数量。大坪中学是一所平凡的学校,但在大坪中学的学子心中,母校有着沉甸甸的分量,那是他们人生梦想发轫的地方。

    在普宁的西南边陲,有一大片丘陵山地。在这片土地上,有一座学校,叫大坪中学。她是普宁西南部除梅林中学之外的另一所完全中学,在整个山区的基础教育中,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
    大坪,相传乾隆年间就有多姓聚居于此,因属平坦宽阔坡地,故名大坪。在普宁版图上,处于普宁西南边缘的大坪显示为一条狭长的带子,贯穿南北。虽地处边陲,但属中原后裔的客家人崇文重教,依托山的厚重底蕴,地灵人杰,人才辈出,涌现了许多建设社会国家的栋梁。这正与这座学校的存在密切相关。
    大坪原属陆丰县管辖,过去,生活于大坪地区的孩子念完小学后,要到陆丰的龙山中学上中学。龙山中学距离大坪地区路途遥远,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很多人最终都放弃了念书的念头。1953年,大坪划归普宁县管辖。1958年秋,大坪中学创办,初为普宁第二十中学。校址在大坪圩东部山坡上,大坪人可以在自己的家门口上学了。1964年,大坪中学改名普宁大坪初级中学。1968年冬,大坪中学增办高中部,成为完全中学,改名为普宁大坪中学。大坪中学增办高中对于地方有着深远的意义。很多大坪人通过读大坪高中而考上大学,从而改变了人生的命运。纵观大坪中学高中部的发展历程,其对地方的重要性是可以从两方面来谈。
    一方面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在七、八十年代,曾有人在大坪中学坚持复读了七年而最终考上大学,人生之路从此改变。虽然那个时代能够上高中念大学的学生是凤毛麟角,但大坪中学高中部的存在,是一大批学子走向外面世界登上更高舞台的跳板。60年来大坪中学为南阳山区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尤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批的农场知青通过在大坪中学学习补习参加高考,以及招考乡镇干部时,大坪中学高中毕业生多有通过招考而成为乡镇干部。普宁地区的许多乡镇场的基层干部,以及市各科行局里,都有相当多大坪中学的毕业生。在这个意义上,大坪中学高中部为人们提供了一扇打开希望改变人生命运的大门。
    另一方面,对于基础教育而言。大坪中学的高中部,为本地区基础教育的普及以及乡村文化的提升、结构的优化作出巨大贡献。大坪中学高中部的生源,除了大坪本地,还有来自船埔、鮜溪、马鞍山甚至高埔等南阳山区的初中毕业生。尽管后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高中生源质量有所下降,但对乡村中的绝大多数初中毕业学生而言,大坪中学的高中部依然是值得信赖的。大坪中学的高中部,就像母亲的怀抱,把这片广大地区有可能念完初中就失学的孩子全部揽进怀里,让他们接受高中的学习。尽管校舍非常简陋,简陋到草创时代,只有两排平房,一排教室,一排用于教师办公休息。而大坪中学高中部的存在,可以说,等于为这些山区的孩子铺就一条更加多彩的人生道路,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这对于提高当地民众的文化水平,优化山区文化结构,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
    回顾大坪中学高中部的增办历程,有一段感人插曲。在这段插曲里,大坪人念念不忘一个人,他就是时任大坪公社书记的陈厚实同志。在1979年的学校调整中,大坪中学高中部面临着被撤除的命运,是陈厚实书记的力争才保留了下来。陈厚实同志六十年代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普宁教书,因为他出色的工作才能,后来调到大坪公社当书记。
    据大坪人介绍,为了保住大坪中学高中部,陈厚实同志拿出了普宁地图,指着地图一大片土地,跟有关部门力争:“大坪、船埔、后溪、黄沙、高埔、云落、梅林这么大的区域,就梅林一所完全中学,你让这些土地上的孩子念完初中到哪里去读高中?这里要是不设高中部,既不方便学生求学,也不利于这个地区教育的发展。”事实证明,陈厚实同志的目光与胸襟何等的深邃宽广!这才真正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正是在他的力争之下,大坪中学的高中部得以保留至今。这对大坪中学乃至大坪人民及大片山区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福音。它激励了当时的学生,也激励了整个大坪人民。时至今日,斯人远去。大坪中学校友讲到大坪高中的历史时,都会不由自主的说到陈厚实同志。据校友确认,大坪中学校门那几个方方正正的大字,还是陈厚实同志当时亲笔书写的。
    大坪高中的存在,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即便在九十年代,在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下,山区的孩子,念完初中,大多跑去珠三角,或进厂打工、或从事资源回收、或经商,初中毕业生的流失让大坪中学高中部面临生源危机的时候,大坪中学的高中部仍然坚持办下去。这要归功于学校的长远目光和担当的意识。“如果没有了大坪高中部,那么读高中可是要跑到遥远的流沙,那就太不方便了,大坪中学高中部一定要办好”,基于此,大坪中学领导在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当地党政的大力支持下,出台了相关吸引初中毕业学生继续读高中的措施,其中也包括减免学费在内。由是,高中招生出现了转机。在这个意义上,大坪中学高中部为这个区域保留住了高中的火种。进入二十世纪之后,大坪中学的高中部开始有了很好的发展势头,一些学生开始考上二批本科院校。虽然人数不是很多,但也改变了大坪中学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学生考上本科的记录,更多的学生正在此时经由大坪中学考上大学。大坪中学由此给当地人们传递了一个信息:大坪中学高中部不仅仅能教育好学生,还能教学生出好成绩。尤其是近年来,大坪中学高考都能超额完成教育局下达任务。2017年有5个上本科线,2016年高考邓易达同学高考550多分上二A线,受到揭阳市教育局奖励。
    而在当下,大坪中学高中在继续教好学生的同时,更是从全方位对学生进行提升。大坪中学虽然没有拔尖的生源,却有着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可以说,每一个学子的成才,后面都站着一排优秀的先生们。在大坪中学60年的历史中,涌现了一批在学生口碑里传递着感念之情的先生:如教地理的郑汉庭老师,本是旧军人出身,后来转业放弃了很多很好的待遇,来到了大坪做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搞化学研究的杨光胜老师,因为一些客观原因,他走上了三尺讲台;还有,教英语的刘淦老师,教数学的张名胜老师,教语文的李鼎诚老师以及后来的许多老师,像陈文川老师,语文教得好,写得一手好字,课讲得让学生入迷,他的古文学、古代文化研究更是知识渊博,让学生佩服的五体投地。江强伟老师,福建人,当时在大坪中学教高中语文。他的文学造诣很深,喜欢抨击时政。还有吴益龙老师、詹益才老师、郑仕能老师等都是让学生敬仰难忘的老师。钟观明老师又是一个特例,他对于工作的执着让人敬佩,许多学子后来每每说起他时,无不感念地说:“他在讲课的时候讲的如此激动与投入,我怎么不认真地读书呢,我不能不被感动。”为了能给学生更多的练习,他一上完课就是找资料,自己用蜡纸写好试卷,用印油一张一张的印出来。今天考试一结束,明天你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分数了……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支有着光荣传统的师资队伍,安教、乐教、善教,素质好、师德高、凝聚力强,长期的浸染濡润,形成“敬业精业”的教风,优良的传统一直被发扬下来。
    近年来,又有房仲林、余石磊老师获得“南粤山区优秀教师”称号,王少冲、古娘习、钟小霞老师荣获“潮汕星河辉勇师表奖”表彰,钟俊红老师被评为普宁市第六批优秀专家与拔尖人才,还有一大批教师被评为揭阳市、普宁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勇挑重担,无怨无悔,默默付出。正因为老师们的默默付出,无私奉献,学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几年来,有100多篇教研教改论文获国家、省、市、县奖励;教师、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捷报频传,有60多人次获奖。学校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校园文化节、教职工乒乓球比赛、教职工篮球比赛、普宁市中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获得奖励,同时被授予“道德风尚奖”。
    进入后创强、创现阶段,大坪中学在硬件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近几年来学校得到上级党政、市教育局、校友和社会热心人士的重视、支持,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新建了教学楼、实验楼、教师宿舍楼、标准化篮球场,塑胶环形跑道,配套了计算机室、多媒体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等功能室。学校面貌焕然一新,环境优美,空气鲜美。学校占地面积39354平方米,建筑面积13429平方米。草创时期的两排平房教室,早就成了博物馆里的资料了。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学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以人为本,创新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创造适合教育发展的管理”为办学目标,以人为本,知人善任,千方百计为勤于教学的教师创建展示个人精彩的舞台,为学生实现理想铺设迈向成功的阶梯。
    在教学方面,学校抓好常规教学,推行听课评课活动,要求每一学期,每一位老师上一节公开课,命一份试题,写一份总结,读一本好书,千方百计抓好教学教育质量。同时开展篮球、书画、音乐等方面的特色教育。大坪中学的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活动,历来都有好传统。书法教育常规化,学校编成课程,每周一节课。音乐方面,钟飞奔老师的小钟琴,教学很有特色,得到社会的认可,普宁电视台及各级媒体都曾宣传报道。其表演的文艺节目获普宁市校园文化节二等奖。其音乐教育,历来比较有优势。上世纪九十年代,普宁师范学校音乐班的学生,有一部分就来自大坪中学的初中毕业生,从大坪中学走出来的温翠娜同学,现在华南理工大学读研究生,已举办过多次个人音乐演唱会。
    现在的大坪中学,迎来了一个好的发展时代。学校先后获得“揭阳市文明学校”、“普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普宁市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单位”、“中考成绩进步单位”、“高考成绩优异单位”、“揭阳市一级学校”、“普宁市教育系统安全管理‘一岗双责’责任制先进单位”、“揭阳市依法治校示范单位”等称号。
但有一些存在的客观现实,仍然成为学校发展的困扰。像全校29个教学班,1400多学生,124位教职工,面临师资结构性严重缺编问题;处于边远山区,教学资源不平衡问题,严重的生源严重流失尖子流失问题;面临父母大多在外面打工,学生大多数是与爷爷奶奶同住的留守儿童问题,这些给学校的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虽然这些都是时代的产物,客观的原因,但也是学校发展的瓶颈,需要大家的合力解决。

结语:
    大坪中学能够生于此地,立于此地,并坚持生存下来,作为大坪中学全体师生,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智慧。正因如此,市拔尖人才、民俗研究者,从大坪中学走出又回到大坪中学从教的钟俊红老师发出了由衷之言:“母校大坪中学是一座不起眼的学校,但在我们每个坪中学子眼中,她永远是我们心目中的名校。因为,它是我们走向外面世界的起点,我们在其中受到的学识、为人的熏陶,是我们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
 克里希那穆提说:“学校的使命是创造一个地方,在那里,一个人可以学会一种完整的、健康的智慧生活。”学校要建设成为那样的地方,需要上级教育部门的关心重视,需要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的辛勤付出、无私奉献。在这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我们共同努力,共创大坪中学的美好未来。
       (刊于《普宁教育》第28期2018年12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二旦感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