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成语,历来是约定俗成的。不能随便改变,也不能随便创造。一般是有来头的,相当多的资格是很老的,是从上上古的古籍里来的,从神话传说来的,从上古的寓言故事来的。当然,也有一些资历比较浅的,可能是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勤劳勇敢智慧善良淳朴的劳动人创造出来的。那么,今天我们单单来谈一谈一个叫做“三五成群”的成语。为什么是三五成群而不是别的成群?
中国的数字,从一到十这十个数,然后再去排列组合,当然很多。为什么单单就用到三和五来组合?而不用二四六呢?
中国的文化,是一个以道家思想的天人合一为基调或者主旋律的文化哲学体系,尤其以《易经》作为基石。《易经》则主要由象与数构成,象与数互为表证。或者说,互为体用关系。数表而为象,宇宙中的一切象,都被浓缩在数里面。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及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生生不息,八卦推演而为六十四卦。所有宇宙中自然世界以及人事社会的万物万事都可以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这个庞大的数系来表征。所以,数就能表象,就能说明问题,就能代表事物。比如奇数与偶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而世界就是由阴阳构成;比如“九五”,在一个卦里,九五就是帝位,我们平常所说九五之尊,就是指皇帝。比如潮剧里面经常唱到“登九五”就是登基坐上皇帝宝座,“朕乃九五之尊”就是指皇帝自己。而一般九三九四六三六四爻是属臣僚之位。而一个卦里,从初到六,就表示一个事物的整个发展过程,从开始的生长到全盛到最后的衰变,就像一个月,从开始的朔到十五的望全盛,再到晦这一个衰变的全过程。也就是说,每一个数,她都有特定的所指。这种所指已经是约定的了,不可以随便更改的。
那么,我们现在再来看看这个“三五成群”的成语里面的“三”和“五”。它的意思是“几个人、几个人在一起”或者“三个、五个的人在一起;形容一伙一伙的人,以几个人组成一起”。形容多人,又不是很多,几个几个,组成一个个小团体,在一定的空间里或范围内分散开来。大概意思应该是这样。那么,为什么要用到三五这两个数字?
先说说这个三。我们知道,三这个数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它有着特定的意义。它不仅表示三这个确数,它更代表多,是个泛数。前面说过,道家文化里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三,就是表示多,万物。所以,传统文化中用到三时,往往要看是不是表示多。比如“众”字,就是用上个人来代替,就是代表了多。比如森林的“森”,也是用三个木来表示树的多。比如浩淼的淼,用三个水堆起来,表示水多的样子。
再说说这个五。我们说,五这个数字,在中国文化体系里,是个吉祥数字。五,六爻之中最吉祥的数字,尤其是与九结合,就是九五。至极全盛。当然,我们不要全盛。因为一盛极就要生衰。那么,我还代表什么,代表整个世界,代表一个宇宙。先哲以为,宇宙中的万物,其实就是有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构成的。这五种元素就是我们道家文化体系中的五行,这五行相生相克,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生生不息的世界。五行齐,万物备,气息足,相生相克,互为循环。也符合科学界里说的“能量守恒”。那么,这三和五构成的这个成语“三五成群”,它所表达的就是人多,而且这个人是一个团体,一个组合。一个一个的小团体组合起来的一个人群。
20150905002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