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挂历图画欣赏(一)

(2012-01-18 11:02:02)
标签:

文化

锦春图

郎世宁

三友百禽图

边景昭

八骏图

                          挂历图画欣赏(一

    元旦期间,邻居送来一本挂历,上面有六幅花鸟图画,是根据台湾故宫博物院藏画复制的。我是读工科的,看不懂这些画的内容,于是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逐渐有所了解。现介绍如下,与来访博友共赏之。

    第一幅:锦春图

 

        http://s15/middle/4b60457agb6c4b0f75efe&690


   

这幅画的作者名为郞世宁,清代著名画家,意大利米兰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以传教士的身份来华,起名郞世宁,是年二十七岁。并于康熙末年进入宫廷供职,他一面传道,一面为清廷作画,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中国宫廷画家生涯,为中国绘画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锦春图》画太湖石上,站着一对锦鸡,一大一小,亦即一雄一雌。雄鸡身披彩衣,昂首远眺,而雌鸡身着灰白二色,守望雄鸡。石旁杂卉、绿竹、灵芝丛生,草坡上群芳竞放,小溪回流其间。整个画面色彩浓艳鲜丽,呈现出繁华似锦的景象。画面主题图案为“花石锦鸡”,寓意“锦上添花”,而“鸡”与“吉”谐音,“大吉大利”之意溢于画作。

 

 

     第二幅:三友百禽图

                 http://s1/middle/4b60457agb6c4b83787c0&690

            

三友百禽图的作者是中国明代画家边景昭,福建沙县人,明初花鸟院中 ,以边氏最为有名。公元1402年至1424年(明永乐朝)任职于工部文思院;公元1426年至1435年(明宣德间)被授予武英殿待诏官衔。其花鸟画曾被誉为禁中三绝之一。边景昭以画花鸟闻名,在当时影响最大。其所绘花卉翎毛,极其工致,与吕纪齐名《图绘宝鉴续编》记其善翎毛花果,花之骄笑,鸟之飞鸣,叶之正反,色之蕴藉,不但勾勒有笔,其用墨无不合宜,宋元之后,殆其人矣(宋元二代之后,就数边景昭水平最高)。

 

    该图绘初冬时节,百禽栖戏于松竹梅之间。坡石上,两株翠竹凛然耸起,直入云端。古老的梅干斜出画面,茁壮的梅枝低垂,梅花怒放。梅竹之后,松枝隐现,以梅、竹、松三友为主干,近百只大小不一的禽鸟聚于其上这些禽鸟品种各异,而且都能找到真鸟的原型。百鸟中有飞有翔、有立有起、有跃有跳,或露或藏,或高瞻远瞩,或转首探望,或啄或叫,或自理羽毛,或追逐嬉斗,姿态,顾盼呼应,一派生机。构图虽繁复,但因巧于穿插遮隐,所以繁而不乱,显示了画家艺术功力之深厚。

    第三幅:八骏图 

                       http://s11/middle/4b60457agb6c4b9bc587a&690

               

 

八骏图的作者郎世宁(公元一六八八-一七六六年),前面已作了介绍。

这幅《八骏图》中,呈现出在一棵壮实粗大的柳树下,在境界秀丽视野开阔的环境中,活跃着色彩不同的八匹骏马,神态各异不栩栩如生。八匹马颜色、动作各不相同。右下角洁白的马正被人刷洗,而中间同样还有一匹毛色乌黑的马正在被人拴在树上。中间的两匹马在柳树下嬉戏着,甚是可爱。而旁边则有一匹站立、一匹跪卧的马注视着它们的玩闹。而画面左侧的枣红马则甩着尾巴悠然的走向另一匹马。而那匹淡粉色的马则仿佛在注视着湖面欣赏风景,抑或是在低头寻觅着什么。整幅画给人一种安逸、祥和的感觉,适合居家客厅挂。  

看出,这幅画对马的描绘十分写实。马的皮肤上微微的光泽,让人感觉仿佛一伸手就能摸到被洗刷的干干净净的马儿。马身上的明暗变化也相当逼真。光线的变化,可以让人们感受到马健美的肌肉。这幅画中对景物与人的描绘也很到位。苍劲的树干,人身上柔软的布料都仿佛在眼前一样。凹凸的地面好像近在眼前,树上的枝叶地面的植物,描绘得细緻生动。

    马在中国古代一直是民族生命力的代表,在神话传说中,关于千里马、神马、天马的记载很多。  马有灵性,神采骏逸,是威严与武力的象征,历代君王将相都很爱马,古人常以骏马比喻人才,马的形象也常出现于各种吉祥图案中,传说周穆王有良马八匹,乘之周游天下而得名“八骏”,“周王八骏图”寓意人才济济、马到功成。从这幅“八骏图”中体会出安逸、祥和的社会氛围,人才济济、马到成功兴旺发达的景象。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社会环境的追求。

(文中所有图画均选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