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到朋友家玩,他向我们介绍一种豆浆机,很方便地制成豆浆.豆浆我们早上常吃,都是在外面店里买来生豆浆,回家后再煮成熟豆浆.豆浆机也听说有卖的,据说清洗麻烦,还是买现成豆浆方便.现在看到他们的豆浆机,用起来也很方便.回家来对儿女们说,准备买一台豆浆机.第二天下午(星期天),女儿就把豆浆机买好提来.一大家人口都感到新奇,当场就用米等粮食来进行试验,大约一刻多钟时间,米糊就做好了(豆浆机也可做米糊).吃起来也很可口.从此吃豆浆就不用到外面店里去买了.
回想在儿童时,家在农村,豆浆并非经常能吃到,大都是在过节日时,家中磨豆腐,才能吃到豆浆.所吃到的豆浆叫三浆.因为豆渣要经过三次研磨,第一,二次研磨的豆渣,经过滤后,用来做豆腐,第三次研磨的豆渣,过滤后才用来烧豆浆.因为在石磨上研磨,只有经过多次加工,才能充分利用豆子的营养成份.
儿童时,我并不喜欢吃豆浆,真正喜欢吃豆浆,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考入县城中学(即江苏省沭阳中学)时.那时每到冷天,早上都是吃豆浆.早晨2--3点钟,厨房的工人师傅们就要起身磨豆汁.豆汁和大米同煮,成为豆浆,很浓稠,美味可口,每位同学,老师都喜欢吃.考入高中和大学时,实行粮食定量,在学校里就很小吃到豆浆.六十代初,来上海工作,如早上到饮食店就餐时,吃得最多的也是豆浆,如一碗咸浆,一根油条和两只大饼,或者两块粢饭糕.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豆浆绝大部分是用石磨研磨成的.1976年我出差四川,由成都到泸州,在路上看到卖磨豆浆的小石磨,这种磨很小,直径10CM左右,一个人可以操作.当时很想买一台,因为太重没有买.八十年代初,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生产各种日用品.我的同事从某乡镇工厂买来十几套绞肉机,我也从中买了一套.这种绞肉机很简单,像啦叭筒形,中间有螺母,螺杆.螺杆的一头装有不同形式的刀具,通过手柄转动螺杆,就可以绞肉,切菜,把浸漂的黄豆加工成豆浆.于是我们就用这种绞肉机来加工豆浆吃.不过要花费很长时间,做了几次也就不做了.现在使用豆浆机,方便多了,是电脑控制,全自动化:只需把浸好的黄豆放入机内,再放入一定量的水,接通电源,经过一刻多钟时间,熟豆浆就做成功.
豆浆营养丰富,是一种老少咸宜的绿色食品.可是在过去,大部分家庭不能把它当作主要食品.在粮食定量时,卸少黄豆加工;在粮食丰富时,豆浆加工麻烦.现在有了豆浆机,加工方便,可以天天吃到,成为主要食品,真正的进入寻常百姓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