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大金湖

(2008-11-06 09:56:09)
标签:

旅游

大金湖

甘露寺

水上一线天

上清溪

漂流

                       游大金湖

大金湖,旅游了两次,第一次是在2003513日,由上海申桂旅行社组织,经南昌双飞三日游,弗用1200元。第二次是在2007913日至17日,由本部门组织,上海海鑫旅行社负责,共21人参加。现将两次旅游过程中所见所闻,汇编如下。

 1 大金湖

大金湖在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境内,长约62公里,水深20~30米,最深达80米,水容量8.7 亿米3。湖山交错,湖中有山,山中有湖;山壁陡峭,形态怪异。山上绿郁葱葱,山下湖水清绿。鱼类资源丰富,目前发现最大鱼180多斤。已被捉到,做成标本,放在展览馆内。在之前,渔民反映,在捕鱼时,渔具常被拖入水底,力量很大,疑为水怪。有关部门派潜水员到湖底观察,发现是条大鱼,于是被捉了上来。湖中景点很多,我们仅看了情趣园、甘露寺、斜线天、水上一线天等景点。

   1),甘露寺:甘露寺为宋朝叶状元为纪念他的母亲而修建的,形状像倒三角形,建于山沟间,是一位邹建筑师所造。他采用了一根柱子来支持整个庙宇的重量,称为“一柱支地,不假砖瓦”,这是一个建筑奇观(图1,2,3)。取名甘露寺是因为山上的钟乳石,每隔几分钟就向下滴水一次,像甘露一样,滋润着下面土地,故取名为甘露寺。

这个庙宇有个特点,就是尼姑、和尚同在一个庙里修行。后来有个县令,看了很生气,于是就把庙里的老和尚(即主持)找来,出了一付对联的上联:左尼姑右和尚如何修行。要老和尚对下联,如对得好,允许和尚、尼姑同在一个庙宇,如对得不好,就立即分开。老和尚随口答到:上罗汉下观音各修各行(罗汉是指如来佛,在同一大雄宝殿里,上面放着如来佛像,下边放着观音像)。对得很工正,于是这个特点就保留了下来。

在前往甘露岩寺的路上,看到许多奇山异峰。当沿着峡谷前进时,一座山峰映入眼廉,一个山峰像钟,一个山峰像鼓,左钟右鼓,名曰钟鼓峰。继续前进,再看钟鼓峰,却像麒麟,又叫麒麟峰,称为两奇。继续往前行,还可看到如来佛面孔等山峰,一直进入甘露岩寺,进行游览。

 

     游大金湖  

           1,甘露寺                           

 

     游大金湖 

          图2,甘露寺 

                            

游大金湖 

                 图3,甘露寺

 

2),斜线天。斜线天是一个大狭缝,顺着狭缝向上爬,坡度很陡,缝很窄,宽度为0.5~0.8米,向上看不到天。爬到高处向后看,能看到一线的亮光,故称为斜线天。

3),水上一线天。看完斜线天后,登船去看水上一线天。随着船行出现许多奇异山峰,如情侣峰,大赤壁。大赤壁又叫千口峰,上面有各种口形。随着船的前进,山谷变窄,仅能通过一条船。两边山壁陡立,高达百米,向上看去,仅能看到一线之天。船到尽头,看到一座山头,像一尊观音菩萨,再向前有两条瀑布,中间有一园珠,称为二龙戏珠。在两龙之间有一条象鼻,面对观音像,称拜佛(图4,5,6)。

 

    游大金湖 

   图4 水上一线天                                    

 

      游大金湖

          图5,千咀岩

 

 游大金湖

     图6,钟鼓峰

 

2,登状元岩

状元岩因邹状元在上面读书而出名。相传南宋邹应龙,年青时家中贫穷,但奋发读书。为了寻找安静地方,自己背一袋米(18斤)上山,在山洞中住下读书,以后这座山称为状元岩。

我们于早上745进入岩中,沿着山间一条道路向前走去。开始路很平坦,两边树木茂盛,一片葱绿,空气新鲜,山岩高耸,令人心旷神怡,真是早晨散步的好地方。

到了山脚下,开始攀登。山上小路时而陡峭,时而狭窄,一路走上去,不多会,就气喘嘘嘘,汗流浃背。幸亏一路的奇观,使人减轻了疲劳。

首先看到的是,在山坡上有一行脚印,很深。据说是邹状元凿的脚印,便于上山,可见他当时付出了很多的劳力。在山壁上有许多奇妙的图形,有的像竹笋,有的像蟠桃,惟妙惟肖,而这些都是自然形成,并非人工雕凿。

一边行走,一边向远处眺望,云山雾海,层峦叠障,各种奇异山峰,呈现眼底,如三虎归山,四龙入海,笔架峰等,美不胜收。

花了一个多小时时间,到了状元岩,即邹状元读书处,是在一个岩洞中,地方很大。现在中间有一尊邹状元的塑像,供游客瞻仰。在地面有一石臼,是邹状元当年舂米用的,可见当年生活的艰辛。

登状元岩用了两个小时,回到车上已筋疲力尽,两腿酸痛,但对锻炼体力锻炼意志也是一次好机会。

3,上清溪漂流       

上清溪取名于道教三清中的上清而得名。我们登上竹筏顺流而下。一个竹筏坐6个游客、两个稍公,一前一后掌筏。河水很清,河面时宽时窄。水流时缓时急。两边山峰入云,悬崖峭壁,十分壮观。有许多奇异山峰,如象鼻石、骆驼峰、落霞等。漂流了两个小时。这次漂流比起浙江的南溪江漂流要好的多。

游大金湖

        图7,上清溪漂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雁荡山三日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