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胞胎妈妈求救--儿子高度近视1000并有斜视弱视

(2007-08-20 22:21:48)
标签:

健康/保健

三胞胎

弱视

斜视

高度近视

健康

分类: 宝宝成长篇
每当走在街上,所有人都对可爱的三胞胎儿子投来羡慕的眼神时,我是幸福的,但这幸福中夹杂着太多的辛酸和泪水。平时别人见到我总是感叹,家里一个小孩已经累的够呛了,三个真是难已想象。但是如果孩子都是健健康康,带得辛苦真的是没什么。当孩子有什么疾病,那个时候是我最无助的时候。享受着幸福的同时,承受的是三份的痛苦与折磨。
 
因为是早产的三胞胎,所以小儿的一些常见病也比较多,阿大和阿二小的时候脐疝,阿大生殖死器官又有积液,出生一个月多时,头上长了一个血管瘤,后来越来越大,那时我们担心科四处求医,后来又查了很多资料,说脐疝和积液都能随着年龄长大,会自然全愈。有的医生说血管瘤要动手术切除,有的又说能慢慢消褪,抱着试试的态度一边慢慢观察,一边想等再大了再去动手术。到了一周岁多,发现血管瘤慢慢消了,脐疝和积液也慢慢好了,我的那份担心才慢慢地放下。
 
在阿三8个月大的时候,阿三有点对眼,我赶紧去大医院看,医生说太小看不出来,又好像没事,一周多时,对眼有点明显了,又抱去医院,医生又说小孩在三周岁之前有点对眼很正常,可最近越来越发现阿二,阿三看东西总是拿得很近看,对眼也越来越严重了,担心弱视,电脑很多资料又说,弱视最好早治疗,前两个月又抱去医院,医生很肯定地跟我说,太小看不出来,也没法治疗,至少要等到小孩会看视力表时才行,我批评我不可乱信电脑上的一些资料。虽然医生这么说,可心里的那份担心始终放不下。
 
现在去医院很多护士建议我们办一张健康卡,可以在家打电话预约,不用在医院等长长的队伍,饱受等待的痛苦,上次忍痛办了一张,发觉也没什么用处,为了消费卡里的钱,我就打了咨询名医的电话,医生告诉我说视要早治疗,越早越好,于是今天早又带了阿二上妇做检查,结果阿二得了1000多度的高度近视并有弱视,还有散光,内斜视(15~20度),医生说非常麻烦。现在就要开始治疗,首先要马上配一付左眼700度,右眼800度的眼镜。既然阿二有高度近视,同样症状的阿三肯定也有了,想想平时带他们三个都忙不开,这么小他根本就不配合着带眼镜,我的头真的是两个大。
 
回家上电脑查了有关资料:
弱视是儿童常见的眼病,屈光不正是造成弱视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对25例高度近视造成的弱视儿童进行治疗,取得一定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5例儿童为2001年9月~2004年12月我院眼科视光门诊接诊的病例,男15例,女10例;双眼18例,单眼7例,共43眼。年龄最大12岁,最小3岁,平均6.6岁。其中单纯性近视24眼,单纯性近视散光4眼,复合性近视散光15眼。

   检查方法  远视力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近视力检查采用标准近视力表。全部患儿予以充分散瞳后,用TOPCON电脑验光仪(RM-8000型)、带状光检影镜及NIDEX全自动综合验光(RT-2100型)验光并检查双眼注视性质、眼位及眼底。散瞳药物的选择根据年龄而定,10岁以下(包含10岁)用1%阿托品滴眼液散瞳,每日3次,连续3天,第4天进行屈光检查,3周后复诊根据检查结果配镜;10岁以上用美多丽滴眼液散瞳,10min滴1次,共3次,待瞳孔散大睫状肌充分麻痹后予以屈光检查,次日复查根据检查结果配镜阿二当时检查的时候,用美多丽滴眼液,5分钟滴一次,当时他哭着根本就不配合,所以又有点怀疑检查的准备性,不敢听医生的话,马上去配眼镜)。

  1.3  治疗  采用屈光矫正和弱视训练(包括:弱视训练仪、穿串珠、描画等精细目力训练)结合常规遮盖疗法等治疗方法。1http://www.39kf.com/Txt2Img/ksdfuie4557.gif疗程为20天,每个疗程均复查矫正远视力1次。3~6个月后散瞳验光1次,及时调整镜片度数。疗程6个月~3年不等。

  1.4  评价标准  弱视评价标准[1]:矫正视力达0.6~0.8为轻度弱视;0.2~0.5为中度弱视;≤0.1为重度弱视。疗效标准采用全国儿童斜视弱视防治学组规定的标准[2]来评价。无效:视力退步、不变或仅提高1行者;进步:视力增加2行或2行以上者;基本痊愈:视力恢复到0.9或以上者;痊愈:经过3年随访,视力保持正常者。

 

因为每个医生和每个医院看同一类的病,说法一般不大相同,所以现在我有时真的无法全信一个医生的诊断结果,我总是持怀疑的态度多看几家医院,然后做出最后的决定,现在的我心情是混乱的,很想通过网上,能收到一些有经历过的朋友的建议,所以在此发出求救信,希望看到的朋友多多给点建议。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