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眼中的山水
(2012-12-28 10:04:23)
标签:
山水文化 |
分类: 文学原创 |
《论语》中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人眼中的山水,似乎总有些别样的情怀。
古人眼中的山水是美的,是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说的“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苏轼在《赤壁赋》中所写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是陶潜《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幽然见南山”;是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古人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山水自然,在山水中陶冶性情,在山水中抒发感怀,在山水中感悟自然万物,在山水中体察宇宙苍生。
所以王羲之在兰亭抒发了“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感触;苏轼在赤壁写出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与我皆无尽也”的哲理;陶潜悟到了“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王维则把自己的领悟到的禅意写成了“木末芙蓉花,山中开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
古人与山水为伴,他们像山一样坚强沉默,他们像水一样柔和灵动,他们写山水诗,作山水画,成就属于自己的山水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