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知名散文家新作展第9期主持人语
(2014-08-01 08:43:58)
标签:
知名散文家新作展 |
分类: 于燕青散文 |
写在前面的话:由衷地高兴!有些刊物和版面,你不能按正统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刊物这样的等级来看待,比如在场主义的刊物《在场》就很难上,感谢《在场》让我这块破铜烂铁常有幸与金子们挨在一块!我曾上过习习老师的版面,那家刊物并不出名,但习习的名字就是牌子,习习老师对文字眼光多毒呀,一般的平庸稿怎入她的法眼,所以我感觉很光荣。这次我又有了这样的光荣感。这样的光荣感不是虚荣。感谢杨永康老师的扶持!我知道我算不上散文家,更别说知名了,我还需要很努力的。哈我是不是搞的太正规了,好像在发表获奖感言呵呵~~~
要文艺,也要生活
——中国当代知名散文家新作展第9期主持人语
杨永康
若是在八九十年前,布勒东们会不假思索地做出要文艺不要生活的选择,一战刚刚结束,人们对生活的信念完全丧失,希冀于文艺是很自然不过的了,超现实主义既是布勒东们对文艺的理解亦是布勒东们对生活与现实的理解。正如布勒东本人所说:“这一切都承载了太多的意义,太具有号召的作用,预言的性质,在黑暗沉闷的暧昧的角落里,这一切出现的太恰当了。”时至时过境迁的今天,文艺在作家笔下不但变成了生活本身,而且替代了生活本身。漫无边际的文艺生活,包括虚假的文艺生活,已严重侵蚀了文学的肌体。文学黯然失色了,生活也难掩黯然失色。本期选发的黄惟群、成曾樾、沈荣均、玄武、闫文盛、于燕青六人的作品,多多少少会让我们看到久违了的生活,久违了的非文艺生活。其实好的散文未必非要处处文艺,生活的本色呈现也未必比文艺逊色。重要的是她们都是作家们心灵的亲历亲为。
黄惟群先生的《自己动手造房子》着实让我激动人心了一回,阅读中扑面而来是一个又一个本色的生活细节,实在让那些纯种的文艺生活们大为逊色,正是这篇文字让我下定决心喊出,要文艺,更要生活的。成曾樾先生的《东澳岛》冷静别致,自有意趣,如赏美景,如遇故人,自有一种临风、自足之美。沈荣均笔下的宋人生活、狂狷、自由、无所拘束,勾连于闹市,很有力量。玄武写的是巨人们的命运与生活,如欧洲妇人的裙子,是宽大的,也是结结实实的。闫文盛总想着将一些不可能的断片付诸实现,带着对文艺的无比的荣耀和沉醉。于燕青写的是炎热潮湿的南方一种紧张的生活。生活可以让一个人的肾上腺素大量分泌,肌肉紧张,呼吸加快,体内应急系统被调度起来。生活也成就了所有人,包括作家,包括面孔越来越可憎的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