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漳州市第六次文代会

(2010-03-27 22:56:49)
分类: 于燕青纪实、评论、其他

 

 

漳州市第六次文代会

 

                          看吧腿不好人都站不直。


漳州市第六次文代会

 

      我与漳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沈顺添,我们都上过《海峡消费报》人物版。

      前几天参加了漳州市第六次文代会,会间,我透过不动的或攒动的人头缝隙,看见左前方“刘小龙”的牌名,这个名字我太熟悉了,10多年前这是一个让我崇拜的名字,他的诗歌曾深深地打动过我,我还曾斗胆把我的拙诗寄给他,请他指教。也就是说,他算我的老师,有过一次书信往来的老师。但我们却一直未曾谋面,没想到10多年后在这里相逢了。就想待会休会时是否去认认这位师长,以表敬意。正想着,刘小龙老师忽然离座,他从我身边过时瞥了我一眼,我感觉他这一眼并非随意的一瞥,似乎有些意味,什么意味呢?我就小人度君子之腹地以为他是看到我面前的“于燕青”牌名,感觉我的架子大了,曾经求教过的人也不主动打个招呼。于是就决定休会时向他请罪。我查找手里的会议资料,忽然发现刘小龙的地址在漳浦,而我印象他在东山的,难道他工作变动了?我以纸条询问隔座的作协小黄,小黄回答是两个人。再一查,果真有两个刘小龙,于是又想,倘若刚才那人不是我要找的刘小龙老师呢?不禁对自己的揣忖哑然失笑。

   会间休息时,我和作协小黄去洗手间的路上又见到那个人。我问了小黄,确定他就是我要找的刘小龙老师。回来的路上,见他还站在那里,就恭敬地上前问他是否是写诗的刘小龙老师,虽然已经确知,但初次见面这样的寒暄还是必要的。并一再解释我刚才没和他打招呼就是因为我发现资料里有两个“刘小龙”,不知道他是哪一个刘小龙。当然还称赞了他的诗歌,感谢他曾经的指教。他很谦逊地说,那都是年轻时闹着玩的。那一刻,我心里若有所思,若有所失,他那么才华横溢的诗歌怎么会是闹着玩的?寒暄结束时,我忽然听见他称呼我“大记者”,我吃惊了一下,发呆了一下。回到座位上我笑着对小黄说,原来我忙活了半天,费了这么多口舌,到头来他还没弄清楚我是谁呢,他根本就忘记了有个叫于燕青的人给他写信向他请教写诗。小黄说:“谁叫你不自报家门?”我说我报了的,小黄说她在边上都没听见。我说只怪刘小龙老师太谦逊,他一谦逊,我就谦卑了,加上宗气不足,声量自然就小。

   我羞愧尴尬地自言说:“于燕青你以为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还记得自己。”是的,原来我的“小人度君子之腹”都只不过是自恋罢了。但好像也有点契诃夫的《小公务员之死》的那个小公务员的影子。也许,自恋、自卑,在我都有点吧,就像钱币的两面。做人,挺麻烦的。再一想,其实,记不记得又有何关系呢,相逢何必曾相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