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汶川呀汶川,想象(外二首)

(2008-05-25 19:53:51)
标签:

于燕青诗歌

文化

杂谈

分类: 于燕青诗歌

汶川呀汶川,想象(外二首)

扯掉胳膊逃生的小英雄,由于断肢感染被再次截肢! 心碎的妈妈抬着儿子的头说:"老天啊,把儿子的痛苦转给我吧!" 看看这母亲的眼神吧,那有多痛苦呀,这是多大的打击呀。她望着医生的双眼充满了祈求。看了这图片谁不心碎流泪?从这母亲的脸上我看到儿子的痛苦落在母亲的心上是双倍的痛苦。我的心我的肺腑疼痛,我们这些幸存者感恩吧!为这母子俩祷告祈福吧!

 

想象

 

于燕青

 

那一刻,一生的重量

把我打入逼仄的瓦砾下

时间的黑幔将我紧裹

恐惧没了疆域

没有食品和饮水

热气,寒流轮番袭击

尘土锁住了我的眼耳鼻嘴

水泥楼板锁住了我的身子

绝望锁住了我的梦

伤口在滴血

手脚疼到麻木

夹缝里,一瓶矿泉水咫尺天涯

是我此生最大的诱惑

我不能,不能

不能再想象下去了

 

汶川

 

于燕青

 

汶川,我曾经不知有你

汶川,我情愿永不知有你

5月12日,汶川。北川,绵竹,绵阳,茂县……

那么多地理的盲点

成为生命永远的痛穴

 

山摇地动,飞檐走石

不是金庸小说的功夫片

5月12日,汶川

多少生命瞬间消失

人,多么的渺小

 

楼塌,桥断,山倾

蜀道更难了

子弟兵不顾生命危险

水陆空并进,众志成城

到处是生命的奇迹和感动

人,又是多么的伟大

 

那天起,我们都是汶川人了

我们的孩子,父母,兄弟姐妹

我们一同祈祷

我们一同于瓦砾和泪水中

重新诞生

 

活着

 

于燕青

 

安逸了太长的时间

我们嘴里说,生命最是可贵

心里已不这样想了

那一刻,那些从

求生高度下垂的小手

贴着大地失常心率的小耳朵

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才是最好的学校

有坚固教学楼的才是最好的学校

 

那一刻,金钱权势皆是虚空

那些惊恐却依然清澈的眼睛

映照出世间的善恶

那些贩卖童工,官爵,良心的

喝人头马,日夜做爱,收受贿赂的

赶紧补上你们偷工减料的砖瓦钢筋

赎罪,忏悔

趁你们还活着

汶川呀汶川,想象(外二首)

汶川呀汶川                   

                                   于燕青

                                        1.

     汶川,我曾经不知有你;汶川,我情愿永不知有你。让映秀,绵竹,茂县……永远成为地理的盲点,5.12特大地震之后,那么多地理的盲点一下成了我生命永远的痛穴。假如日子也可以像我的电脑一样系统还原,那么就让日子还原到2008年5月12日之前吧。2008年5月12日是一条界线,它把快乐隔断在那之前了。

   我生在北方,长在南方。一直以来我都是没有故乡感的人,5.12之后,我已然是汶川人了。汶川呀汶川,我灾难深重的故乡。我再次深刻理解了海明威引自英国牧师John Donne的诗:每个人的逝去,/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的命运,/与所有人的命运相连,/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敲响。

                                     2

    5.12特大地震,我最先想到的是生命的可贵。我设身处地地想象自己也经历这样的一场灾难,我想象山摇地动,楼倒房塌,响声轰鸣,尘烟四起。而我在哪里呢?在房间?那我会选择冲出房间跑到楼下吗?应该是吧,漳州发生过几次小的震感,大家都是那样反应的。也许我根本就来不及到楼下,恐惧统摄着我……接着是什么重物将我打入逼仄的瓦砾下,时间的黑幔将我紧裹,恐惧没了疆域,没有食品和饮水,热气,寒流轮番袭来,尘土锁住了我的眼耳鼻嘴,水泥楼板锁住了我的身子,绝望锁住了我的梦,伤口在滴血,手脚疼到麻木,这样的状况下我能坚持多久?我不能,不能,不能再想象下去了。

    5.12特大地震让我知道了我这两年两次住院,一次骨科手术,还有失盗,其实都是小灾小难。

                                  3

    我又想到地震的副产品:孤儿,孤寡老人和残疾人。我感叹生命无常,祸福旦夕的不可预测。所以这场灾难对于许多人来说,只是苦难的开头。所以他们除了物质的救助还需要心理的救助。得知真有这方面的救助,我感到一些欣慰。社会进步了,越来越人性化了。我于2006年作骨科手术时候,非常恐惧,就想过,我太需要一个心理医生了,医院为什么不配个心理医生?但愿我们的社会善待生命不仅仅体现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而应是生活秩序里的常态。

                                 4

     那一刻,金钱权势皆是虚空,那些有钱人多年为金钱奔忙,置下豪宅,名车奈若何?多少钱能买一条生命?我不再羡慕房子很多的人,我还想到了居高不下的房价应该会有一些影响吧?那些有钱人添置那么多房产也许只是给某次大地震增加一些废墟吧?还有战争,如果哪一天某个国家领导人又出了个希特勒般的疯子,随便朝地球的哪个角落扔出一两个核武器,也是不堪设想的吧?

                                 5

   

    看电视那情景真有些像《圣经》里世界的末日所描写的那样。安逸了太长的时间,我们嘴里说,生命最是可贵。心里已不这样想了。5.12特大地震让很多条麻木的神经蓦然醒来,那种对生的渴望只有面对死神你才能真正地彻悟,这样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机遇,并非人人都有的,那个获救的小郎铮先是哭,后是笑,对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他的解放军叔叔们,举起了他疲惫的小手敬礼。小郎铮只有三岁,可他对重获生命的喜悦与感恩,比那些平平淡淡顺顺利利活过50岁60岁的人更有感悟吧。另一个小男孩人家问谁救了他,他说是消防叔叔,接着他情不自禁地说:“太好了!我有救了。”还有那个母亲,在儿子经过100多个小时后获救,她在一边絮絮叨叨地说着:“我现在感觉太幸福了!”他们的语气里都不难听出他们的感恩和对生命的珍惜。那个被困80个小时的中学生,他重见阳光的第一句话,竟是要求一支可乐,还补了一句“要冰的”。他因此获名“可乐男孩”。他的纯粹和真诚打动了我,也许,他埋在废墟里想到的也许是自己平时的吝啬,也许他曾在装有可乐的冰柜前站了很久,舍不得为自己买一瓶可乐,也许他觉得他亏欠了自己,生命是多么的可贵,假如还能生还他一定要美美地喝上一瓶冰镇可乐。虽没有感人的话语,没有大道理,但那种朴实真诚同样感人。

    我们都是幸存者,我们必须在活着的时候更加珍惜机会,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多做好事。这样,我离开的时候会更坦然,最好活着的时候能为灵魂找到一个未来的家。我相信这次灾难一定会带给人们一些更深的思索吧?我希望这场灾难不仅仅带给我们苦难,还能给我们一些积极的意义。也许这场灾难会改变我们的生活观念,但愿贪官少下来,但愿不要总为了欲望瞎奔忙,也该停下来想想自己了,想想生命和灵魂。欧洲的人道主义和文艺复兴,不就是源于一场夺去众多生命的黑热病吗?

   

但也说不准,不是还有救灾物质被哄抢吗?不是还有乘机抢劫难民的人吗?哦,这些没有灵魂的人,我真不想诅咒他们:为什么被埋的不是他们?为什么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能找到答案吗?也罢,人的智慧总有不逮,还是自己给自己一个安慰的答

案:这个世界不能都是好人,就像不能四季都是春天,否则庄稼就永远不能成熟了。但多数人被震醒了,我收到一条短信,《给追逐名利者的一课》:汶川地震,生死转换于顷刻,穷人与富人同行,少年与老年携手,恩人与仇人同去,平民与官员同趋,抹平了恩怨情仇,埋葬了利绿功名。当生命邂逅死亡,顿感生命脆弱,亲情弥珍,更使人明白:得到别得意忘形,失去别怨天尤人,顺时要善待别人,逆时要善待自己,累了就自己歇歇,想了就发条短信。平安是福。深深地祝福我的每一位亲人和网友!

    我非常激动,因为我已经看到被物欲掩埋得太久的人性与生命的本真,正在回归复苏中。我们深深地哀悼死者,那么多人用他们的生命换来我们对生命和价值观的重新思索。


警惕

                                         于燕青


    我们的眼泪开始被一些口号淹没了,忧伤被大量刺激出来的胆汁质取代了。看了电视里四川又一场赈灾义演,那么多熟悉的大牌明星在朗诵一首诗,“人定胜天”又成了最强音。那“天佑中华”的祈福心声,那种对上天的敬畏和反思重新被颠覆了。人真的能胜天吗?我们是不是已经习惯了睁着眼睛说瞎话?文革中我们没少喊人定胜天,也没少犯无知的错误。既然承认生命高于一切,那么即使我们重新建造一个新汶川新北川,我们的努力也只是把损失减少到最小。难道不是吗?有什么可欢呼的?坚强是正视,接受,不是盲目乐观。除非你无视几万人的生命和千千万万断肢的人们。除非你是脑瘫。

    我们什么时候把我们这个民族的敬畏意识丢弃了?百家讲坛说到康熙皇帝敬天敬地敬人,对于生杀由己的皇帝说敬人我不敢苟同,但敬天敬地却是真的,每年大量的的祭祀活动就可说明。儒家自孔孟始即讲“敬”,孔子的学生子张说“祭思敬”,就是说人要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有敬畏之心才可以契合于体现自然目的的天道之诚。在孔子的思想里,天是有爱也有威严的天。

    天就在每个人的心里,地就是大自然。面对这场灾难,所有的幸存者们除了眼泪爱心行动,还要反思,否则就对不住彼岸那些灵魂。我们是一个不忏悔的民族,是我们英明如神从不做错事?还是狂妄自大?反正我听到更多的是人硬梗着脖颈发出的:我从不后悔!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人生过处唯存悔,知识增时只益疑。”一个大师级的人尚且存悔置疑,更何况我辈凡俗夫子。天谴式的诗到处流行,我的人谴式的诗只能留在博客里:“那一刻,那些从/求生高度下垂的小手/贴着大地失常心率的耳朵/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才是最好的学校/有坚固教学楼的才是最好的学校……那些贩卖童工,官爵,良心的/喝人头马,日夜做爱,收受贿赂的/赶紧补上你们偷工减料的砖瓦钢筋/赎罪,忏悔/趁你们还活着。”截止现在我只看到一个在忏悔的教育部门的官员。

    我们太热衷集体意识了,包括对生命的敬畏也是集体的,我们已经不会单独思考了?“生命高于一切”也只有在这样集体殇逝里才能见到,我不禁想问,难道生命的尊贵只表现在地震这样的特定环境?当活生生的个体来到医院,你的生命就不尊贵了?

    确实,当个体的生命遭遇天灾人祸疾病侵袭而来到医院的时候,你是见不到生命的尊严。有什么别有病,去哪也别去医院;假如一定要去,那么请你带足该带的一切,只是不要带着尊严。去了医院,先是把你弄迷糊了:一楼排队挂号,二楼候诊,三楼检查四楼取药……接着“站上来!”,“把裤子脱了!”永远的呵斥之腔,让你尊严扫地,直逼得你想诅咒生而为人,恨不得变为鼠类,一只老鼠总比俎上肉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