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于燕青诗歌 |
分类: 于燕青诗歌 |
深情相伴到永远
她就是孙继征,与老伴鲍受存(原解放军723医院院长),是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相识相爱的,战场上他们同沐战火救死扶伤。生活中他们相濡以沫,情深意重。苦尽甘来,如今他们本该幸福地安度晚年,却因10多年前鲍受存忽然脑梗、全身瘫痪而在家与医院之间进进出出,6年前,鲍受存病危住院抢救,至今再也没有踏出医院。
医生护士们都说她老伴活着是一个奇迹,如果没有孙继征这样精心的照料,他无论如何是不能活到今天的。他不仅脑梗,还伴有肠功能紊乱、心衰、帕金狄氏综合症等多种病症。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为了让孩子们安心工作,病人的一切护理工作,甚至包括理发、刮胡子等一切大小事,孙继征全包了。病人因为长期卧床,时差颠倒,白天睡觉、晚上醒来。如常常晚上9点后醒来,心情烦躁,便发脾气。还频频地要大小便,所以孙继征一个晚上要起来好几次,每晚只能睡4个小时,而且这
4个小时也要分成好几次睡。这两千多个夜晚,孙继征从未睡过一个囫囵觉;无论是严寒的夜还是酷暑的夜,孙继征都是和衣而睡。病人一有动静,她就得一骨碌爬起来。病人病危的时候,大小便失禁、神志不清,孙继征常常是一夜未眠。孙继征是个热心肠的人,她不但照顾自己的老伴,平日里还常常帮助其他病人。
由于过度疲劳,孙继征曾病倒,两人躺在一间病房,就这样,她还一边挂着输液瓶,一边照顾他。老伴清醒时曾愧疚地对她说过:“我让你受苦了,不要管我了吧!
我不能让你这么辛苦。”
他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他曾把输液管拔掉了,孙继征发现后便对他说:“战场上,多少战友牺牲了,我们九死一生都闯过来了。这容易吗?除非你让我先走,否则我不会丢下你的……”
孩子们也认为,这样下去了两个人都会垮的。于是,他们给父亲找来保姆帮忙,减轻母亲的负担。由于老伴是重病号,护理工作太苦太累。很难有胜任的保姆。做过护理工作的孙继征觉得还是自己照顾最得心应手。她把省下来的钱全都给老伴买了营养品。女儿、媳妇见她这样辛苦,过意不去,常常给她买衣服,她总是心痛地说:“还是留着钱给你爸买营养品吧。营养品是他的命根子呀!”
一次,老伴一觉醒来想吃螃蟹,已是傍晚时分。附近的菜市场大多已收摊。当孙继征走了好远的路,来到一个集市,天已经黑了,集市什么也没有了。在返回的路上,她忽然发现一个中年妇女手上提了两只螃蟹,便激动地想跟人家买,可人家也是卖来自己吃的。听了她的情况,那人被感动了,就分了1只给她。她欣喜若狂,不知不觉迷了路。与医院近若咫尺的市区,对她来说已经太陌生了。不巧,天又下起了雨。她又担心病床上的老伴,心急如焚,一不小心跌了一跤。爬起来时,她看了看螃蟹的腿还在动,连声说好。最后她不得不坐三轮车回来。她把煮熟的蟹肉捣碎,一点一点地喂老伴。这时她才发现自己的膝盖已经摔破皮,流血了。
去年冬天太冷了,无论盖多么厚的被子老伴的身体还是冰冷的,热水袋也解决不了问题。她就干脆和老伴挤在一张床上。老伴说:“我这大小便失禁,自己都觉得臭,你还是不要在这睡了。”
孙继征笑着说:“这味道我早已习惯了。”她紧紧抱着老伴,用自己的身体温暖他。那一夜,老伴哭了,呜呜地哭得像个孩子。这位从小受过不少苦,逃过荒,要过饭,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老人,说他这一辈子最自豪的不是地位、荣耀。而是找到孙继征这位贤妻良母。
前不久因为老伴长期卧床,反流所致两肺充满液体,加上心衰,非常严重。医院再一次发出病危通知。院方通知他们的儿女准备后事,却没敢告诉孙继征。院长和政委也来探望过了,并一再对她说:有什么要求和需要帮助的尽管说。当儿女们都赶来了,后事也都准备好了。奇迹却再一次出现了,老伴在孙继征无微不至的照料下,又一天天好转了。当院长、政委再次来探望时,他们惊呆了,因为他们看到他朝他们笑着。院长被感动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紧紧握住她的双手,许久才说出:“谢谢你!你太伟大了!”。
孙继征说:“院长你怎么这样说呀?那都是医生护士的功劳。至于我,那是我自己的老伴,还不是该做的?”
孙继征说:“我与老伴是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是志同道合的同事;我不图别的,只想与他相伴到永远。
这样的一份感情,在如今的生活中,既引领不了时尚,也算不上惊世骇俗。然而,在面临这纷陈庞杂的琐事、疾病、还有那隔绝的孤独与种种困苦,它需要的是强大的精神力量、滴水穿石般的毅力与付出。甚至需要道德的支撑和维持。从这样的一己之私爱中,我们得到了崇高博大之泛爱的洗礼。
2004.5.24《闽南日报》获好作品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