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涂山吐秀气  道边生方家

(2007-12-29 08:40:52)
标签:

转载

李永波


涂山吐秀气  道边生方家
——小记画家张安
(李永波)
    皖北重镇蚌埠,山河吐秀,人杰地灵,有着灿烂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文明历史。张安先生是我市近年来涌现出的一位丹青高手,是写意画家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张安,又名张开诚,字大庸,自号“涂山道人”、“天禅石庄”,书画界朋友戏称他“张胖子”。一九六二年生于涂山脚下,祖籍山东滕州。父亲张庆田有较高文化修养,张安自幼受家庭熏陶,对金石碑帖产生兴趣,继而对中国书法理论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成就,著有《汉王台下汉墨香》、《挥毫落纸如云烟》等书论。而立之年,张安开始潜心研究中国画,努力学习朱耷、石涛、齐白石、潘天寿等大师的技法。
    张安‘性格直率,为人坦荡。我问其为何取“涂山道人”、 “天禅石庄”做号时,他笑曰:涂山道人就是家住涂山道边的人。天禅石庄是几位画家的合称,天,指潘天寿;禅,指李苦禅;石,指石涛和齐白石;庄,指陈子庄。张安挥毫不辍百临前辈精品不厌,他尊重古人章法与技法,去糟粕取精华,大胆地从工到写,再由写到工,最后工写合一,运腕自如,自成一家。张安的画设色很少,多以一得阁墨水自然分色为主。他画的《墨梅》(约50cm×90cm)横幅,惜墨如金,简洁大气;《千里荷塘》(约40cm×60cm)垂幅中的睛蜒,笔精墨妙,栩栩如生,是工兼写完美组合的佳作;《不是荒年》(约60cm×80cm)垂幅上的蚂炸,风动即飞,是小写意中的精品。
    一九八三年张安曾在蚌埠工人俱乐部《工人画廊》举办过一次小型画展,原蚌埠市美协副主席张成之先生为其作序,勉励他“墨不枯,笔不停,终成大器”。美术理论家牧愚先生也兴致勃勃提笔写下《张安的画》在《读书报》上发表助兴。从那以后张安一直将“墨不枯,笔不停,终成大器”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天道酬勤,一九九三年,张安终于以扎实的写意功力,将《三鱼图》、《黄山印象》、《葫芦》、《双鹰》等四幅作品送进中国美术最高殿堂——中国美术馆参加全国性美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看到他的绘画作品时,惊讶地称其作品“墨吐大秀”并欣然在张安的册页上签名留念。《人民日报》社《讽刺与幽默》主编英稻先生看过张安的画后,大加赞赏。也在册页上留下“笔歌漫舞可涤尘”的诗句。《中国青年报》以《张安倒影》为题对其做了专访。著名作家林寂先生则以“滚滚淮水东去,白浪淘尽丹青手,择端大师今何在,且看涂山道人”的诗句给予张安很高评价。
    近年来,张安不断开拓艺术思路,他利用现代电脑绘画技术设计的十二生肖棋头像,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专利。张安谈泊名利,在他人面前很少谈论自己的成绩,就连他身边的许多同事至今也不知道蚌埠供电公司的微标是他设计的。此微标手法简洁明快,释文高雅切中主题,令专业人士称道。
    张安在一步步地往前走,凭借着他的勤奋与灵性,笔者相信,他的作品一定会在中国画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刊载《蚌埠日报.淮河晨刊》 2006.9.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Yuan Longping
后一篇:张安的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