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太商公上市鹰道咨询上市地点选择房产 |
分类: 太商公创业经 |
任何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来实现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因此,资本运作应成为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企业股权性质、盈利状况、发展规模和上市融资需求等不同特征,应采用不同的上市方案,选择适合的上市地点。上市地点的选择包括但不限于香港主板、香港创业板(GEM)、新加坡创业板(SESDAQ)、美国创业板(NASDAQ)等。
香港创业板
创业板是香港联合交易所(联交所)于
1999
年第四季推出的一个新股票市场,其目的是为有发展潜质的企业提供一个筹集资金的渠道,以协助它们发展及扩张其业务。创业板以增长公司为目标,行业及规模不限。为了容纳那些没有完备业绩纪录的中小型增长公司,创业板的上市资格比主板的为低,给予上市公司提供了施展拳脚的不同舞台。
纽交所
成立于
1817年的纽约证券交易所是美国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证券交易所,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组织最健全、设备最完善、管理最严密、对世界经
济有着重大影响的证券交易所。
1997年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数量为
3046家,股票市值11万亿美元,上市股票股数近2070亿股,平均每天成交5亿多股、220亿美元。
那斯达克
被世人称为美国"二板市场"的那斯达克证券交易系统,成立于1971年,
以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运作,是一个支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到
99 年
12月底,那斯达克共有4800多家上市公司,市值达到5.2万亿美元,跃升为
世界第二大股票市场,上市公司的数目也超过了纽约证交所。在那斯达克上市的全部上市公司中,约有近
2000家高科技公司,比重高达40%。
新加坡创业板
新加坡自动报价与交易系统于 1987
年开始运作,旨在为协助具发展潜力的中小型公司在股票市场募集资金而设。在"新加坡自动报价与交易系统"上市的条件较为宽松,公司的发展前景为其着重点。
反向收购(买壳上市)
在境外(如香港、新加坡、美国、BVI、百慕大、开曼群岛)与外资筹组合资公司将境内资产及业务注入,并进行股权交换,以境外注册公司上市。
买壳上市基本流程(以美国上市为例)
http://www.zinpi.com/images/stock.gif
简而言之,反向收购的操作过程,就是国内公司以现金购买取得壳公司的实质控制权,然后让壳公司定向发行股票来收购国内的企业(通常该公司为实际控股国内企业的离岸公司),以此完成将国内资产注入国外壳公司的过程。经过这两个过程,国内企业已经成为壳公司的绝对控股股东,但最少要留20%的公众流通股。定向发行的股数由壳公司最后的交易价格和中国目标公司的资产评估价值共同决定。
- 买壳
“买壳”是指用非常小的代价收购、兼并、股权置换这类公司,与之合并成为海外的上市公司。买壳就是要买一家股东相对集中、没有债务负担、股价极低、面临退市、主业停顿、公司名存实亡的干净“空壳”。买壳上市是美国自1934年开始实行的一种简捷的合法上市方法,上市成本低,时间快,而且欲上市企业采取此途径可以100%保证获得上市资格,避免了直接上市的高昂费用与上市流产的风险。
- 装壳
将境内资产装入境外壳公司的过程,实际上是利用外资将境内企业改组成外商投资企业的过程。在利用外资方面,中国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有直接的外汇投入或来自境外的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装壳资金来源成了反向收购方式上市的最大问题之一。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有如下三种办法:一是境外壳公司溢价发行股票;二是壳公司股东过桥贷款;三是利用付款时间差。按照中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境外壳公司收购境内公司的资金并不要求一次性付清,可在最长一年的时间内付清,只要付了首期款取得了境内公司的股权,就可以通过股权质押贷款以及利润分配等途径获得外汇资金,用于支付收购境内公司的尾款。相比之下,采用第一种方式可能使公众股东获得较大比例的股份,原股东的股份稀释较多。
- 发行新股并上市
境内公司装入壳公司后,公司可以以更高的价格发行新股筹集资金用于公司发展,老股东也可在禁售期满后在二级市场抛出股份获利套现。
通过以上三个过程,公司就完成了反向收购上市的全过程。在美国市场上,历史上通过反向收购成为公众公司的,更多的是一些不符合IPO(首发上市)要求的中小公司。其中一部分公司通过这种方式进入资本市场后,利用资本市场的资源,成长为一个中大型公司,股票升级到更高一级的资本市场。
后一篇:高盛财经词典-太商公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