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财富人生证券/理财余世维太商公陈安之 |
分类: 太商公营销经 |
2000年的中国培训市场,突然掀起了一场陈安之的成功学风暴,这个来自台湾的激励大师以其充满激情的演讲风格和铿锵有力的语调,以及众多玄虚的背景和互动搞笑式(陈安之为活跃课堂气氛而搞的互相瘙痒式的“亲密接触”)的场内气氛,使得国内企业的培训需求一下火了起来,尤其是一些大型企业,连续多场次地给全体员工进行精神激励饕餮大餐。当时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奇怪的逻辑:认为听了陈安之的成功学,什么事都可以成功。传言有个业务员,因为听了陈安之的课以后,在一次拜会经销商前,真的就近找了一家卫生间,然后对着镜子连续喊了30次:“我是最棒的,我一定会成功”,但当他见到客户时,客户客气地告诉他,你人不错,但你们产品的质量不好,我不能跟你们合作……这个业务员顿时傻了,因为这个业务不成功,他就会被淘汰,但他始终弄不明白,为什么他喊了这么多口号,自己还是未能成功呢?
而近两年的企业培训市场又出现了一道奇特的风景,又是一个从台湾来的培训讲师余世维老先生,这个戴着近视眼镜,说话一口台湾味的哈佛博士,仅凭一台老式投影仪、和几张500强企业领袖的头像,以及几个惟妙惟肖的企业故事,就吸引了国内企业界,并令很多企业老板慷慨地掏出大巴大巴的银子,把余世维请到公司,为自己的员工提供智慧食粮,以为老余一来,就能为自己的企业带来腾飞。国内企业盲目的狂热追捧,使余世维轻而易举并且毫不客气地拿下了“中国企业培训第一人”的桂冠。
余世维们的忽悠力
2004年5月,我在广州太平洋电脑市场以5元一片的价格买下了全套余世维的DVD培训碟,初听蛮有吸引力,给了一种很新鲜的感觉,但很快我发现,我只是对他的讲课风格有兴趣,至于内容上的收益少得可怜,除了听到他讲述的一些动听的案例故事外,我没有获得任何他课程标题上注明的内容。尤其是余世维讲的营销类课程,认真听完全部章节,也没有从他这里学到一招半式的营销技能,全部是空洞的理论,这真令我大失所望。
我想起2000年时听陈安之们的培训课,发现余世维其实跟陈安之,是两个非常相似的空洞培训讲师,说空洞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课堂里热血沸腾,走出来一片空白”。
我这不是故意耸人听闻,2005年,我利用咨询顾问身份,对曾经聆听过余世维培训课程的23家国内企业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大部分是企业营销管理层的经理和人力资源总监,我发现这些受训的企业管理者大部分都很喜欢听余世维的课,但问到他们获得了什么收益,大家都想不起来。
前一段时期,国内流行“执行力”,很多企业管理专家和一些培训老师,也动辄必谈执行力,培训市场更是以主讲“执行力”为时髦,我也问过很多曾经听过余世维关于执行力的课程,他们反映,尽管余世维罗列了很多世界500强企业的案例,讲述了很多关于执行力的理论以及中外企业家对执行力的观点,同时还给听课者演示了很多的图表资料,但等他讲完课,仔细一琢磨,才发现这课听得太不值了,花了四、五百元钱,仅仅只是弄明白了一个汉语名词,什么是执行力,但究竟如何去执行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这位余老先生却没有告诉听课者任何有效的方法和工具,也就是说,他虽然讲了执行力课程,但自己的培训却没有达到执行力的效果,因为培训讲师的培训效果以听课者的获益程度为评判标准,听众没有收益,也就表示你的培训执行不到位。
很明显,我们都被这个叫余世维的哈佛博士给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