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从与客户相识、相处、相知到最终达成合作的过程就如恋爱一般,你必须拿出追求女友的劲头去追客户,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做销售的朋友张经理经常说:“会谈恋爱的人不一定是个好销售人员,但不会恋爱的销售人员一定不是成功的销售人员。”细细品味,这话确实有道理。一个连自己喜欢的女孩子都不会讨好、哄不乐的销售人员,又如何去征服客户呢?
仔细想来,商场中的“招商”与生活中的“恋爱”确有很多相通之处。如果用“恋爱”的心态去“招商”,能令自己思路更清晰,紧扣关键环节,从而摆脱一些繁琐的考量。用敏锐的眼光,迅速找到自己的目标客户,获得客户的认同。
这恰恰也是张经理成功的独到之处。
S市酒类市场情况
S市地处湖南与广东相接之地,经济并不是很发达,但S市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该市酒类消费以白酒为主,保健酒市场逐年上升,尤其是近两年,保健酒、红酒和黄酒的销量增长速度很快。但是S市保健酒的市场主流是低档保健酒,尤其是全国有名的某品牌长期雄踞老大的位置,其他品牌难以形成气候;而张经理负责的Y品牌酒是一个新生高档的保健酒,所以经销商轻易不敢“接招”。张经理则依靠他的“恋爱理论”,不断与客户“相亲恋爱”,终于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闪电恋爱”成功,找到了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东家。
要诀一:你情我愿方能情投意合
“招商”就像谈恋爱,需要你情我愿,情投意合,一厢情愿则无法达成合作意向。首先是“相亲”。必须摸清哪个经销商有接产品的意向,比如看他对公司的产品品质、文化内涵和营销手段是否认同。如果都是肯定的,那么要考察经销商是否符合经销产品的条件,比如看他在当地的社会资源和销售能力如何。如果得到较好的答案,则可以进行深一步接触。前提条件是双方都有比较明确的意向,能够相互认同对方。如此,方能进行下一步接触。张经理说,如果双方不能“两情相悦”,即便一方死缠烂打,苦苦追求,虽“抱得美人归”,因一时感动而勉强迁就另一方,终免不了留下许多缺憾,为今后的意见相左和矛盾产生留下隐患。
张经理开始招商,并不急于达成协议,而是频频“相亲”,了解每个经销商,同时也让对方了解自己的产品和品牌,先让双方产生合作的意向。
要诀二:适合般配才能幸福美满
在“恋爱”中一味喜欢“攀高枝”,梦想一步觅得“金龟婿”,不惜低声下气,委曲求全,希望找某行业领域首屈一指的经销商作为代理,张经理认为不可取。他觉得,此类经销商身边“美女如云”,很难关注新生品牌,即使你是“西施在世”,他也要看你是否能够迅速为他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就算他抱着“多一个不嫌多”的心态“娶你入门”,也难免落得个“独守空房”被冷落的命运。
当然,不能自暴自弃,委屈自己嫁个“潦倒不堪”的家伙,不但不能立业持家,可能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很好地保障。张经理觉得找个合适的就行,彼此之间没有心理与现实的落差,既不用担心被对方冷落,也不至于顾虑对方无力持家。如此结合,方能相互重视,共同奋进,开创美好未来。
张经理对有意向的经销商逐个考察分析,筛选“般配”的来作为备选范围。
要诀三:物质宽裕才能快乐无忧
谈恋爱,虽然强调感情至上,但基本的物质条件还是要具备的,中国有句俗话叫“贫贱夫妻百事哀”,可见物质方面的重要性了。基本的物质条件,是双方结合后共同生活的一种保障,是生存的必需,否则再深厚的感情也无所依靠。那么,在招商中我们如何来看待相应的物质条件呢?张经理认为这个物质条件,可以理解为经销商的基本的资源条件、资金条件、营收能力等,如同居家过日子一样,要想做好代理商,必然需要各类资源的配置,这是需要花费的,这种花费来源要么取自一定的积蓄,要么取自稳定的收入,这二者必有其一。
从这一点来看,张经理认为朱老板是自己最佳的合作伙伴。虽然朱老板没有深厚的家底,但是朱老板做事勤奋、认真,善于把资金搞活,常有独特的方式把产品经销好,有一套“活水养活鱼”的本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