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玉福1号作家
陈玉福1号作家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211
  • 关注人气:9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玉福:《高考:陪读日记》

(2017-07-12 10:40:13)
标签:

高考大会战

高考:陪读日记

分类: 我的最新文字

 

天涯何处不修行

——序刘鉴慧《高考:陪读日记》

陈玉福:《高考:陪读日记》

     2015年的一次文学笔会上,我认识了来自国企的青年作者刘鉴慧。从此,她成了我们1号文化团队的骨干成员之一。今年的高考结束后不久,她一脸兴奋地告诉我,她写了一部20万字的《高考:陪读日记》。一开始,我颇不以为然。过了些日子,她真的把一撂厚厚的打印稿拿到了我眼前,并很恭敬、很虔诚地请我提出“宝贵的意见”。这天晚上临睡前,我不经意的翻了几页。这一翻不要紧,意外地被《高考:陪读日记》质朴的描述、深刻的反思和作品传递的信息所吸引......

陈玉福:《高考:陪读日记》

首先,高考究竟是在考学生,还是在考家长?

当前中国的高考,不仅是在考这些特殊历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更是对家长的一次宿命高考。这些七零后家长,大部分亲身经历过高考,他们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学养,他们受苦受难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有多少七零后家长把自己没有实现的人生夙愿寄托在了孩子身上?有多少独生子女从幼儿园到高考,寒假、暑假、双休日,风雨无阻地赶赴各种补习班?有多少五零后的爷爷奶奶们,把孙子的成才视为了家庭的头等大事?

高考,在某种程度上,不少在考学生,二是在考验家长的毅力、能力、财力、物力和精力。刘鉴慧就是千千万万的七零后家长中的一员,极其普通又极为典型。她是经历过七月高考跳出农门的诗书才女,也是一个心怀家国天下有抱负的人才。原本,她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她已经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苦苦追寻、求索、跋涉了很多年,眼看,梦想的帆船即将抵达彼岸,期盼多年的愿望就要成真了。可就在这关键时刻,意外出现了----她的孩子高考失利了。

去年六月下旬,当高考成绩公布后,她一屁股跌坐在地板上,半天回不过神来。因为她万万没想到,孩子的高考成绩与预期相差甚远。而她的孩子,那个自以为已经长大成人、一直喊着要赶紧离开她的独生女,第一句话便是:“我不走,我要去别处复读。”

几番痛苦挣扎后,作为母亲,刘鉴慧不得不放弃了心爱的工作,放弃了唾手可得的梦想,默默承受着内心的痛苦,离家舍梦陪孩子去另一个小县城踏上了艰难的复读之路!

作为她的老师,对她当时的选择,实在是无法理解。放着近在咫尺的优质中学你不上,干嘛要跑到贫乡僻壤去复读?面对她的一意孤行,我一度放弃了对她的希望。面对我的态度,她选择了隐忍,默默承受着所有的指责,黯然扮演起了一个陪读妈妈的角色!

现在,但我翻看她的陪读日记后,释然了。我理解了一个母亲当时的困境和心路历程,也选择了原谅和宽容。她的陪读日记引发了我对高考、对生活、对人生的重新审视和思考......

陈玉福:《高考:陪读日记》

其次,陪读妈妈失去的是什么?

刘鉴慧选择到小县城去陪读后,我固执地认为:刘鉴慧是自私的,固执的,胸无大志的,不值得牵挂和引导!读完她的陪读日记,我才知道,我错怪她了。她是一个优秀的妈妈,更是一个优秀的学生。我不但要宽容她,原谅她,而且还要支持她。

作为女人,她首先选择了尽一个母亲的职责。培养和教育下一代成人、成才,是一个母亲责无旁贷的义务;作为一个有才华、有思想的女子,失去心爱的工作和梦想,她的精神应该在极度酸楚、黑暗和困境之中!

实际上,刘鉴慧是一个坚强的女人。独自面对一个处于高考高压状态、性格几近扭曲的问题孩子;独自面对生活的重负;面对戛然而止的梦想和突然改道的人生轨迹;面对炎凉的世态人情和种种误解;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可怕的孤独……

终究,她是一个饱读诗书的知识女性,她采取了一系列自我赎救的措施。她布衣素食,深居简出……她朝接旭日,暮送霞露,孤独的影子在夕阳下徘徊。她把自己的忧伤包裹在平静的外表下,把所有的伤害和创痛隐藏在安静的阅读中,用阅读抚平心灵的创伤,用写作抒发清晨的孤寂和黄昏的落寞,把充满忧伤的日子过成了一串串静美的诗行,不知不觉完成了二十多万字的《高考:陪读日记》……大概这是梦想折翼后,重新寻找到的人生渡口吧!真是天助人助,不如自助也!

陈玉福:《高考:陪读日记》

再次,陪读妈妈是怎样炼成的?

在陪读的最初日子里,刘鉴慧的内心是极其痛苦的,她自嘲是困守在笼中的鸟,是划地为牢的囚徒……苦恼,幽怨,自闭.......

后来,她努力调整心态,甘心闭门自守,婉拒了亲朋好友的邀约;她切断了网络,告别了电视,阻断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甘愿做一个苦行僧,目的就是与孩子同甘共苦,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安逸的学习环境,让孩子浮躁的心找到勉强的港湾,把青春期的烦恼和问题降温求解,使孩子一心扑在学习上……

刘鉴慧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妈妈和你在一起,妈妈也在经受高考。她用行动告诉世人如何教育和培养独生子女,用《高考:陪读日记》,寻找到了对独生子女的教育之解!

她认为:作为一个女人,可以不会赚钱,不会针线,不漂亮,不时尚,但,一定要会下厨房,做一手好菜,暖胃,调一锅好汤,暖心……孩子的前途,也为家庭的未来。

实践证明,刘鉴慧是优秀的,出色的,出彩的。原本,她是不会做鱼的……因为当年母亲临终时的模样,在她少女的内心烙下了深深的疤痕,留下了难以愈合的阴影。然而,为了女儿,她打破了从不碰鱼的纪录,克服了隐藏在内心多年的心理障碍,努力摒蔽了内心根深蒂固的阴影,坚持每天做小半条鱼,只够孩子一人享用,为孩子补脑,为孩子增加营养。为此,她专门写下了一篇《做鱼有感》的心灵文字,以此安慰自己,教育孩子。很感人,值得一读!

她的美食文章在《金昌日报微视听》《永昌在线》《青春永昌》《1号文化B版》《浓农乡土》《飞天文艺微刊》等平台中频频出现,如《炕锅子》《粉汤和烩菜》《甜丸子》《手擀面》《大麦茶》《空寂的村庄》《端午.油饼卷糕》等,阅读量极高。

甚至,有许多读者说读她的文章就有了食欲,就流哈拉子,很多人慕名到永昌品尝她笔下的美食。她写美食的功夫也引起了内蒙古阿右旗文联的关注,曾试图请她去阿右旗采风写美食。她内心是极想去的,但权衡再三,还是婉言谢绝了。

第四,陪读妈妈在失去的同时,收获了什么?

在陪读的日子里,刘鉴慧不但失去了心爱的工作,也失去了熟悉的社会环境,隔绝了与外界的所有联系,作为一个精力旺盛、有梦想有才华的中年女子,无疑是极其残酷的。

漫长的冬夜,她把自己关在狭小凄冷的租住屋里,寂然地聆听西北风的怒吼,隔窗对冷月,挥笔抒心灵……在清冷的大街上守候孩子长长的影子。白天,一杯白水一本书,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沈从文小说集》、《鲁迅小说集》,以及陈玉福的《西部人》、《建军大业》等,都成为陪她寻找人生渡口的好伴侣。

看着母亲的牺牲,聆听着母亲的教诲,那个公主般自居、自私任性、刁蛮无理的独生女在一点点成长起来,与农村同学的对比中变得乖巧懂事了,在艰苦的生存环境里长大成熟了……

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孩子终于感悟到了母亲的辛苦付出,善意地劝母亲出去走走,晒晒太阳,嗅嗅春天的气息,千万别抑郁了。她微笑着接受了。冬天过后,是春天!春天是美好的,醉人的!

清晨或傍晚,她独自徘徊在居住地周边,一树一花,草木荣枯间,皆是她眼里的风景,是她笔下抒情的对象。

暮春傍晚,她独自坐在县城北的武当山腰,思考人生,品味生活,把自己的孤独坐成了一道风景,坐成了一种境界,坐成了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参悟禅理后,写下了一篇非常有深度的散文《山中宰相》。

自此,她的笔下,多了些自然美,也多了不少人文历史,她把河西走廊中端那个普普通通的永昌小县城描写成了诗情画意和人间天堂。

第五,《高考:陪读日记》的价值在哪里?

面对一月一次的摸底诊断考试,刘鉴慧不断总结、思考、感悟和应对,苦苦寻找如何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如何积极主动帮孩子调整好心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高考。

多少个夜晚,她独自坐在黑沉沉的屋子里,品尝着黑夜的滋味,也在品尝着人生的苦辣酸甜,把自己的人生感悟总结为《写给女儿》。

高考,虽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但应该是目前相对公平竞争的平台,无论官宦权贵之公子千金,还是平民百姓的寒门学子,只要学优,便可成霸,俗称为“学霸”。学霸虽不能延续封建社会的“学而优则仕”,登上皇帝“钦点”的宝座,却也可凭一学之优而叩开高等学府的大门,接受中国最优质的教育,这是寒门学子踏上成功的唯一通道。

鉴于此,有很多人说,不羡慕高官的重权和厚禄,不羡慕腰缠万贯的不菲身价,只羡慕人家孩子在高考的道路上获优称霸,势如破竹般成功考入985211大学。这是当前无数父母心向往之的梦想,更是众多梓梓学子梦寐以求的理想。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抛家舍业择校而复读,便成为无数落第学子奋斗的目标,成为无数家长趋之若鹜竞折腰的选择;家长跟随孩子择校陪读便应运而生成一种现象,一个群体,一道独特的风景。

曾几何时,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失去了高考机会,但,我是一个父亲,我的儿子经历过高考,或多或少,我还是了解高考的。中国延续了四十年的高考制度,圆了数代人的求学梦,也为国家挖掘出了无数栋梁人才。与此同时,高考也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我为一心挤在高考独木桥上的学子们捏着一把把冷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经过努力,刘鉴慧的孩子高考成功了。她把一个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孩子教育培养成了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她把一个自私任性、刁蛮无理的独生女教育成了懂感恩、知冷暖的乖孩子。这便是《高考:陪读日记》的成功所在。

是为序。

 

2017711日夜草改于北京陈玉福电影工作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