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流泪的猴子》的悬念技法及其他
(2014-03-26 18:50:11)
标签:
陈玉福短篇小说猴子的眼泪评论初中文化 |
分类: 转载 |
《流泪的猴子》的悬念技法及其他
何
《流泪的猴子》是陈玉福发表在2014年第叁期《飞天》上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写的故事并不复杂,但读起来生动引人,原因是陈玉福是设置悬念的高手,小说以猴子所遭受的命运为线索,叙述了人们对待猴子命运的不同态度及做法为命题,表达了作者的愤慨和不满,对时下社会风气的忧患意识,这是这篇小说的题旨,其语言简朴而厚实却蕴含着智者之智慧,是返璞归真的呼唤,蕴含着仁者之心,折射出反腐令题。《流泪的猴子》是一篇出色运用悬念手法的反腐小说。
悬念就是在情节进展的关键处,有意制造一些激发欣赏者兴趣和紧张心情的未知数或细节,而将详情留给后面交代的叙事类文艺作品的表现方法。悬念,就是关切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期待心理和紧张心情;是通过对故事情节做悬而未决和结局难料的安排,以引起观众急欲和其结果的迫切期待心理的一种编剧技巧。在西方文艺理论中,最早设计悬念的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悬念的作用是:既能有效地使读者产生注意力,又能使欣赏者保持这种注意力;是情节发展的指路标,能使作品机构紧凑而集中;在提出问题与解答问题之间,能更好的塑造人物、阐述主题。《流泪的猴子》里的悬念是双重悬念和多重悬念,其产生的艺术效应是多层的、多向的。
《流泪的猴子》共六部分,每部分都运用了悬念的表现手法,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第一部分故事的开端。在这部分里,陈所长询问五花肉,他提供的线索有两个:偷猴的人嫌疑帮厨的小狗子和买猴的艾侯。这两个人值得疑问:一个是买猴的人,为何还要偷猴?一个是帮厨的人,为什么要偷猴?作者巧妙的设置悬念,使读者有想知道原因的欲望,增设了读者迫切期待阅读的欲望。
人物描写语言精彩生动,如描写五花肉来到派出所报案时的句子:“坐在长条椅上的五花肉,圆鼓鼓的脑袋上冒着腾腾的热气,就像打开了蒸笼一样。他擦了一把‘峰峦叠嶂’的脖子,那汗水就刷刷地掉地板上了,心说我能不急吗?”把五花肉报案急切的样子写出来了,同时描写人物抓住了人物的外表特征“峰峦叠嶂”,使人物形象具有生活味儿。
第二部分里,作家使用误会交错设置悬念,引人入胜,使作品耐读。五花肉说是小狗子和艾侯偷的,结果,把两人传来一审问,结果供出五花肉是杀人犯,真是意外得很,陈所长为了破案让小狗子不要对任何人讲,要保密;同时惊动了李局长,以后发生什么事呢?要知道请继续阅读。作家多重悬念迭加制造大的悬念,产生多悬念效应。第三部分里,李局长听到陈所长的汇报,知道嫌疑犯还在密谋杀第二个人,立即要带刑警队长来,故事戏剧般推进,产生了故事情节做悬而未决和结局难料的效果;审讯艾侯使人十分意外,他供出五花肉要杀的人是他的救命恩人,时间紧迫救人要紧,两个悬念再叠加一起,强化悬念效应。陈所长笔录时,才知道五花肉要杀的人名叫“大花”,一听名字就是一个女人。难道五花肉要杀人,用人肉顶替猴子,或者用人脑替代猴脑吗?多重悬念的叠加产生了引起读者急欲和其结果的迫切期待心理,是一种编剧技巧在小说创作中的机智运用。小说的第四部分是插叙,叙述了小狗子亲眼目睹了一只猴子悲惨遭遇的经过,交代了五花肉得到猴子“大花”的命运同样逃不脱同样的厄运,也交代了艾侯与“大花”的生死之情,这一系列叙述叙述的有起有落,十分有致。有良知善良的小狗子把“大花”就偷出来交给爱猴的艾侯,五花肉怀疑小狗子偷猴,开除小狗子认为还不解恨,
小说的第四部分写的精彩生动,细节描写真切,叙述触目惊心,很有感染力。小狗子亲眼目睹了一只小猴子的悲惨命运,怵目惊心,“小狗子吓得灵魂都出了窍”,“大花”眼看难逃此厄运,善良的小狗子被生吞活剥毫无人性的残忍场面深感惊心动魄,惨不忍睹,所谓的干部却“兴高采烈地吃着猴脑”,多么鲜明的参照啊,小狗子善良富有同情心,和艾侯的人猴相依为命和睦相处相互感恩,与五花肉残忍狠毒人性丧失,干部们麻木冷酷进行对比。小说使读者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小猴的遭遇同样起到设置悬念的作用,“大花”的命运一下子揪住了读者的心。
《流泪的猴子》里描写的干部里还是有好人的。李局长人物使用白描手法,描写精炼,在小说有两处:视频电话里,李局长是一个办事迅速的人,一听发生了恶性案件,立即领人到来。侧面描写李局长。另一处是李局长一行赶到询问案情,是对李局长的直接描写,对话式的推进情节的发展。李局长询问艾侯时,艾侯是这样回答的,“我的猴子就是比那些虽叫人但实际上是畜生的东西要强一百倍!”一句话,一语惊人,一句话擦亮了艾侯这个普通人的性格,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句话使小说锦上添花,突出了小说的题旨。陈玉福《流泪的猴子》突兀出反腐小说的主题。
陈玉福的小说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对丰富的生活素材进行了典型化的艺术处理,深刻地反映了严肃的题材与主题,使小说凸显出了深刻的思想与意蕴。同时他注重故事情节的运行、矛盾冲突的设置、人物性格的刻画,特别是注重设置悬念、善于设置悬念的表现手法,从而使他的小说读起来情节跌宕起伏、事件错综复杂、矛盾冲突尖锐、人物性格鲜明生动、语言简洁明快。
作者地址
作者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