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序于洋长篇小说《断袂杀》

(2013-10-12 00:18:30)
标签:

同类

多角度

情感

言赅义

快感

分类: 我的最新文字

序于洋长篇小说《断袂杀》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s/245556.html          陈玉福(北京)

《断袂杀》描写了一位不幸的女子为报家仇,系命江湖,经过重重艰难险阻,最终涅槃成侠的故事。小说用独到的语言构筑起了一座语言文字大厦,邀每一位读者徜徉到大厦中去,设身处地体会内中人物间的戏剧冲突,时而扼腕叹息,忽而欣喜若狂……要不是熟悉作家的根底,你还真以为是一部古典小说呢!

首先,作品成熟凝练的文字,在相当程度上继承了古代作家的大起大落、精到和诡奇之风。若说其文字有翔莲之美,轮音之妙,确不为过。小说注重故事曲奇构思的同时,更注重叙事文笔的古朴雕饰,内中人物个性鲜明,情仇不乱。尤其是情景描写,更是蔚为壮观,比如第六回中对“粉桥十字街青楼”的描写:

 

花厢柳院,酒肆茶园,门前朱灯照紫;戏社书馆,画坊琴楼,槛内红毡点绛。恰在秋晨烟露白,正是春闱云床暖。家家门乍开,户户窗初展。

 

靠门处独立一墙坦式蝉翼屏风,底画七色虹追雨,罩描九彩凤求凰。将一条喧街隔在室外;倚廊前各悬两挂叠款重纱影幔,左绣绿芭舞香风,右刺红鸳戏醴水。把一室闹客瞒于堂中。下视地铺春字团花室内招蝶熏香毯,仰目棚吊缘字围螭帐外引蝗燃味灯。里墙之上坠着八仙过海水墨烟云图,伴衬着猩呢软联,上书金墨楷字:

功名利禄,一江飞水,转瞬黄粱梦轻,几人与天地并威?

红知绿己,满室香涎,恒久红酥手软,君独有日月同怀。

 

其次,该小说故事情节惊心动魄,人物形象真实鲜活,读后令人余味无穷。其中,作家对涉事柳家的无辜衰败、无赖金家的跋扈堕落、内中诸多官员的仕途心术、下层仆人的忠奸谄佞、绿林道中的猜忌暗算、上乘子弟的风流腐化、下流文人的堕落转身等等描述,无不深刻入微,令人拍手称快。更兼该书行文方面骈句对偶、诗词楹联贯穿始终,然并不呆板做作。其人物形象虽是点墨生成,然皆已跃然纸上。如第三回中对风尘女子的描写:

 

莲足绵绵催细步,细指盈盈揉管弦。

纱衣落裹低玉乳,水袖飞围耸冰肩。

紧拥琵琶攒玉兔,舒捧云笛擎月簾。

眉眼流波噙娇露,唇齿呼香煮酒烟。

 

再如第四回中对出家道人“玉珠真人”的描写:

 

头顶束发紫金冠,上插乌木芝云簪,身罩蓝衣,脚着褐履。青袍外披落雪之纱,檀鞋内衬登风之袜。眉若轻鸿观水,眼像沉鱼望雁。面似精金敷粉,唇如粹玉施朱。手提秋荇剑,怀抱泻瀑尘。仙风道骨活脱下界三清,警目谨颜仿佛临凡太白。

 

就我个人观点,《断袂杀》并非一部单纯的武侠作品,该书主旨彰显孝义,其采用传统章回体裁古代白话行文,此文体成书过程劳心费时,更要求作家文学功底内外兼修,方能达到作品如此震撼人心的效果。这在当代确是一部难得的继明清小说之后传统叙事文学的复兴之作。读者开卷之后,但凡细品不难看出此作品行文句读专熟,叙事言赅义显,用笔洗练,更兼作家成书六年修改五次,通篇舒畅无虞,笔下生澜止渴,纵观首尾未有一处刀斧之痕。单就以上好处,现当代同类仿古小说中便难有出其右者。及待更深地推敲细品之后,便会发现这部作品确有我国传统文学作品中“敛墨”之细腻,“顿笔”之生猛。若说其中幽辞、迷章,人名编排及其命运的暗涵互喻等诸多看点,还有待广大读者朋友自行品玩,从中自见好处。如就其中细腻处来讲,只人名编排就可见作家之用心。为官的:“魏铮铭”----为争名、“魏廉谦”-----为敛钱、“魏廉奉”-----为敛俸禄、“屠馥颐”-----一屠夫;为民的:“申如玉”-----身如玉、“代桃、李江”夫妇-----李代桃僵。至于生猛处主要体现在场景的震撼处理手法,如:第十四回中“赖家”的治丧场面:

 

府门洞开,合庭抱院一团素,任你怯立门口;

海被不启,接踵并排五具尸,看谁敢入中堂。

真个是:院压青龙呆鸦叫,室埋白虎病奴哭。

 

又如第三十四回中两军阵前的叫阵场面:

 

这金铭举提刀上马,启寨门分鹿角,率众迎那官军阵前立了。再看这厮怎生装束:头戴狼盔,脚蹬豹履。耳舒琼花,领竖令剑。腰缠风干之蟒,壶插带血雕翎。身着虎头压肩玄铁铠,背罩褫脸掩体紫缎披。胯下一匹吃人兽,怀横一杆要命刀。向前一步熊狼迈,提缰一驻狮虎来。虽说身后没有那寨主撑腰,竟也是八面威风,满地玲珑。真个是:洞中有龙你是主,山中无虎我为王。

再看那官军阵仗时,又何止是一个威风了得。直个是:泛月刀光一片锦,映炬旗幡盖地红。

尤其那头前两名将官,甚是虎威,一眼望去直如天神士力一般,好不令人身心生怕。只见这二位:一个乌驹驮黑塔,一个枣马坐紫牛,三国精英拆二弟,四季天王走双兄,掌上镔矛长八尺,手中铸钺硕千钧,走马腾烟一地雾,带辔驳尘漫天沙。

 

一位好的小说作家首先要具备“摄魂拢魄”的文笔,抓住读者的内心世界,但又不能把自己的情感强加给读者,要让读者体会到作家是以讲故事人的身份在与之沟通共鸣。这样就要求一名优秀的作家要善于将自己隐身在作品之后,自己与读者的关系就好似皮影戏中的演员和观众的关系,要让观众注意的是幕布上的戏剧影像,虽然这里的故事是作家的一手操纵,可就是不能让观众看到作家的身影。但作为“导演”者,自己也不能就全然置身环境之外,与观众间保持若即若离的存在关系才能使这眼前戏剧更有味道。《断袂杀》的作家便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小说中人物对白形象地突出了故事带给您的时空画面的同时,叙事旁白更能蜿蜒勾勒出作家对读者深入阅读地用心导悟。纵观全文,该小说带给读者的更多的是阅读上乘文字的快感和品味曲奇情节的陶醉。

综上诸多角度来看,该作确是一部难得的好作品,它一定程度上承载了传统文学的悠悠文化,真正让读者朋友们再次从一个新的角度领会到了古典文字语言之境界。一句话,这是一部弘扬我国古代文学体裁的理想佳作。

序于洋长篇小说《断袂杀》

                          2013/10/11下午于京东寓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