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看我们中国的教育究竟失败在哪里?

(2010-08-18 21:01:56)
标签:

“公主”们

孙子

父母亲

一老一少

钞票

中国

教育

分类: 最新作品

 

                看看我们中国的教育究竟失败在哪里?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教书匠,教过小学,也教过大学,唯独没有教过中学。这些年来,我始终有个感觉,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为什么这么讲?请看看下面这两个小小的故事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

前不久,我到一家大学去演讲。在上楼梯的时候,一位外国教授的孙子(我是按照他们的年龄推测的)上楼梯时不小心摔倒了。我马上伸手去拉。老教授一把拦住了我:“谢谢。让他自己起来。”我愕然了,这么小的孩子摔的有这么厉害,他自己能起来吗?结果,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这个四岁左右的小男孩他自己起来了。老教授见孙子的膝盖摔破了,便从包里掏出创可贴给他贴上后用中文说:“以后小心点!”小男孩咬着嘴唇点点头,也用中文说:“爷爷,我知道了。”我十分后悔没有带上相机,只好掏出手机拍下了这一老一少(遗憾的是,手机拍的照片根本不能用)。要不是演讲的时间到了,我一定会好好的采访一下他们。我于是想,如果今天这一老一少是中国人,那么,故事的发展将是另外一个结果。孙子摔倒了,他会大声哭闹。我扶起了小孩,爷爷会抱住孙子惊呼:“摔坏我孙子了!摔坏我孙子了!快叫救护车……”我当然不会替他叫救护车,因为我知道这样的小伤口自己就能处理。可是,旁边一定会有“见义勇为”者主动打电话给医院的……

第二个故事是也发生在前几天。我应邀到国内一家大型民营企业去做“企业文化研究专题报告”。因为效果很好,主人便邀我到某旅游景点游玩。有意思的是,我们居然赶上了一场“吉祥鸟鸟明星”的表演。其中一个节目特别有意思。主持人让大家把100元、50元不等的人民币拿出来举在手中,说是谁掏出的钞票面额大,鸟就会去给谁送上吉祥。大家哗哗啦啦把钞票举了起来,那些鸟明星们果然飞来了。但是,它们只认大面额的钞票,1元、5元、10元的一律视而不见。我发现被鸟明星叼走大额人民币的游客们,还是特别的开心。他们一次又一次的让自己的孩子举着100元的大钞票,希望在鸟明星们的一次次光顾中能给孩子带来“吉祥”。我拿起相机,拍下了“鸟明星”们的精彩表演。

第一个故事的两种教育结果,不用说,我们已经知道了。

我们说说第二个故事。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些鸟儿们是经过表演者专门训练的。他们打着“吉祥”的招牌,让游客们心甘情愿的给他们掏腰包。做为一种娱乐节目这样做也未尝不可,可要是一次又一次的让孩子用这种方式获得所谓的“吉祥”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家长在不知不觉间给孩子传递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不劳而获”。 

让我们看看周围的一部分“太子”“公主”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吧。很小的时候,他们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他们摔倒了,本来没有什么,完全可以自己爬起来的。可是,他们没有这样做,而是躺在地上支愣着耳朵偷听,要是大人们不来拉他们,他们便大哭二喊三闹腾……他们上学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老师都这样说:“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做大官、挣大钱!”……于是,他们胸怀“做大官、赚大钱”的信念勉勉强强考上了大学。进入大学校门的他们,不知道尊重老师,因为我考上大学了!他们把父母亲视为“摇钱树”,不给钱就大吵大闹:“我恨你们!谁让你们把我生下了?”他们“潇洒”的在大学里“走了一回”:开房同居、抽烟喝酒、上网聊天……爷爷奶奶们、爸爸妈妈们鞭长莫及,自以为孩子有出息,在大学里好好学习呢……这些天之娇子们,他们在大学里肆意的花着父母亲们的血汗钱……可是他们唯独没有想一想,父母亲的钱是怎么来的?他们更没有想过,毕业以后该怎么办?因为,这些孩子的家长们早就为他们的“太子”“公主”们安排好了一切……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今天孩子们的启蒙教育课:“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我都不愿意列举更多的了)小白兔就在那里跑,小孩子一看就知道。你让他背这些东西,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再看看古代孩子们的启蒙教育课:“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古人就让他们背三字经,在背的过程中,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长大了应该要干什么?何乐而不为?

古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试想一下,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究竟给孩子们灌输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我们再想想,我们一味的宠爱孩子,不让孩子干一点点活;我们一味的娇惯孩子,老师都不敢责备一下这些“太子”“公主”们……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我们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到将来能承担“大任”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