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玉福1号作家
陈玉福1号作家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211
  • 关注人气:9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读《1号检察官》

(2008-07-16 10:24:09)
标签:

爱在中国行

流行小说

1号检察官

1号交警

王东山

好莱坞

文化

分类: “1号”作品的最新评论
                                  我读《1号检察官》

 

                             阎晶明(中国作协研究员、著名评论家)

 

    我的看法可能和以上各位有点不同,由于我们的批评家的姿态低不下去,所以对小说的看法不同。我情愿把这个小说当作一个大众小说或是流行小说来看,那么我到觉着做为流行小说来说,这里面还需要具备很多必备的要素,这些要素也许是严肃的作家不一定能做的到的。我认为流行小说和严肃小说比较的话,流行小说里面所表达的哪个道德是不复杂的,是比较简单的,也是比较正统的,甚至是一种传统的道德的包装,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个小说是基本上符合这个条件的。

    严肃小说是要突破这个道德,是要把简单的道德复杂化的一种写法,而流行小说不追求这个,他就是在简单的道德包装中让人物做事情,这一点来说这个小说是符合的。第二点,流行小说中的人物对前面所说的道德的破坏是非常直接的,而且完全是非正义的,直来直去的做法,从这一点上也是符合流行小说的要素,那么就是在破坏这个道德的过程中,他们选择的是欲望和暴力,直接的和残酷的,流行小说也是这样写的,从流行小说的可读性来说,他其实是具备的,我们应该看到这一点,他没有在严肃小说和流行小说中过分的摇摆,而基本上是把自己定位为流行小说。他所错误的就是,让我们这么多位严肃的批评家来探讨这个流行小说而已,那么所以这个小说里面我们看到的,唐学强和王东山虽然不是亲兄弟,可是他们是一个父母养大的,一个是狼一个是羊,完全是两码事。

    这个在流行小说里面也是应该具备的事情,就像好莱坞的模式一样,一个人物出来以后,他的正义与非正义,一个英雄出来以后必然会出来社会的渣滓,唯一来评价高低的就是这个故事写的好不好,演绎能不能叫我们一口气看下去,我是一口气读完了《1号检察官》,崔道怡老师也是一口气看下去了,所以我认为这个小说还是非常成功的。这个小说里面还有一点就是,我认为那个开头写的好,为什么,就是说红杏出墙是一个中心的的意思,要是把这个情节放到最中间去的话,就介入太慢,现在他把这个包袱甩在一开始,这是符合他这个写法的。“当年,他老婆红杏出墙的时候,他官比现在大,而抢他老婆的哪个人官比现在小,”这是一个悬念,这是一个包袱。作为流行小说来说,这是非常到位的,是怎么样发生这个事情的呢,再从头说,让我来给你说一说,这很好啊,如果他一开始上来就说怎么腐败,一个人怎么查案子,那小说就走偏了,走到严肃文学哪个方向去了,所以我认为比较到位。
    其实第一章根本就没有红杏出墙,真正的红杏出墙在第七章和第八章里面。在第七章中我们看到,那里面也有值得玩味的地方,那个检察官唐学强是为了破案件,在乡下夜以继日的在干.是好干部的榜样.他老婆下飞机没有人接,是王东山插了一手拿着花去接,其实她深爱的是唐学强,但是由于寂寞和报复,最后就和王东山走到了一起了。其实有时候你想想好莱坞电影,他是也是那么做的,就像过去我们描写的******员努力的工作,他妻子就会端一碗挂面来给他吃,然后他就顾不得吃,把面推倒了一边,然后妻子就拿来衣服给他披在身上,让他继续工作.这是我们传统的模式,好莱坞的电影就是说那个警察工作非常忙.忙的甚至连做爱的时间也没有,正准备开始的时候电话响了,他就马上走了。他老婆很失望,偶尔也会红杏出墙一次。

    在《1号检察官》里面第七章和第八章就是写的这个东西,唐学强在查案子,他老婆却和王东山在家里翻云覆雨。作者写这个东西不是那么随意,不是那么简单的,他“1号”系列能写下来其实是抓住了畅销小说的要素,而对要素的应运,我认为作家做的还是不错的。所以我们的眼光一定要放低,其实好多高雅人士,他的眼睛是放不低的,就像前写年我和我的朋友在谈做一个什么书能畅销的时候。今天鲁迅啊,明天钱钟书啊,怎么样也发展不起来,后来人家做了一个《写信不求人》,一下子买了100多万,后来发现不是别的,就是你那个智力低不下去,就像王小波所批判的,我们批判媚俗很容易,我们自己媚雅也很容易,可是我们批判媚雅你又做不到,所以有时候媚雅比媚俗还更可怕,也是这个道理。你不能说酒吧里的性就是一种文化,一种时尚.不能说通俗社会中的那种性,比如这里边也有赤裸裸的性就是一种庸俗,我个人不认为,其实生活可能就是这个样子,他认为的生活就是这样的。也许有的地方写的不是那么很技巧,让我们看的不是很动人心,那是另外一个原因,那也许是艺术上不到位的地方。但是作为他的这部小说我认为没有什么太做作的地方,他就是这么看到的,就这么写了,他的道德就这么简单,他的道德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就是坚持最正义的道德。像王东山,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好东西,一直到最后。就是这样简单的道德保护和道德破坏之间的一种较量。

    作为这个小说来说,他所承担的那个使命已经完成了。如果说作家想通过这些批评家的研讨,从这个路子上走到严肃文学。那是另外一回事。作为一个流行小说来说,这到是给我们给了一个样本,我们的批评标准应该建立在一个什么样的基础上,不然的话很多小说很难拿到我们这个台面上来谈。就是这样一个意思。而《1号检察官》拿到这里来研讨了,看的是这本书的价值和这本书的品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