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捎给农民朋友的知心话(《1号交警》第38章)

(2008-06-09 17:58:56)
标签:

跟着火炬看中国

汽车

知心话

1号交警

头盔

红灯

民勤

文化

       捎给农民朋友的知心话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这样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

 

作为凉州区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的中队长,由于接触的交通事故多,许多事情徐高感到就那样:事故出下了,人或伤或亡了,照程序处理就行了,说什么都没有用了,但最让徐队长感到痛心疾首的事是,农村中的农用车和摩托的使用问题。每每提起这方面的问题,他总是唉声叹气。

现在农村的条件好了,农民朋友们种地买下农用车,出行买下摩托车。这好不好,好,我由衷地为农民朋友们高兴!可农民朋友们由于挣钱不容易,花钱的路数又多,往往就把学习驾驶的事和给车买保险的事给忽略了。因为学习驾驶得掏一笔钱,买保险又得掏一笔钱,都想把这钱省下来用在别的地方,这心思我们理解,我们也盼望他们平平安安地开农用车种地、骑摩托车出行,可问题就在于他们能不能照章安全驾驶?在于他们万一出了事故怎么办?有钱没钱赔付?我们交警下去到农村里查车,发现一般的农用车都是“三无车”,我们让他们交相关的费用,他们老是说:“我们买来车就是为了为了种地方便,又不上公路。”

我们觉得也是,可是,等到出下事故,好多人家往往倾家荡产也赔不起,到这时候,算一算,把多少个学习驾驶的费用和买保险的钱花掉了!张义镇的一位农民,前年外出打工摘棉花挣了一些钱,加上他以前的一些积蓄,到城里买了一辆农用三轮车。他自己以前就无师自通地开过别人家的三轮车运粪运麦梱子,觉得自己这次也没问题,就开上回去了,当车驾驶到山里的一个拐弯处时,因为车速太快翻到了山沟底下,自己当场就死掉了,车上还拉着他的老婆,老婆也摔成重伤,在屋里躺了多半年,才好利索。看,买车买来了祸患。不是车不好,是开车的人有问题,“知识就是力量”,英国的那个培根就说得好,农民朋友们知道让自己的娃娃上学学知识,就是不知道自己开车也需要到驾驶学校学习的。

还有今年一月份下双乡的一个老汉被一辆民勤三雷镇三新村的农用车撞死,我们去时,现场只留下几块保险杠的塑料碎片,车辆轮胎的痕迹也被厚厚的雪给覆盖了,但我们从收费站的录像上认出了肇事车辆。那车是“三无”车,肇事者不懂得在雪天行驶的要素,不出事才怪!那农民被刑事拘留不说,附带的民事诉讼就赔了几万块钱。你说,这几万块钱他得挣几年啊!我们也到肇事者的家里去过,如果利利索索给人家赔付清楚,就得把他家全部家底卖光才行。

前年我们受理的交通事故中百分之四十几就是摩托车出的,摩托车事故导致死亡的人数占事故死亡人数的百分之二十几。去年民勤受理的交通事故中百分之七十几多就是摩托车,而且这些出事的百分之九十就是我们的农民朋友。事故的利害谁都清楚,宣传也宣传了多少年,农民朋友的认识还是没有上去。这整的,谁都觉得事故出不到自己的头上,可出到自己的头上就迟了,世上什么都卖,就是没见卖后悔药的。

就是骑摩托戴头盔这件事,骑摩托的谁都有头盔,可是戴的人有多少呢?都怕麻烦。我就亲眼见过一起事故,那是冬天,一辆摩托车滑翻了,人摔在路中间,恰好过来了一辆大卡车,开车司机眼明手快,来了个紧急刹车,卡车的前轮刚接触到骑摩托车的人的头上,又继续前滑了半尺左右。我和周围的人都吓得大叫起来,认为这下那车轮地下的人就完完了。结果呢,人家好好的,为啥呢?好在人家戴着头盔,车轮接触到头盔上,头盔它是圆的,它向前也滑了一下,还真救了他命!这当然有点儿巧,但理路就是这么个理路,带头盔出事故的死亡率就是低,大约低一半左右。一个稍好一点的头盔不就七、八十元嘛,农村里也就相当于吃一次宴席的钱,一点也不多。

还要捎带的话就是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开车、骑车。当然自己的孩子会开车、会骑车也是一件高兴的事,说明他们有本事有能耐,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心理素质还没有成熟,碰上紧急情况就不知道怎么处理,手一忙,脚一乱,那就最容易出事。况且他们的那点技术还谈不上技术,往往有年轻气盛,爱出风头开快车,“十个事故九个快”,往往就出事情。出了小事故,不仅仅是经济上遭受损失,对孩子的成长、前途都有很大的影响;出了大事故,也往往造成孩子自身的伤害,对这个家庭来说,也就毁了一半。

前年秋天,民勤二中在组织学生勤工俭学,一位姓刘的同学和别的同学在民勤县收成乡永丰村四社北滩棉农马某的地里采棉后,由同学王某驾驶马某家的小四轮拖拉机从棉地中拉运棉花,在过一个坑凹时,驾驶农用车的同学王某不知道减速行驶,车身剧烈颠簸,坐在拖拉机车头上的姓刘的同学,从车上摔下,头被压在车轮底下,当场死亡。到现在,受害学生的母亲还是愁容不展,说话、做事颠三倒四的。你说,这样的事故出下悲惨不悲惨,现在的家庭都是只男个女的,一旦孩子出了事故,天就塌下来了。

还要说的一点是,注意“红灯停,绿灯行”这要求是一种理想状况下的规则。有些农村朋友到城里一般看到红灯亮就停下来,看到绿灯亮就不管不顾的过马路,这其实是不安全的。因为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视法规于不顾,随意闯红灯,容易对正常行驶的车辆和行人造成生命威胁。农民朋友平时进城少,这方面的意识还没有,过马路时要注意红灯,还要特别注意他人闯红灯而给自己的伤害。

这样的事故也多,在北二环路雀儿架附近发生过几起这样的事故。这儿人口密集,是武威城区的一个交通要道,到民勤的、到凉州区北乡各乡镇的客运车辆等等都经过,稍不注意就会酿成重大事故。有一个羊下坝的农民朋友,见路口绿灯亮了,赶忙到路对面的同伴那儿去,一辆中巴车因为抢着拉乘客,闯了红灯,结果将那位农民朋友的两条腿给压断了,是粉碎性骨折,只好截肢。一辈子就靠轮椅生活了,你说他的地种不种了?不种地又吃什么?

徐队长说到这儿的时候,又长叹了一声,仿佛又置身于血淋淋的事故现场,他不再往下说了——或许他不忍心继续回忆那些不堪回首的事情。可是,不知道他让我们捎带的对农民朋友的这些知心话,在《1号交警》这部书出版后会有多少农民朋友看到,并在现实生活中不折不扣地做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